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粘田村歷史人文調查紀實

粘田村歷史人文調查紀實

粘田村位於普寧市大坪鎮北部,距離鎮政府8公里,下轄粘田、蕉窩、高嶺、水口鋪、洋濟肚、鑼鼓坑、下粘田、頭金石、上車共9個自然村,建寨已有407年歷史,即明朝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參照房氏族譜)。粘田村早期開墾先民姓詹,居住在蓮塘坳,租種其田的佃戶稱其田產為「詹氏田」,後來房姓遷入併購買了該處土地,詹姓則逐漸外遷,為紀念詹姓開墾歷史,後來人將村名定為詹田,後改為今名「粘田」,解放前也曾寫作「瞻田」。解放前「粘田」的地域範圍除以上9個自然村外,還包括現今甲湖村轄下的大部分村寨。發源於善德、貫穿本村的河流是龍江水系的重要支流之一,河水流經本村大部分村莊,至船埔-象湖-高埔-葵潭-惠來,最終至神泉港入海。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本村現有戶籍人口2841人,其中外遷埔心、新竹片區居住的有千餘人。本村戶籍80周歲以上老人49人,最年長者98歲(女性、高嶺寨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有耕地715畝,山地8473畝。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水果主要種植:青梅、橄欖、油甘、龍眼、荔枝、菠蘿、香蕉、甘蔗、桃李等。有水電站一所,完全小學1所,合作醫療站1所。屬革命老區。有348鄉道貫通本村中心區域連接鎮區。屬革命老區!

【粘田寨】原名詹田、瞻田、上粘田,原是詹氏開墾之田地,明朝嘉靖年間始有散戶遷入居住,至萬曆三十八年(1610),房氏六世祖翠峰公從「石坑」(疑為石屋仔,待考)遷來本處,併購買了大量山林田地,作為子孫世居之地。又依風水堪輿之術,鼎建「福興樓」,並將粘田寨設計成為「七星伴月」的風水格局,由此成為四百年來數千房姓的發祥地。

【頭金石】由崑玉公裔孫創建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1735),中心建築為「房家祠」。因寨龍上有塊大石頭,每當日頭照射時遠處可見光芒閃耀,故被稱之為「頭金石」,而寨場建在石下,所以被稱為「頭金石村」。

【下粘田】由房氏九世祖俊武公創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因此支房氏是從原粘田寨遷出的,且該處位於粘田寨之南,古人習慣使用「北上南下」的說法,故稱之為「下粘田」。百餘年來,又有粘田、羊棲肚等村居民遷入本村居住。

【水口鋪】本村創建於清朝末年,由粘田寨遷入。因地處粘田水口山,且當時開設有小店鋪,故稱之為「水口鋪」。(未考地名啟用年代,因清朝康熙年間高塘凹曾設兵汛,按常例有兵汛則有驛鋪,水口鋪之名是否來源於此尚未可知。)

【蕉窩】由房氏十世祖雲星公創建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1735),中心建築為「登陽樓」。因建寨在山脈中的一處盆地(客家人稱為「山窩」),且當時周邊遍植香蕉,故取名為「蕉窩」。蕉窩雲星公裔孫又分創多處村落,有粘田村的羊棲肚、楊桃窩、高嶺、上車等。

【洋濟肚】原名苦竹田,曾用名羊棲肚,由蕉窩雲星公二子房奕寬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本處原為伍姓先民所開墾,後來房氏遷入定居,伍姓逐漸外遷,至解放前後,羊棲肚、鑼鼓坑區域再無伍姓居住。因本村鎮居始祖奕寬公年輕時曾在本處放羊,寨後有一大石窿可供羊群作為羊棲休憩(客家人稱雞寮為雞棲、羊圈為羊棲),後來兄弟分家創居在苦竹田盆地(客家人稱為山窩或山肚),故稱之為「羊棲肚」。本村現處大坪鎮與船埔鎮的交界點,1953年移入普寧縣之前更是陸豐縣(大坪鄉)和惠來縣(梅田樓)的交界處。

【鑼鼓坑】本村與毗鄰的羊棲肚原是伍姓居民開墾居住,因小河(客家人稱為坑)兩旁有兩座形似鑼、鼓的小山坡,而得名「鑼鼓坑」。清朝乾隆年間房姓遷入居住後,伍姓逐漸外遷,至新中國成立前後已全部遷移,鑼鼓坑成為羊棲肚房姓的另一塊居住聚落。

【高嶺】由蕉窩雲星公幼子房奕貴裔孫創建,是粘田村海拔最高的村落,位於白面石山(羊石崬)東麓,因建寨在高山峻岭之上,所以取名為「高嶺」。上世紀七十年代,部分高嶺村民遷至本村「松柏排」居住。

【上車】本村中心區域解放前屬惠來縣船埔管轄,居住有部分溫姓居民,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大量粘田片房姓居民湧入本處鎮居耕作,成為本村後來的開發者,而重新規劃村落時將上車村劃入大坪鎮粘田村。橫貫村前的「龍江溪」通過船埔頭-象湖-高埔-葵潭-古寨,至惠來神泉港入海,而這條水系在古時是十分發達的,船埔頭到惠來可以行大貨船,而船埔頭到上車村可以行小渡船,至黃狗兜泊船靠岸,上岸之人可乘牛車、馬車,小型貨物可以裝板車,所以此處便稱之為「上車村」。

