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11屆倫敦PAD設計博覽會總結

第11屆倫敦PAD設計博覽會總結

今年是倫敦設計博覽會PAD London舉辦的第11屆。

我們從當代設計的版塊中選出十件表現突出的限量版作品,然後,發現,它們還可以分為這樣三種:

第一種如同天外物質冷冷沉沉,上架全憑買賣雙方火力壯;第二種被大仙女開過光,像是具有解除數學封印之靈力;第三種最簡明,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就是了。

不知道看完後你會鐘意哪一種?

倫敦PAD設計博覽會與Frieze藝博會同期,緊隨倫敦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之後,發生於伯克利廣場(Berkeley Square),展期一共七天。

「PAD」的全稱為:Pavilion of Art & Design,最初發生於1997年的法國巴黎,由藝術品經銷商帕特里克·佩蘭(Patrick Perrin)創辦。

從2006年開始,增設倫敦會場。

本屆PAD共有參展商68家,展出範疇包括當代、近現代和歷史上的各類設計作品。

其中,當代版塊特色突出,業內著名經銷商如:倫敦木工車間畫廊(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和倫敦FUMI畫廊等都在名單之列,它們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最新作品。

仙飄飄來一波

"金石"-粉玉(JinShi Pink Jade)

明合文吉工作室(Studio MVW)

BSL畫廊,法國(Galerie BSL)

來自上海的「明合文吉」工作室出品的操作台和咖啡桌,被擺放於BSL畫廊展位的中心。

新作在不鏽鋼電鍍黃銅結構上配飾以粉色玉石元素,其中LED照明設備隱藏在粉色玉石背後,光線也因此變得無比柔和。

畫廊總監約瑟夫(Laure-Hélène Joseph)介紹說:包括音譯自漢語發音「金石」的名字在內,整系列作品體現出工作室的兩位合伙人、同時也是一對伉儷——中國設計師徐明和法國設計師文吉(Virginie Moriette)之間的文化差異,交匯融合。

「明合文吉」也曾參展「設計上海」

倫敦二人組「Doshi Levien」由尼帕·多西(Nipa Doshi)和喬納森·萊維恩(Jonathan Levien)組成。

他們設計的這款櫃櫥,氣質上可以說是童嫂無欺。它的配色靈感來自瑞士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昌迪加爾櫃櫥(Chandigarh Cabinet)

二人組Doshi Levien

塞弗爾畫廊,法國(Sèvres Gallery)

這個由陶瓷、木材共同製作的小櫃兒屬於「昌迪加爾」(Chandigarh)系列之一,該系列專門致敬柯布西耶為印度昌迪加爾所做的城市規劃。

昌迪加爾是一座平地而起的新興城市,1951年法國建築師柯布西耶受聘負責它的設計規劃。

柯布西耶設計的光影之塔(Tower of Shadows)

該城著名紀念碑「張開的手「(Open Hand)。

秘書處(The Secretariat)

法國重要的設計品經銷商克里奧畫廊這次帶來了法國設計師皮埃爾·查爾平(Pierre Charpin)的紅白配大理石茶几,這是他於2015年、由十個瓷花瓶開始的「大理石和小丑」系列的一次延續。

大理石和小丑茶几(Marbles and Clowns side tables)

皮埃爾·查爾平(Pierre Charpin)

克里奧畫廊,法國、英國(Galerie Kreo)

如果只從概念和形式上評價,它們的過去和現在一律波瀾不驚。但在圍繞主題的變化和更新方面,進步非常明顯。

"大理石和小丑"最初的產品,每個花瓶都以一個小丑命名,它們有著手繪而成的各異面孔。

來自米蘭的Dimore工作室帶來的Paravento屏風,屬於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典範。它在黑色亞光金屬結構中間,不規則地鑲入了菱形部件

這樣的每一塊菱形都可以轉動,根據需要展示兩面中任何一面:銅綠的或者拋光。

Paravento屏風

Dimore工作室

Dimore畫廊,義大利

荷蘭設計師海拉·容格里斯的蜻蜓咖啡桌,一如既往地探討了不同顏色和材料之間的對比。

蜻蜓咖啡桌(Dragonfly Coffee Table)

海拉·容格里斯(Hella Jongerius)

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罩配以堅實的美國胡桃木底座,它是同系列八件作品中的一件;它們有一系列的顏色可選,比如:綠色、粉色或橙色。

