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與不學,難道真的是一個問題嗎?

學與不學,難道真的是一個問題嗎?

在十多年的培訓生涯中,特別是在招生過程中,主要是發布招生信息時經常會遇到諸多人的反問,也時常讓自己陷入沉思。今天,突然想把這些反問的問題一股腦兒說說。

「你們的培訓有用嗎?」

「你們的培訓有用嗎」?如果突然遇到這個問題,一定會懵逼。

當老師的時候,有學生也會問到「讀書有用嗎」這個問題,曾經也語塞。現在想來,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到博士後,最後到工作,如果不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這些學的東西真的有用嗎?

仔細想想,確實沒用,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實用。我記得某大亨說了一句話:讀好書,就是當流氓也是一個智慧的流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讀書讓我們自信,因為我們懂得比別人多,會是一個聰明人;讀書讓我們智慧,因為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會更多,會更有高度和深度。

我記得一句話:什麼叫自信?所謂自信,就是對某種知識掌握的程度。這種知識一定是學來的,不會是從娘肚子裡面帶來的。

那什麼又是智慧呢?智,智商也,慧,情商也。智商高是學來的,情商高,是對智商的總結和靈活運用。有智商又有情商,不成功都難。這一切,難道不是自己學來的嗎?

有人說,我有天賦,天生的,不用學習。有天賦,天生的,又有幾個是成功人士?又有幾個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真正留下名字的就是那些學習勤奮的人。不是嗎?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哪一個不是愛學習的人?我們知道,毛澤東主席的一生與書為伴,在戰爭年代,什麼都可以不帶,唯獨必須帶上自己喜歡的書。住進中南海以後,終日與書同吃同住;列寧喜歡書,他曾經說,好書我放在床的枕頭邊,可隨時拿來閱讀;不好的書就放在腳下,遲早也許會有用。

回到問題的本源。你們的培訓有用嗎?

我們的培訓只是邀請行業一線的操盤手親臨授課,只做商業地產產業鏈上的專業提升培訓。

做任何事,干任何工作,都會談到專業二字。幹得好與壞,就是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的運用程度。

說得難聽一點,如果你在一個公司或者一個企業,如果你不懂專業,沒有一定的專業水平的體現,你連話語權都沒有,還談什麼成功和機會。能混下去就是你的造化。

如果懂的專業知識多,說明你職業;如果懂的專業知識多,你就有了創新的基礎。

某位大佬說了一句話:什麼叫創新?說白了,就是在你現有掌握的專業水準的基礎上的優化和升華。沒有任何基礎,沒有任何專業水平談創新,就是瞎掰,純屬扯談。別人創新成功,也是在他原有基礎上的升華。沒有任何人丟掉自己的原有基礎去創新,純粹是找死。不是嗎?

說白一點,創新就是自己專業知識和水準的再次提升和優化整合。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專業水平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沒有一點專業水平,你連問題在哪兒都不知道。不是嗎?

這就是我們專業培訓的目的,你認為有用嗎?如果你的專業水平已經在工作中遊刃有餘,還需要培訓嗎?那就好好為老闆創造價值吧!

「你們的培訓,我都能講。」

在十多年的專業培訓中,遇到的人和事兒也不計其數。

有好幾個都曾經非常自豪的告訴我:「你們的培訓,我都能講。」好啊,能講我們都盛請。

有的人有專業,但倒不出來;有的人半灌水,卻到處顯擺。只有既有專業,又有口才,還有邏輯的,才能真正成為老師,否則就是一個傳說。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能站在專業的講台上,沒有一點乾貨,能下得了台?

專業是拿來用的,是用來創造新的價值的。如果你的專業水平能拿來與行業分享,得到行業的認可,這是另外一種境界,一定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也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

高手在民間,一般都低調。

「你們老師講的我們都用過了,或者正在用,沒有新意。」

真的嗎?

也許是真的。

幸好!我們的課程大綱都是和老師討論確定下來的,每個老師的授課順序都是按照招生簡章的大綱進行。如果在報名前仔細看了大綱,發現「你們老師講的我們都用過了,或者正在用,沒有新意。」這個問題時,我相信也不會報名參加,能報名參加的一定是發現老師授課大綱有值得學習的東西。

不是嗎?

如果沒有仔細閱讀招生簡章和大綱,茫然參加學習,這應該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畢竟這是一件花錢花時間的事兒。

我也曾經問過經常參加學習的老學員或者老總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也倍感例外。某位董事長這麼說的:老師講的不一定是我目前需要的,也許未來能用得上,但如果某句話,某個問題讓我茅塞頓開就值了。兩天的學習,除了能感受別人在幹啥,怎麼做的,那些東西值得借鑒,主要還是希望自己能花兩天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事,整整思路。

這也是一種學習的心態,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

「參加培訓,我們要老師的授課PPT,給嗎?

一個字:給。

三個字:必須給。

這是我們10多年培訓的常規流程。

其目的有三:

一、讓學員拿PPT回去好好參考,希望能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專業操作思路。

二、讓學員拿PPT回去給領導彙報,撰寫本次學習之心得。

三、讓學員拿PPT回去給下一層員工進行階段性且有效的再培訓,畢竟每個單位不可能安排所有人都來參加培訓。

但有一點,老師的PPT畢竟是其授課的大綱,真正的專業經驗是在課堂上的面授,俗話說:經驗需要口傳身教方可得到真傳

另外,在課堂上不好好學習,不認生聽,不善於總結,回到單位再坐下來靜靜地學習和思考,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畢竟大家上班都挺忙,也挺累。

因此,希望每個學員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好好學習,畢竟我們在職後真正能學習的機會不是很多。

總而言之,還是我們的老師說得好,專業培訓就是學管理的結構,做事的邏輯,借鑒別人的經驗管理有問題,邏輯還混亂,還沒有一點經驗,談成功,還真有點早。

僅此而已!

我又想起我們課件上面的一句話:為自己學習,為企業助力,用自己的專業智慧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說了許多,也就是碎語而已。說出來,心裡多了些許淡定。無論咋的,太陽每天都要升起,生活要繼續,培訓也要繼續,追求美好生活,我們不會停歇。

僅此而已!

最後發出邀請: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如果您有值得讓行業學習的專業經驗,非常歡迎您來到我們這個平台與大家分享。

這是我們的幸事,也是行業的幸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之道 的精彩文章:

周末特供:漢中●城投漢里項目啟動全國招商

TAG:商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