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習本尊快速成就的秘訣

修習本尊快速成就的秘訣

法王宗喀巴大師曾開示將一切續部的心要融入一尊的修法儀軌中。

若我們因為懷疑及不知足而不斷轉換本尊修法,那便會對密法的成就進度構成嚴重的障礙。所以要像一個聰明的盲人般,全心全意依靠一位可信賴的嚮導,而非企圖同時跟隨一群人。

西藏有個傳統的寓言可以用作譬喻:西藏的牧民在日問會任由他們的牛隻與他人的牛群混在一起自由活動,但在黃昏時牛群卻會自動回到正確的農莊中:所以如果有一個盲人要前往某個農家,那他只要緊握著屬於這個農莊的牛隻的尾巴,便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但是如果他不斷地轉換牛隻便會完全迷失方向。同樣道理,只要我們專心修持一位本尊便必定會得到證悟;若不斷政換本尊,那無論你如何精勤修持亦難以獲得成果。

印度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Jowo Atisha住錫於藏土時,曾與當時以精通佛法而聞名的大譯師仁青桑波Rinchen Sangpo會面。一天,仁青桑波邀請阿底峽尊者到他家中談論佛法,從談論的過程中,阿底峽尊者發覺到仁青桑波是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論師,所以便對他說:『有你這樣殊勝的大師,我似乎不必再留在藏土!』

之後,仁青桑波請阿底峽尊者參觀他的四續曼陀羅及禪修坐墊,阿底峽尊者看後便問他為何會有四種曼陀羅及坐墊,他說由於每天要修持四座密法:在第一座修持時,便坐在第一個坐墊上修持『事續』的本尊中圍;在第二座修法時,即要坐在第二個坐墊上修持『行續』的本尊中圍:第三座便在第三個坐墊上修習『瑜伽續』的本尊中圍;最後一座則於第四個坐墊上觀修『無上瑜伽續』的本尊中圍。阿底峽尊者便問他何以不把一切本尊法融於一儀軌中修持,這樣即可依一種本尊中圍而圓修所有本尊中圍。當仁青桑波向阿底峽尊者請教個中方法時,阿底峽尊者便笑言:『看來我還需要留在西藏!』

阿底峽尊者告訴仁青桑波在觀想時,應召請一切本尊中圍一起融入他的本尊中圍內,由認持其本尊是四續部一切本尊的總集,即能於修持其主尊的同時圓滿一切本尊的修法。阿底峽尊者常說:『藏人雖修持一百位本尊,但是從沒有證得一位本尊的成就;印度人修持一位本尊,卻能證得一百位本尊的成就!』

雖然我們應該專心修持一位特別的本尊,但是也不可以捨棄過去曾經承諾修持的本尊法。對於一些專修金剛瑜伽母法的行者而言,這裡有一個守持其它本尊誓句的殊勝方便,他應將金剛瑜伽母法視為根本的修持,必須依止此法力求取得生、圓滿次第的證德。假設這個行者每天除了修持金剛瑜伽母外,叉承諾念誦嘿嚕噶,怖畏金剛及密集金剛的長軌,這樣便只有極小的機會作種種主要的觀想,他的密法修行只是一大堆文字念誦;雖然這樣也許會在他的心相續中植下許多殊勝的種子,但是卻不會證得真實的禪定覺受,失去了本尊修法的真正作用。

一切無上瑜伽續的本尊修法心要悉皆相同,彼此皆是要將庸常的生、中、死三有轉化為佛果的法、報、化三身。這種轉化在生起次第中是藉勝解假想來達成,後再以圓滿次第駕御微細風、心、明點的修法而真實成辦。

然而行者不可將這種教誡作為懶惰的借口,這種教誡是為了令那些殷重的行者能有更多時間專修其本尊,並藉此取得一切本尊修法的證德心要。所以對於那些現在仍未能獻身專修一本尊的行者而言,還是繼續念誦所有他們曾作承諾的本尊儀軌為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格魯派不重視宣揚伏藏、凈相?看完就明白了
有漏無漏:這樣辨析佛法概念開發智慧很快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