海拉的另一個系列:Swatch咖啡桌

天外物質來一波

蠶繭衣櫥(Cocoon Wardrobe)

瑪萊娜·胡蘇德(Marlène Huissoud)

薩拉·邁爾斯科畫廊,法國(Sarah Myerscough Gallery)

瑪萊娜·胡蘇德把衣櫥做得兇巴巴的,眼睛特小,所謂出力不討好。這是她最近的「蠶繭」系列新品,繼續研究由昆蟲製作的可持續材料。

胡蘇德說所有這些靈感都來自於父親——老人家曾經是一位養蜂人。

她的傢具主體材料使用了橡木,在被燒焦後進行染色處理,然後包裹上數千蠶繭,最後覆蓋上薄薄一層由生物蜂膠樹脂製成的清漆。

見怪才怪,畫廊經理感慨說:最令他感到神秘且詭異的情況竟然是:依然聞得見蜂膠樹脂的味道……。

FUMI畫廊這次帶來的是倫敦工作室JamesPlumb的一種混凝土長凳。

這也是「持久」(Permanence)系列的最新出品。

持久鑽研的長凳(Study in Permanence bench )

JamesPlumb工作室

FUMI畫廊,英國

長凳和燈具的一致特點:是將一團兒由石墨"揉"成的廢紙,扔在了結實的混凝土立方體上。

「在石墨和混凝土的搭配中,前者可塑性極強,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脆弱。當被固定到硬邦邦的混凝土上時,兩種天然獨立的材料就這樣因著對比而結合在一起。」

說白了呢,就是八杆子打不著的兩種物質違和聯袂么。

FUMI畫廊的另一件展品,是倫敦二人組Brooksbank & Collins的「芳婷椅」。

採用大理石與橡木貼面,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傳奇芭蕾舞演員瑪戈·芳婷(Margot Fonteyn)和搭檔魯道夫·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

芳婷椅(Fonteyn Chair)

二人組Brooksbank & Collins

「芭蕾舞演員之間的配合體現了尋求完美平衡的過程,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也考慮到這一點。」

「組成椅子的兩個部分結構反映了舞伴之間合作的動態:座位的部分健壯結實,以大膽完美的托舉之力支撐著象徵著夥伴的背板,兩者在動態的平衡間翩翩起舞。」

「芳婷椅」在今年早前的「設計邁阿密」( Design Miami/Basel 2017)中也有亮相

畢業於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的韓國設計師朴佑旻用生鏽的鋁板進行再創作。

於「樸素、天真、完美」的標準上,佑旻使用了一張單一的、輪廓鮮明的鋁板作為桌面,配合另外兩張鋁板作桌腿。 火力壯的儘管來吸。

素琢之桌(Plain Cuts Table)

朴佑旻(Wonmin Park)

木工車間畫廊,英國、法國、美國(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

切割、穿插並結構暴露,是朴佑旻的特色。

從2013年的舊作中,可以看到他一路以來的堅持和變化。

大自然的饋贈

深邃地平線咖啡桌(The Abyss Horizon table)

克里斯托弗·杜菲(Christopher Duffy)

倫敦設計師克里斯托弗·杜菲用多層雕刻的膠合板和同樣多層切割的彩色有機玻璃,做了一個新版深邃地平線咖啡桌。

藍色的有機玻璃薄板因著層數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深度和色調,它們是來自海洋的線索。

「我想用這樣的效果複製一塊真正的地球海底,它有一種神秘的力量,直直地從地殼升起一個完美的輪廓,並以此作為送給自己的裝飾。

最後,要提一下這把來自巴西的模壓夾板休閑椅。

它製作於1949年,在本屆倫敦PAD展會期間被選中為「20世紀最佳設計案例」。

椅子由自學成才的巴西設計師、藝術家何塞·薩尼尼·卡爾達斯(Jose Zanine Caldas,1919-2001)設計,Moveis Aristicos Z公司生產。

這家公司是卡爾達斯與另兩位合作夥伴於1948年創立的,它所出品的膠合板傢具簡單優美、形態有機,最重要的是價格平易近人,非常適合那些著眼於現代風格的新興藏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渦說數碼 的精彩文章:

1GB運存玩轉安卓8.0?諾基亞釋放安卓機「性能過剩」信號

TAG:安渦說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