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關田書法作品集評■楊吉平 周德聰 亓漢友

朱關田書法作品集評■楊吉平 周德聰 亓漢友

朱關田書法作品集評

楊吉平(山西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副院長兼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朱關田先生是我國第一批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也是這批研究生中治學最紮實的一位,同時也是書法風格最接近乃師沙孟海先生的一位。10多年前,便有人問過筆者,朱關田先生的書法好在哪裡?因而,朱關田也成為一般書法愛好者難以讀懂其書法而疑問最多的一位書法家。

首先要說明的是,朱關田先生的書法不需要懷疑,其書法達到了當代大部分書家所難以達到的境界——大雅不俗。在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在任何一個藝術領域做到脫俗都很難,而一直處在當代書法漩渦中的朱關田先生卻能儘力擺脫書法熱時代的負面因素,令人敬佩。可以說,真正能夠繼承沙孟海先生衣缽的弟子首推朱關田。

就兩件「千金一壺」條幅而言,還是全國第三屆中青展的作品(圖1)更精彩一些。初次看到這件作品,筆者很懷疑其是一件入展作品。一般來說,參加國展而只寫四個字便能夠入展的概率是很低的,或者說是不可能的。後經查實,這件作品的確是評委作品,而非入展作品,評委沒有人評選,寫多寫少全由自己,這便是特權。然而特權的取得需要實力,四個字已足以證明這種實力。朱關田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以篆籀筆法作行書,點畫厚重,行筆遲澀,線條舒展,兼具金石氣與書卷氣,將章草的古雅與行書的酣暢結合得不著痕迹、緊密無間。作品落款中的「關」字為許多書法愛好者不解,上世紀末便有人問過筆者,這個「關」字該怎麼欣賞?筆者回答:「你看像不像一架正在升起的飛機?」問者一笑,不再發問。此字確實像一架騰空而起的飛機,翼展廣大而又有傾斜翱翔之姿,這種橫勢正取自於章草,並運用於大部分字形,而不限於這個「關」字。同時,朱關田先生能將本來安靜古樸的章草寫出動態之美,也是其書法的一個創造。

圖1 朱關田 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 (1990年)

也許是朱先生過意不去,全國第四屆青年展這件作品(圖2)在落款中加了一句話,多少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但整體上反而比前一件顯得單薄。比較一下可知其原因所在。後者側鋒過多,尤其是作為主筆的豎畫,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除了「壺」的第一個豎畫外,幾乎全以篆書筆法為之,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卻與之相反,全用側鋒書寫。另一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的線條全是外突的弧線,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卻使用了許多直線,直線的視覺效果一是單薄,二是僵硬。這其中當然也有朱先生對簡的審美追求,但對照一下弘一法師的簡,其不足是顯見的,一個是簡易,一個則多少有點簡單。

周德聰(三峽大學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朱關田先生是改革開放伊始首批考入浙江美術學院書法方向的碩士生之一。儘管他們五人(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沒有因為共同的學源有意識地抱團,然而,他們卻在書法的研究領域、教學領域、創作領域各領風騷。陸維釗、沙孟海先生的書法教育思想及其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對朱關田輩歷經「文革」之後求學慾望強烈,無疑具有心靈震撼的意義。他們讀研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所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研究成果,確立了他們在當代書壇的地位!當許多書法愛好者隨著上世紀末「書法熱」的興起,還處在較為初級的臨創階段的時候,朱關田先生因其科班的學術背景、深厚的學術功底及極富個性的創造,早已成為全國中青展的評委。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上「千金一壺」四字條幅,便是作為評委提交的參展作品,放在獲獎及入選作品前面。在那個時代,人們對評委及其作品都是報以敬畏的。他們的審美眼光及藝術創作具有引領風尚的意義,許多後學便是在參與展覽的過程中,既從古代經典汲取養分,又從評委審美取向(評出的獲獎與入選作品)中找尋契合點,當然也在評委的作品裡窺探消息,於是漸成二十世紀末的「流行書風」。老實講,朱關田的書法並非屬於流行的一類,他以極其簡練的線形與極富個性的結字,拉開了與古人和今人的距離。他用筆輕靈中不乏厚重,簡直里蘊藏婉約,橫向筆畫的細勁與縱向筆畫的雄肆構成鮮明對比,似楷如行的結字,欹側修長的字形,中宮緊收,四維放縱,有一種大開大合的美感。朱關田先生抑或在仿宋字里找到生髮的契機?他沒有把字勢作平正端莊化的處理,而是以側面示人,這又與蘇東坡、吳昌碩在精神意趣上有某些類似,但又加入了自我的大膽改造。一般而言,四字縱向排列應忌直線一貫,而朱關田先生有意並且誇張其中軸線的垂直,以粗實的豎貫徹到底,令人生驚世駭俗之感!也許是用筆的習慣使然,此一時期的側鋒較多,難道是想表達某種妍媚?全國第四屆青年展的特邀作品,同樣書「千金一壺」四字,但無論用筆還是結字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純用中鋒,厚重沉雄,不似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有過於乖張的用筆,結字平穩,修短合度,可視達於「人書俱老」之境,小字落款指明「千金一壺」出處,與正文形成小大之比,不僅豐富了畫面,也讓人在審美中習得了文化。朱關田先生的書法不僅具有很強的「辨識度」,而且已有鮮明的符號意味,以至有些「符號」因其過於「自我」,而影響了讀者對其文辭的認知。我們知道,欣賞書法不是認字的過程,但我們期望在豐富的筆墨語言中了無障礙地賞玩書法!

