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羲之為何稱為書聖,看看流傳下來的這些碑帖摹本就知道了

王羲之為何稱為書聖,看看流傳下來的這些碑帖摹本就知道了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可能大家都知道,蘭亭序的真跡據說在唐太宗死時作為了殉葬品。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曾敕令侍臣趙模、馮承素等人精心複製一些摹本。他喜歡將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其中大家最常見到的是馮承素摹寫的「神龍本」。

請將手機橫放欣賞。

《馮摹蘭亭序》全卷,摹本,紙本,行書,24.5×587.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後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後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優於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覆,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迹,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並具一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本卷前隔水有「唐摹蘭亭」四字標題,引首乾隆題「晉唐心印」四字。後紙有宋至明20家題跋、觀款,鈐鑒藏印180餘方。其流傳經過,根據各題跋、印記和記載,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內府、駙馬都尉楊鎮,元郭天錫,明內府、王濟、項元汴,清陳定、季寓庸、乾隆內府。

《虞摹蘭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紙本,行書,縱24.8cm,橫57.7cm

此本質地為白麻紙,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顯勾筆痕迹,當屬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認為是褚遂良摹本,後董其昌在題跋中認為「似永興(虞世南)所臨」,後世就改稱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標還在卷首題籤「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曆內府藏印,故亦稱「天曆本」。

唐 虞世南臨蘭亭序局部

上面提到過,蘭亭序不光有書家摹本,還有臨本存世,這張就是虞世南臨寫蘭亭序的其中一部分,能夠看出和摹本還是有很大不同嗎?

《褚摹蘭亭序》卷,唐,褚遂良摹,紙本,行書,縱24cm,橫88.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根據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定為褚摹蘭亭序。同時卷中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全卷有宋、元、明諸家題跋或觀款,以及鑒藏印記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紹興內府「紹興」、「內府印」、「睿思東閣」等7方玉印屬真,第一後紙上米芾詩題及7方鈐印亦真。米芾詩後接紙上范仲淹、王堯臣、米芾等5家題詞及鈐印均偽,當是南宋末年所臨。以後接紙上的元、明諸家題識均真,然疑是別處移來配上的。以後紙題跋、印章考證,此卷當為北宋米芾前臨摹本。又據作品質地屬楮皮紙,是宋以後方普遍使用的紙質,也可印證此為北宋摹本。全卷由兩幅紙拼接,前紙19行,後紙9行,行款排列較松勻,點畫用筆少鋒芒,與近真的《馮摹蘭亭序》(神龍本)呈鵝毛筆書寫特點的風格迥異,亦和以褚摹為底本的唐摹本墨跡不同,當屬於唐以後一再重摹的宋摹古本。此卷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因此書寫較為流暢,亦具一定功力。

唐 褚遂良臨蘭亭序局部

這是褚臨本的一張局部,可以看出褚遂良的用筆多變,字形變化豐富,是用自己的筆意臨就的。

定武蘭亭序(宋拓定武柯九思本)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拓定武蘭亭序吳炳舊藏本局部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蘭亭序》刻本以「定武本」最為著名 定武石刻出於何人摹勒,歷來眾說紛紜,已不可證實,比較多數的意見,以為唐歐陽詢所模拓,大宗時勒石留禁中,因此拓本很少。石晉未,契丹輦石北去,中途流落於定州,宋慶曆時被李學究得到,後又為州帥所得,留於官庫中。熙寧中薛向帥定州,向子薛紹彭翻刻一石,換去原石。宋大觀中原石進入內府,後不知下落。現在「定武本」存世有兩本,一本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本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黃庭經》,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


《樂毅論》 小楷,梁模本有題款「永和四年(348)十二月甘四日書付官奴」。據說原石曾與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說《樂毅論》之書在武則天當政時散人太平公主家,後被人竊去,因懼來人追捕,遂於灶內焚之。


《頻有哀禍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3行,20字。行書。字間傾側、俯仰、鉤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

東晉 王羲之 《頻有哀禍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3行,20字。

釋文: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 省慰增感。


《孔侍中帖》,為唐代內府摹本,現由卷改裝成軸。日本東京前田育德 會藏。共九行,前三行為"哀禍帖",後六行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帶入日本,布施給東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曆敕定"朱文印記。

東晉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紙本。縱26.9厘米。6行,42字。

釋文: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憂懸不能須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此帖為《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為避父諱,「正月」書為「初月」。首句『山陰羲之報』,知此帖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史,其年四十九歲。此帖當是其四十九歲以後所寫。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點。

東晉 王羲之 《初月帖》,紙本(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此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 本紙右端鈐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曆敕定"朱文印。原帖為卷子,現改裝為軸,為"喪亂帖"、"二謝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牘合裝。

請將手機橫放欣賞。

東晉 王羲之 《喪亂得示二謝帖》(摹本)

《喪亂帖》面目近於《頻有哀禍帖》,然轉折更為圓活流縱,字側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間而出,至紙末行筆更為快疾。可以想見作者當時啜泣難止、極度悲痛之情狀。

《喪亂帖》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 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得示帖》釋文: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二謝帖》釋文:二謝面未? 比面遲承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據宋代一位名叫黃伯思的學者所指,《遠宦帖》是《十七帖》中的書信。公元332年時 ,王羲之在武昌擔任庾亮的軍事參謀,而好友周撫剛好從武昌轉至益州鎮守,此帖便是羲之在當時寫給周撫的一封信札。

東晉 王羲之《遠宦帖》紙本(摹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謝司馬帖》。 唐人勾填本,有烏絲欄。縱25.6厘米,橫21.5厘米,草書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婁堅題記。此帖宋代曾入紹興內府,明代流入民間,明韓世能、王錫爵,清王時敏等遞藏,是一件流傳有緒的書法藝術珍品。

東晉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請將手機橫放欣賞。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宋拓本 》

釋文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一覽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寫得書法名篇陋室銘和洛神賦,值得我們好好學一下

TAG:書畫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