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如此忌憚劉備卻無視孫權?2次差點被劉備集團打到許昌
曹操一生遭受危機不少,如官渡之戰、宛城之戰、赤壁之戰等,但是真正對曹操有致命危機的僅有三次,第一次是呂布和陳宮造成的,在曹操全力攻打徐州的時候,老家卻被呂布給抄了,之後曹操急速回軍,在老家和呂布交戰一年有餘,兗州也反覆易主。
但是這一場危機,但呂布最終還是被曹操所打敗;另外兩次都是和劉備有關,兩次都差點被劉備集團打到了許昌,第一次就是博望坡之戰了。
話說公元200年的時候,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爆發,而劉備和關羽、張飛兄弟也正好乘此機會逃離了北方,輾轉之下一路向南,並於汝南一地依附當地領袖劉辟、龔都等,企圖於曹操背後發動奇襲。
但是沒想到曹操這麼快就贏了袁紹,並準備集中力量回頭剷除位於背後的威脅,劉備在穰山一役失利後,被迫逃往荊州投靠劉表,獲得劉表賞識的劉備,則被委以守衛荊州北方的重任,駐屯於南陽新野。
公元202年,曹操看劉備都已經被打跑了,於是準備徹底吞併消化袁紹的地盤,在出兵攻打袁尚的時候,劉表聽從了劉備的建議,決定襲取許都,並派遣劉備領軍出擊,劉備於是發兵北伐,一直打到葉縣,已接近許昌,嚴重威脅中原安全。
曹操聽聞後大驚,如果許昌失守,曹操雖然地盤廣闊,兵精糧足,但是老家都被人端了,影響極大,於是調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反擊劉備,劉備將陣線後撤,選擇博望與曹軍對峙。
對峙過程中,某日,劉備刻意派出少數軍隊與夏侯惇交戰,並故意敗退,而後又燒毀自軍營寨。種種跡象使夏侯惇誤判劉備無力再戰,決定追擊,李典勸諫,夏侯惇認為是李典判斷有誤,故與于禁追擊。
然而,當行進至狹窄的林間山道時,劉備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殺出,夏侯惇應對不及,遭伏兵攻擊。困難時刻,李典指揮自軍人馬前往接應,救出了夏侯惇。而劉備由於兵力太少,也選擇了退軍。劉表雖有襲取許都之心,然經此一役,劉表再無主動出擊之作為。
第二次就是樊城之戰了,樊城之戰又被成為關羽北伐,或荊州爭奪戰;乃是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很多人認為這是關羽的個人行為,也是抨擊關羽「愚蠢」的證據。
但是要知道,關羽調兵遣將能瞞得過劉備?雖然關羽和劉備是結義兄弟,關係也極好,但是君君臣臣之間,沒有劉備的命令,關羽敢發動此次戰役?可見,這絕對是劉備的意思。
而且關羽北伐初期是極為順利的,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曹魏,威震華夏,當時曹仁都已經準備棄城而逃了,而且曹操也無計可施,此時是司馬懿力挽狂瀾,建議從東吳下手,從背後偷襲夾擊關羽。
而此時劉備集團的勢力,讓東吳的孫權很不安,雖然兩者是盟友,但也是競爭對手;劉備的算計是很好的,認為東吳不會出手,但卻沒有算準孫權的心狠手辣;關羽率荊州之兵傾巢而出,呂蒙則長驅直入。
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話說回來,如果孫權不出手,如果按照劉備的計划走下去,攻破樊城後,劉備集團將徹底佔據整個荊州,兵鋒直指許昌,然後從漢中、荊州兩路出兵北伐,最好聯絡孫權從合肥出兵,三路夾擊曹魏,那麼曹魏極有可能被滅國。
可惜,不怕神一樣的對手,荊州已丟,劉備集團困在巴蜀之地,將徹底失去爭奪天下的本錢,這也是為何劉備怒急攻心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一是為奪回荊州,二是實在氣不過這啥樣的盟友。從大戰略角度來看,劉備的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難怪曹操對其如此忌憚,不止一次動殺心。
※雖然戰績赫赫,對戰爭的直覺無人能及,卻到二戰結束都沒能升元帥
※為何孫悟空被多判刑100年?是吳承恩數學不好還是如來算錯了?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