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國重器」建好更要用好,代表委員呼籲:抓住大科學裝置的「窗口期」

「大國重器」建好更要用好,代表委員呼籲:抓住大科學裝置的「窗口期」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是不是衛星上了天就成功了?是不是望遠鏡架起來就完事了?全國兩會上,不少來自科技領域的代表委員紛紛建言我國大科學裝置發展,他們希望能夠發揮這些「大國重器」的最大能量。

前瞻科學目標是建設導向

「大科學裝置的科學目標,不能僅僅根據我們目前都在做的課題或者跟班別人已經做了幾十年的工作來設定。」作為主持建設LAMOST望遠鏡的首席科學家,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深有體會。

在她看來,科學目標一定要有前瞻性,並且相應的也需要有前瞻性的技術。以LAMOST為例,它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提出並開始建設的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光學望遠鏡,抓住先機,找到突破點,建成運行以來獲取的數據遙遙領先於國外同行。

「大科學裝置的技術方案應具有中國創新,不是簡單地跟在別人後面複製。而且這種創新不是拿來看的,而是確實在科學上有獨到之處,讓有限的科研經費發揮出最大的效應。」崔向群說。

「天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不過,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楊衛坦言,由中國主導研製的國際大科學工程SKA(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如果建成投入使用,能力可能比「天眼」還要大。

「這個過程大概有一二十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一定要把『天眼』用得淋漓盡致,把在它能力範圍能夠發現的重大科學問題爭取都做出來。」

楊衛表示,任何一個大科學裝置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窗口期」,某一時間段可以出很好的成果,再往後可能有更好的儀器出現,它的相對重要性就降低了。所以在時間窗口的時候,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邊研究、邊發展、邊應用的創新路徑

大科學裝置建設的核心是研製。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部主任何建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裝置建設涉及的許多關鍵技術,國際上也沒有現成的技術和經驗可以直接借用,必須在裝置建設過程中邊研究、邊發展、邊應用,通過採用新設計、新技術,不斷創新,才可能在建成時達到領先的水平。

不過,他坦言,目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實際均參照基建項目編製概算,對關鍵技術研究、核心部件自主研製帶來很大的限制,更沒有對參與項目建設團隊人員費用的投入,使項目承擔單位在人員費用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不利於組建並穩定一支高水平的建設隊伍。

不僅如此,隨著工作的需要,對大科學裝置或儀器設備升級改進時,科研人員常常發現需要的經費沒了支持的渠道。

「為大科學裝置提供專項的經費用於升級改造,顯得尤為重要。」在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衛健看來,通過專項經費的支持,可以讓科研人員在使用科學裝置的實踐中,首先實現對儀器設備的功能擴展,並最終從過程中培養起研發人才,為我國科研人員自己研製儀器設備打下基礎。

這一問題其實已經引起了關注。楊衛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設立了「大科學裝置科學研究聯合基金」,一方面支持基於裝置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支持提升大科學裝置研究能力的技術升級。

應有持續穩定的政策與經費支持

國際經驗證明,大科學裝置產出的重大成果,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有前瞻和持續的項目和經費支持。比如,美國發現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項目,幾十年間投入上百億元人民幣,直到去年有了震驚全世界的發現。

「我們應該持續推動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

根據規劃,北斗衛星已開始全球組網,預計在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到時候,北斗將與世界幾大導航系統並肩,在技術水平上甚至可能還有超越。

但是,現在楊長風卻產生了一個擔憂。「按照裝備發展的規律,應該是研製攻關一代,研製建設一代,裝備持續應用一代。雖然我們要維持北斗三號的全球系統持續穩定運行,保證國防建設,乃至千家萬戶的使用,但下一步還要對項目持續推進,還要引領世界。」

楊長風表示,北斗將在2020年迎來裝備應用時代,也應開始對續接的項目進行考慮了。他呼籲,儘快開啟北斗第四代關鍵技術的研製攻關工作,「希望對國家重大基礎設施能夠有一個持續、長遠的總體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諾獎得主的「0」引用論文:被引率當中的那些玄機
大年初五,為什麼又稱破五?

TAG:中國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