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戰中我們經常見到主人公躲在沙袋後面阻擋子彈,真實嗎?

實戰中我們經常見到主人公躲在沙袋後面阻擋子彈,真實嗎?

在國內外軍事影視作品中,無論是我國抗日神劇,還是好萊塢皿煮戰士「宣傳片」,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鏡頭:槍林彈雨中,小命不保的主人公在「主角光環」的照耀下,跳入麻沙袋後躲掉了致命數槍,僥倖存活。不得不承認,這個「經典鏡頭」除了「劇情需要」這一「必要存在性」外,在實戰中也是真實存在的。

沙袋最重要的軍事用途是作街壘和加固半地下掩體(多見於迫炮陣地),構築戰壕時如果條件允許,用大量沙袋堆積可以設置觀察口和射擊孔,但一般不是固定的防禦陣地是沒這個條件的。

沙袋所起的作用就是人造土堆,通常的步機槍彈在100米距離上只能打穿300毫米左右的土堆,而沙袋的厚度通常都在半米左右,是完全可以抵擋住子彈的侵徹的。

60年代,南京軍區郭興福班訓練教學法興起,成為現在部隊一直使用的方法。我在觀看其中一集講班工事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如何避免跳彈,其中就說要避免使用硬物體作為掩體,那樣容易產生跳彈,而跳彈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所以沙袋就非常適合,子彈不會跳起傷人。

用麻沙袋阻擋子彈,只要工事構築得足夠厚,超過30厘米以上,是能夠阻擋住子彈的,如果不夠厚,也能減輕子彈的殺傷力,消耗其動能,使其不能殺傷工事後的隱藏者,提高單兵的生存率。如果單純用土構築工事,則儘可能地將其拍實、壓實,增加其剛性,增加子彈穿透的難度,讓掩體真正起到掩護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墨紙硯寫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剛駕崩,嘉慶就迫不及待要處死和珅,真正原因竟然是這樣!
我國出土的這些奇葩文物,你見過嗎?

TAG:筆墨紙硯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