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電煤炭大佬激辯煤價、煤炭去產能

發電煤炭大佬激辯煤價、煤炭去產能

隨著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以及燃煤火電企業再陷經營困難,煤炭去產能政策愈發令業界關注。

今年的政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中表示,要調整優化行業結構,統籌做好化解過剩、優化結構、保障供給等工作,逐步實現從總量性去產能為主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為主的轉變,促進鋼鐵、煤炭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要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分析,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不能暴漲暴跌。通過產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加大煤炭優質先進產能的釋放力度。

發電和煤炭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分別就煤炭去產能、煤價等問題開展熱烈談論。

煤價高,發電企業經營困難

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主要的經營問題就是煤價偏高

現在煤電企業面臨的一個主要的經營問題就是煤價偏高。雖然也包括像設備利用小時數比較低、市場交易電量佔比擴大變相降低電價等因素,但現在看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電煤價格高。

中電聯做了一個測算,按照現在的電價、電力交易、利用小時數等情況,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在480元/噸左右比較合適。現在的電煤價格較高,煤電企業承受著很大的經營壓力。

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陳進行:煤價較高,電力行業經營很是堅苦

這幾年煤價較高,電力行業經營很是堅苦。

煤與電的矛盾存在多年,所以現在強調煤電上下游產業鏈的重組、聯營,都符合市場化方向。要處理好煤電與煤炭、供熱的關係,鼓勵煤電一體化和煤電聯營,實施靈活性改造,支撐可再生能源消納。煤電一體化不是把矛盾暴露在社會,而是暴露在企業內部,平衡企業內部產業鏈上的矛盾,來解決問題。

建議儘快採取煤價調控機制

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調整煤價回歸綠色區間

一方面,2017年在煤炭調結構、去產能的過程中,煤炭價格漲勢較猛。另一方面國家對供電價格進行了限制,因此造成供電企業大範圍虧損。我們希望相關部門在2018年加快制定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使供電企業能有相對穩定的煤炭供應。

2016年中以來,煤價格快速上漲,特別是進入2017年以來,受需求超預期、安全和環保治理、鐵路運力局部緊張等因素影響,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市場煤價高企,煤電企業的保供壓力持續加大。

2017年全年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虧損面達60%左右,負債率均超過80%。從主要發電企業2018年煤炭訂貨情況來看,煤炭供應合同中長協煤銳減,煤電企業經營有持續惡化的趨勢。

為此建議儘快採取煤價調控機制,一方面,加快先進產能釋放,另一方面降低中長協合同基價,調整煤價回歸綠色區間。

煤炭供應短缺不是去產能過多、過快導致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董事長邵俊傑:煤炭去產能政策不存在任何問題

煤炭去產能這一政策並不存在任何問題,這一政策的主旨在於淘汰落後的產能與不安全的產能。所以煤炭市場供應緊張只是階段性的市場表現,我相信煤炭企業有足夠的能力保障煤炭供給平衡。

鄭煤集團董事長李崇:煤炭供應短缺不是去產能過多、過快導致

積極性不高,是今年去產能工作的最大難點。由於當前煤炭價格恢復性上漲至合理水平,部分煤炭企業有所盈利,就產生了「賺錢,為啥還去產能」的疑問。

不能簡單看盈利多少,要看是否已經把資產損失考慮進來?把資產損失提足提夠後是否盈利?如果將資產損失計算進去,煤炭行業的利潤就微乎其微,甚至還是虧損的。

去年局部時段出現的煤炭供應短缺問題,不是去產能過多、過快導致,而是天氣、運力等多種因素使然。不能因為一時一地缺煤為了保供,就給違法違規項目補手續,讓這些不合法產能變成合法產能。這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未來要堅定不移去產能。由於攀比,如果不繼續去產能,對已經去掉產能的礦井,有壞的示範效應。

去產能不能一刀切

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去產能不是去產量

去產能與保供應是不矛盾的。「三去一降一補」仍需堅定地做下去。產能應該是堅定不移的,但去產能不是去產量。去產能是淘汰落後的、污染的、不安全的、不高效的產能,但還需要把先進的產能釋放出來。

河南神火集團董事長李煒:不能搞「一刀切」,不同區域區別對待

中國幅員遼闊,各區域工業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產業對煤炭煤種的需求也不同。比如目前過剩的主要是動力煤,而煉焦煤、高爐噴吹煤等都比較緊俏。再如,江浙滬等華東區域無產能,但需求旺盛。

建議在去產能上「有保有壓」,統籌規劃、有序推進,不能搞「一刀切」。在資源緊缺需求旺盛的地方應適當放寬,釋放優質產能,不同區域區別對待。同時,建議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產能指標的交易和碳排放指標的交易,促使行業和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山西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建議將煤炭轉化量與產能置換掛鉤

建議,變減法為加法,允許大型煤炭企業在內部總產能不增加的前提下,對重大轉型項目的煤炭轉化量按照一定比例置換為先進產能煤礦的核增產能指標。同時賦予地方政府部門更多煤炭資源相關的許可權,可「自主動作」,進一步將去產能與提升先進產能煤礦的資源接替進行統籌考慮,在要求煤炭企業必須完成既定的去產能目標任務的同時,優先考慮先進產能煤礦的資源接替和擴區問題,提升優質產能佔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頭條 的精彩文章:

TAG:鷹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