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十國的亂世:第十一節 瞞不住了!

五代十國的亂世:第十一節 瞞不住了!

【第十一節 瞞不住了】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十一月,一心撲在娛樂事業上的僖宗,突然收到加急文書:王仙芝、黃巢等人率領草軍,橫掃河南、山東,如入無人之境;各地盜賊眼見局勢大亂,本著「趁亂撈一把,不撈白不撈」的精神,紛紛扯起「草軍」旗號,渾水摸魚;浙西地區爆發兵亂(王郢之亂,始於乾符二年四月),一發不可收拾——收聚黨徒眾士近萬人,「泛江入海」,「南及福建」,儼然已演變成大規模起義。

草軍之亂剛興起時,田令孜是天生的樂觀者,自然地傾向於「報喜不報憂」:一是可以穩住僖宗的情緒;二是存在僥倖心理,認為賊亂是小事一樁,單憑地方軍力就可迅速平息,不用搞得那麼麻煩(之前平亂已是常事)。  再者,老謀深算的田令孜明白:壞事早說,不如晚說——對於壞事情,等待的過程是最折磨人的。[1]  更重要的是,自古臣子要維持恩寵不衰,就必須遵行一點:永遠要將自己跟「好消息」捆綁在一起。身居高位的田令孜,想必是此言的忠實信奉者,故而將草軍之亂的消息隱瞞了數月之久。  田令孜本想繼續隱瞞,可是眼下局勢已亂成了《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再不上報,恐釀大禍。同諸位宰相商量後,遂將各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彙報給僖宗,順便將自己的苦心夾敘其中,一齊傾瀉。言罷,伏地而泣。  胡適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2]於是,僖宗捨棄了知情與責罰的自由,去成就容忍的美德:對於田令孜及其他重臣的欺瞞不報,通通不予追究。  耶穌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3]聖訓難違。僖宗只得好人做到底,一人將事情扛了下來,並下詔淮南[4]、忠武[5]、宣武[6]、義成[7]、天平五軍節度使、監軍[8],對於草軍亟加討捕(征討圍捕),或招撫(撫慰招安)。  只可惜,各軍大佬如同嬰幼兒,有著嚴重的健忘,只聽得後面一句「招撫」,對草軍的征討便如古典哲學的「形而上」。這健忘如同瘟疫,傳染到了僖宗身上,竟使他忘了設一位統帥。五軍各自為戰,自然是做了許多無用功,活活地要氣死物理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五代十國的亂世:第六節,逼不得已!
石敬瑭被罵為漢奸冤不冤?人家說,我明明不是漢人。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