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第一」築牢強國根基
大紅色標題為本文文章,淺紅色標題為已發篇目,灰色標題為暫未發篇目
發展是強國要務,創新是強國動力,人才是強國之基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扈永順 張冉燃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
發展、人才、創新皆屬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高頻辭彙。習近平總書記此次將三者並列且提到「第一」的高度加以闡釋,不僅高度提煉和概括了今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核心任務和重點方向,也為今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指明了重點和改革突破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院長李國傑說,發展靠創新驅動,創新靠人才驅動。因此,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引領高質量經濟發展的征程中,三個「第一」可謂深化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認識,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燕雁攝/本刊)
【發展是第一要務】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十八大以來,面對極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五年來,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高技術製造業年均增長11.7%。
「經過5年來堅定不移、堅韌不拔的努力,中國經濟的大船頂住了持續加大的下行壓力,化挑戰為機遇,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評價說。
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這意味著,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需謹記發展是第一要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許正中分析說,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仍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因為在新時代下,發展是包含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的全面發展,也是化解經濟風險、社會風險等的主要方式,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的發展是高質量的發展,這就需要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去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張立群認為,要建成現代化強國,首先要成為經濟強國,對此,十九大報告已經作出明確部署,要求以實體經濟為主體,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方面共同發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創新是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則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這些創新成就支撐了國家的巨大變化。高鐵網路、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誌。
在李國傑看來,這意味著我國一些領域的科技創新水平躋身國際第一方陣,科研成果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攀升,並在若干領域成為領跑者。同時,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引領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
我國創新驅動也需直面一些問題,比如我國近年的基礎研究雖不斷取得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基礎研究和整體創新力還有一定差距。基礎研究是創新的供給側,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以引領高質量發展。再如,我國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利於創新的陳規舊制、有礙於創新的制度障礙需要清除,以減輕科研人員的創新「包袱」,並引導科研人員更加重視創新的質量、價值和實質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保平認為,還要完整地理解創新,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還包括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制度創新等。創新不但需要科研人員、設備、資金等要素支撐,還需要營造形成誠信、法治、鼓勵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這意味著,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在「象牙塔」里做研究,而且要和經濟、社會、民生等緊密結合。這就需要有頂層設計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改革驅動創新。同時,統籌推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使產業競爭力、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都有更大提高。
【人才是第一資源】
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
十九大報告對人才的渴盼躍然紙上。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鼓勵引導人才向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十九大報告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令社會為之一振。許正中說,農業社會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工業社會的生產要素是機器,而到了經濟社會,人才就是最主要的資源。
李國傑表示,只有集聚高水平的各類人才,才能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而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
為集聚人才,我國近年相繼推出多項人才培養工程,如「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等,這些人才培養工程不僅吸引了一批挺立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也匯聚了不少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有力提升了我國科技發展水平。
不過,人才短缺仍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突出瓶頸。特別是人才隊伍大而不強、創新不足、與實踐脫節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人才規模、質量、結構尚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問題亟待破解。這一矛盾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日益凸顯。可以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充分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
這就需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改革中推進育才引才用才工作,加快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從而把各方面的優秀人才集聚起來,貢獻聰明才智。
在許正中看來,人才工作的關鍵是搞好獲取、維繫、激勵、開發四個環節,與此同時,要從創新鏈、產業升級、區域競爭力的角度營造創新人才的生態,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發達國家的科技公司對人才吸引力非常強,而我國的科技人才更多集中於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要引導優秀科研人才向創新一線流動。」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柳卸林認為,要想辦法讓企業發揮出其在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
中科曙光是我國高性能計算領軍企業。其總裁歷軍說,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更有利於實現「人事相宜、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平衡統一。目前對科技人才的評價仍存在人才評價單一化、短視化等問題,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在選才用才方面仍存在盲區。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鍾志華認為,當前我國科技水平正加速邁向世界第一方陣,進入並跑、領跑日益增多的新階段,即將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偉大飛躍。在這種將強未強、量變到質變的歷史分水嶺,主流科技精神也應該因勢而變——我國迫切需要樹立敢於挑戰科技權威、敢於打破科技壟斷、敢於衝擊世界一流的進取型科技氣質,弘揚科技領跑精神和摘冠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偉力。LW
刊於《瞭望》2018年第12期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