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並不弱 蒙古征服史中最難啃的骨頭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他的蒙古軍團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馬鞭所指,鐵蹄所至,無不望風喪膽。他一直瞧不起不會騎射且身板柔弱的漢人,也從未把南宋當回事。在其剛起兵時,他一直視金人為其最強勁的對手,只是金兵讓他失望了,中原一百年的驕奢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的勇武之風。後成吉思汗佔領金朝中都,金人只得向其納貢稱臣。隨後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未遇對手,只是在征服西夏時的靈州大戰中才遭遇西夏主力像樣的抵抗。
歷史往往喜歡開玩笑。直至成吉思汗死時,他做夢也想不到,他最輕視的漢人會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強勁的對手、最難啃的骨頭。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大汗根據他臨死前的戰略部署,毫不費力地滅了金。時為1234年。第二年,窩闊台發動了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同時,他還分兵兩路進攻南宋,東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
蒙古軍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直到第二年西、東兩路軍才分別攻佔了陽平關和襄陽這兩處戰略要地。蒙古軍開始在湖北沿江集結,準備橫渡長江,南宋派大將孟珙去救援。孟珙很快連破蒙古24寨,取得了江陵大捷,阻止了蒙古軍南渡,一舉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後幾年,宋軍在孟珙率領下與蒙古軍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雙方難分高下。至1239年,大將杜杲在廬州(今合肥)大敗蒙古東路軍主力,蒙古東路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退。而孟珙則轉入反攻,連敗蒙古軍隊,收復襄樊諸郡和信陽,基本解除了蒙古大軍在東路對南宋的威脅。1240年初,神勇的孟珙又大敗西路蒙古軍,取得大埡寨大捷,並收復夔州。兩路圍攻南宋的蒙古軍隊全面受挫,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西路蒙古軍隊從四川撤離。至此,長達六年的蒙宋戰爭,以蒙古的失敗而告終,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後,其子貴由繼承了汗位,但兩年也死了。在此期間,蒙古軍曾進犯過四川,但被南宋大將余階擊敗。1251年,拖雷的兒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發動了針對西亞和中亞的第三次西征,同時大舉進攻南宋。為避開長江天塹,採取了迂迴包圍戰術。忽必烈率10萬大軍長途奔襲滅了大理國,俘獲大理國末代君主段興智。此時,南宋已陷入蒙古的軍事大包圍中。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將孟珙、杜杲此前相繼病逝。
於是,第二次蒙宋戰爭開始了。蒙古大軍共分三路,中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南下四川,直撲重慶,南路軍從雲南出發,經廣西,直撲長沙,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直撲鄂州(今武漢),三路軍計劃在鄂州會師,然後順江東進,直取臨安,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領的中路軍一舉攻克了成都,此後宋軍節節敗退,四川大部失守。蒙軍順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此後,雙方在合州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相持了幾個月,蒙古軍一直不能前進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親自率兵攻城,被石炮擊中,當晚死在營中,中路軍士氣低落,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領的北路軍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於回國搶奪汗位,正好南宋權臣賈似道背著朝廷前來議和,正中忽必烈下懷。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軍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三路大軍無功而返告終。
蒙古大汗蒙哥戰死於合州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汗位打了起來,1260年,急忙從鄂州前線趕回來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別在開平和蒙古國首都和林自稱大汗,雙方因此展開了長達四年的內戰,1262年,掌管山東的漢族軍閥李檀又起兵反叛,並與南宋取得聯繫,蒙古局勢一時非常混亂。
天縱英才的忽必烈很快平定了李檀叛亂,於1264年又徹底擊敗阿里不哥,結束了蒙古長達4年的內亂,又開始對南宋磨刀霍霍。而南宋呢,並沒有利用蒙古內亂之機發展自己,反而在賈似道一手遮天下,忠奸不分,軍政日趨腐敗。這時,發生了件不幸的事,南宋四川守將劉整向蒙古投降,其所部水師自然也歸了蒙古。
1268年,蒙古以阿術為主將,劉整為副將,率領蒙古軍隊和降蒙的南宋水師攻打襄樊,蒙古軍開始進攻重點是樊城,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從四川增兵,襄樊兩城所受壓力越來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圍五年,糧食已基本耗盡,但兩城軍民依然鬥志昂揚,元兵始終無法得手。同年,南宋大將李庭芝派張貴、張順率三千士兵,攜帶城內急需物資,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圍,衝進了襄陽,這是五年內第一支進入襄陽的援兵,極大鼓舞了全城軍民的士氣。
此後,襄陽宋軍與外圍的宋軍取得聯繫,雙方約好共同夾擊元軍,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賣了這條計劃,致使襄陽宋軍遭到元軍埋伏,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反攻。1273年,元軍終於攻破了樊城,守將范天順,牛富自殺與城共存亡,襄陽已孤立無援,守將呂文煥向元朝投降,歷時6年的襄樊保衛戰以襄樊失陷而告終,南宋的門戶被徹底打開。
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漢江入長江,沿長江東下,一路上南宋將領紛紛投降,到1276年,兵臨臨安城下,謝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氣數已盡。恭宗投降後,南宋余部一直在各地堅持抵抗,大將李庭芝還在堅守揚州,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端宗為帝,文天祥則在江西一帶發展反元勢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文天祥兵敗被俘都至死不降,均被殺害了。南宋小朝廷一直堅持在廣東沿海抗元,1279年與元軍在厓山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大敗。陸秀夫不願被俘虜,眼含淚水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殘餘的宋軍和官員也紛紛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據博主劉繼興考證,南宋抗蒙史達50多年之長,並使蒙古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無疑是蒙古人最難啃的「骨頭」,而比南宋強大的金不到30年就滅亡了。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