【粘田村歷史變革與文化現狀

1、粘田村建置與歷史沿革

明朝:屬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龍溪都。

清朝:屬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石帆都大坪鄉粘田甲。

清朝同治《廣東圖志》↓↓

中華民國時期:屬陸豐縣管轄,民國19年(1930年)陸豐縣廢都設區,全縣設4個行政區,粘田村屬南塘區。1934年陸豐縣設立十六區個行政區,粘田村屬第十區(一區東海、二區新開溪、三區後頭、四區松湖鄉、五區博美、六區碣石、七區金廂、八區湖東、九區甲子、十區南塘、十一區大安、十二區河口、十三區河田、十四區上砂、十五區螺溪、十六區五雲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冬,陸豐縣整合建立8個區、56鄉、323個行政村。粘田村屬陸豐縣第三區管轄(一區附城、二區博美區、三區南塘、四區碣石、五區甲子、六區大安、七區河田、八區北邊。其中一區轄東海鎮、炎龍、潭西、河西、上英鄉。二區轄博美、八萬、橋沖、陂洋鄉。三區轄南塘、古潭、大坪鄉。四區轄碣石鎮、碣北、湖東、金廂鄉。五區轄甲子鎮、甲東、甲西、甲南、甲北鄉。六區轄大安、河口、新田、西南。七區轄河田、上護、螺溪、南萬、水東、東坑鄉。八區轄五雲、上沙、護徑鄉)。1950年3月1日廣東省將惠來縣南陽山區505個村,陸豐縣大坪鄉、半徑鄉、烏坑鄉以及揭陽的九斗、烏石村,劃歸廣東省普寧縣管轄。1953年,在原普寧縣九個區(一區洪陽、二區流沙、三區梅塘、四區麒麟、五區占隴、六區棉湖、七區貴嶼、八區鍾堂、九區大壩)的行政規劃之上增設四個行政區(十區鯉湖、十一區高埔、十二區梅林、十三區大坪),區址設在新墟自然村,管轄範圍包括今大坪鎮、大坪農場、船埔鎮、鮜溪鄉,粘田村屬該區管轄;1957年設立粘田鄉;1958年,改為南陽山公社粘田大隊;1993年,改為「粘田管理區」;1999年改為「粘田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粘田村村址↓↓

2、主要傳統工藝

手工製品有:編竹篾、竹籮、簸箕、竹製米粿炊具等;自然資源有:花崗岩、稀土、河沙、礦泉水等;特色傳統食品有:粄圓(湯圓)、梔粽、月餅、艾粄、甜粄、紅印粄、糍粑、擂茶等。

粄圓(錫圓、湯圓)↓↓

擂茶↓↓

4、基礎設施建設

縣道092、鄉道350經過上車村。201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8年通自來水,1985年通電,1995年通電話,2008年通網路。

5、文體設施

有小學一所-粘田小學,年級6個,班數6個,在校學生80人,教職工11人。

6、祠堂建築

本村有祠堂4座,現存2座:粘田福興樓房氏家祠 、蕉窩登陽樓登雲祖祠、頭金石房家祠、羊棲肚汶上祠。福興樓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八年(1610),重建於清朝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於同治三年甲子歲(1861),2016年11月重建,佔地面積 850 平方米。福興樓為客家小圍屋「籠衣屋」結構,重建按原規模進行設計,做了純手工的雕刻和彩繪,採用全石羅馬石柱,祠堂正面全石結構,石雕圖案栩栩如生,縱觀全局,宏偉壯觀,氣勢逼人。蕉窩登陽樓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2004年重建為登雲祖祠。

福興樓舊貌(1841年建)↓↓

建設中的福興樓(2017年建)↓↓

7、宮廟建築

本村主要宮廟為福雲廟、水口王爺壇、蕉窩中立軒、粘田眾神宮、蕉窩永靈宮、墩仔樹下伯公壇。福雲廟始建於清中後期,原名福雲宮,於2014年重建,佔地面積250平方米。供奉慈悲娘娘、三山國王、天王老爺、天師大帝、五穀聖帝、指揮大使、福德老爺等神明,主要祭祀活動與儀式:當地居民一年中參與祭祀活動次數為3次(正月初四迎神活動、正月祈福、十二月還神等)。原正月游神活動時間為大年初六、初七兩天(現改為正月初四一天)。傳說本村水口山公王老爺與新竹龍尾潭九甲大王爺、楓樹下田尾社公王爺是三兄弟,未考傳說流行範圍與次第排列。

福雲廟舊貌(1989年建)↓↓

福雲廟(2014年建)↓↓

福雲宮《三王老爺整宮發簿序》(民國時期)↓↓

水口山公王老爺↓↓

蕉窩中立軒三山國王↓↓

8、商業活動場所

本村曾於民國五年丙辰歲冬季(1916)在黃狗兜「開墟」,設立過路商鋪,成為後來開辦同安墟(上墟仔)、太平墟(新圩)的試金石。

民國《耀南先生表文集》↓↓

撰文:粘田村、清河子

圖片:粘田村、清河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寧房氏網 的精彩文章:

TAG:普寧房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