圖2 朱關田 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 (2017年)

亓漢友(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書法勢理論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朱關田先生是中國書壇「一枝五葉」的「一葉」(其餘「四葉」指的是王冬齡、邱振中、祝遂之、陳振濂,「一枝」是指中國美院的書法教育,老師有陸維釗、沙孟海、劉江、章祖安等),是新中國第一屆書法專業研究生。現在的「五葉」已經獨立成果成樹,並枝繁葉茂了。

朱關田先生的主要精力是從事以唐代為核心的書法史研究工作,在理論研究上筆耕不輟,實證出新,成果豐盈,可以說為當代書學構築了一座敦實的隋唐書法史大廈。他說:「我的書法觀念,還是老先生的一套,主張以做學問為主。」主要著作有《顏真卿傳》《唐代書法考評》《隋唐五代書法史》《唐代書法家年譜》《朱關田書歷代詠物詩帖》《思微室印存》等。

朱關田先生對書法創作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書法就是「寫寫字」,不贊同書法的「創作」觀點,他說:「創作是從西方美學理論中來的,對於文學、美術還可以,對於書法不太適用,至少現在還沒有體現它的正確性。」但他同時指出:「無風格的書法是不成功的,無個性的書法是不成熟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其辨識度極高的、有著明顯個人風格的書法面貌。下面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來分析其個人風格的形成。

朱關田先生(下面簡稱作者)的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均為四字作品,雖然從書法勢上可分析的選項相對較少,但依然可以從兩幅作品書法勢的變化中,分析作者書法風格的發展方向。

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到全國第四屆青年展時隔近30年,作者在筆法勢、字法勢、章法勢等方面均有著明顯的變化。筆法方面,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的起筆取勢以裹鋒起筆取勢為主,起筆的筆墨效果為圓的筆跡;作者在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無意識但較多地應用切筆取勢起筆,起筆的筆墨效果為方的筆跡。如「千」的筆畫的起筆。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到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起筆筆法的筆墨效果由圓變方,由松變緊,由陰變陽。

字法方面,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中除「一」之外的字全部為上緊下松,字法勢單一;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千」為上緊下松,「金」為上松下緊,「壺」為上下松中間緊,字法勢豐富。兩幅作品中筆畫的粗細均表現為「橫細豎粗」,但粗細的比例不同,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的粗細比約為4:1,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粗細比約為2:1,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筆畫粗細的同質勢因素對比強烈。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中的橫畫右高左低的傾斜度大於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橫畫的傾斜度,如下面「金」字的筆畫粗細對比和橫畫的傾斜度對比:

章法勢方面,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四個字均為縱向取法;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四個字為縱、橫、縱、縱。

從以上兩幅作品的書法勢因素的應用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作品到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作者淡化了起筆、收筆筆法,做到了從「有意」到「無意」但不失筆法的書寫。字法從左低右高到相對平正,字法勢取勢方法從單一到豐富。章法從單一的縱向取法發展到有縱有橫的符合陰陽規律的章法布勢。可以說從全國第三屆中青展到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者完成了從「險絕」到「平正」的飛躍,同時也完成了回歸自然的過程,形成了鮮明的個人書法面貌。有人評價其書法作品:「以其字法、筆法、章法、圖式所構成的簡約化書法模式,加上長期學問的涵養,使其書法具有濃郁的書卷氣,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學者書法的標杆。」

筆者在《書法勢》一書中寫道:「蔡邕『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的『勢理論』說出了書法的精髓,那就是自然。自然者,天地萬物之道,由陰陽構成,書法生於自然,所以陰陽關係在書法中是最主要的矛盾關係。『陰陽既生,形勢出矣』,書法中的陰陽關係構成了書法創作中的勢,書法勢的存在是書法美的關鍵。」

兩幅作品從筆法、字法、章法方面,書法勢因素均有所應用,但筆者認為作者的這兩幅作品均沒有出現想像中應有的書法美。

原因何在?就是「陰陽失衡」,兩幅作品顯示出「剛性有餘而柔性不足」的特點,即「陽盛陰衰」(「陽盛陰衰」是事物發展的常態,但過分的「陽盛陰衰」就會出現「陽盛格陰」)。主要體現在線條的「無筆不直」上,特別體現在又粗又直的豎畫書寫上。另外,作品從險絕到平正的過程中,沒有真正同步實現從「複雜」到「簡約」的飛躍。簡是簡了,是簡化、簡單而非簡約,也主要體現在線條的直、方、硬、短(橫畫),而這些因素又是作品陰陽關係中的「陽勢因素」,加劇了「陰陽失衡」,使之「陽盛格陰」。

「書法勢的存在是美的書法作品的共性,是書法作品之所以美的根本」,但書法勢因素的應用要符合「陰平陽秘」的法則,即書法勢因素應用要達到動態的陰陽平衡才能展現書法之美。

在《書法勢》一書中,筆者曾經想像「公主與擔夫爭路」的場景:身段似水的公主和粗笨如牛的擔夫相遇在一獨木橋上,一動一靜、一柔一剛、一巧一拙、一頑皮一尷尬,總之是一陰一陽,是何等奇妙的情景。而在作者的這兩幅作品中,「擔夫」是「粗笨如牛」,但「公主」卻沒有「似水的身段」。

以上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相信不同的欣賞者會有著不同的結論。況且,朱關田先生的著力點在學問的研究上,而且已經取得了可載入史冊的豐碩成果。

文章寫就之時,再細讀先生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筆者有一個驚喜的發現:落款小字的「千金一壺」中,似乎看到了「身段似水」的公主!

朱關田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落款中的「千金一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書散淡逸格 展東晉風流——賞《伯遠帖》 ■馮 高
錯別字、文學與書法■何 斌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