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要春天常在,憂鬱就無葯可醫

只要春天常在,憂鬱就無葯可醫

◎明 周臣 《春山游騎圖》絹本設色(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沒有什麼能比春天更惹人喜愛了。

春事驚柳絮,桃源醉芳菲。安閑晴朗的氣氛,總是時刻招人生起遊興,或是信馬由韁地追逐,或是閑雲野鶴一般停留在崇山幽谷里。春天,成就了中國藝術史上最膾炙人口的雅集活動——蘭亭雅集: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明 許光祚 《蘭亭圖並書序卷》 綾本設色(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也正是因為這場在當時僅僅算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雅集,卻在後世的追崇與嚮往之中,慢慢醞釀成為了一次極為經典的文人藝術活動,並不斷引發了效仿。

這是絢爛春天裡屬於文人們的浪漫,於是他們將書房搬到了潺潺流水的河畔,搬到了生長白雲的幽谷,搬到了芳草翠微的平林……此間自然有名貴字畫,筆墨紙硯,但除此之外,文人大約還需要其他的雅事助興。

◎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春遊晚歸圖頁》中,頭戴軟腳襆頭的文人騎著駿馬,悠閑地持一支絲梢鞭,緩緩從搖蕩的垂柳邊經過。但更為有趣的是,他身後的隨從們所攜帶的一系列出遊「道具」:一人背著大烏斗笠、一人扛著直腳方凳、一人扛著交椅、還有一人手提編籠,編籠中裝著唾壺、缽盂等盥洗用具,而跟在最後的僕人,肩上擔著擔子,擔子的前後是一整套茶具和燎籠湯瓶等物什。

宋人好茶是出了名的,在宋人的生活中,茶不僅僅是飲品而已,茶事更是一種重要遊戲,碾茶、煮水、點茶,樁樁件件都需要技巧,甚至誕生了諸如建盞這樣的釉色深沉便于欣賞水乳湯色的茶碗。在春遊之中,煮茶品茶等茶事活動必不可少,試想在「草惹行襟絮拂衣」之地,展開這樣一場茶事,品味今年採摘下的新茶,如何能不文思搖蕩呢?

◎明 佚名 《A pavilion with figures in a landscape》(局部)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裡收藏的明代《A pavilion with figures in a landscape》當中,畫面前方的小童同樣擔著茶鐐和茶器。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中收藏的一幅清代絹本設色的《Landscape:tea sipping under willows》就反映了一場發生在春天河畔柳蔭下的茶事:四位文人各攜一籠茶燎子,擺滿了各種裝著茶葉的瓶瓶罐罐,茶爐上的湯壺正燒著熱水,而文人們各執茶杯,彷彿正在談論品評著手中的茶湯。

◎清 佚名 《Landscape:tea sipping under willows》 絹本設色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藏

除了茶器,古琴亦不可少。明代仇英的《春遊晚歸圖》中,跟隨著主人回到家中的兩位僕人,一人肩上擔著茶器,另一人懷中抱著的就是細心包裹的古琴了。旅順博物館收藏的清代畫家上睿的《攜琴訪友圖》中,緩緩過橋的小童懷裡,同樣抱著一架古琴。「觴流曲水,琴奏高山,此至樂極韻之事,可以怡情懷而供幽賞也。」

琴聲伴著松聲與水流聲,大約是春遊雅集中最美妙的音樂。

◎明 仇英 《春遊晚歸圖》 絹本設色(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再回到蘭亭雅集中來。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寫道:「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分明是惠風和暢的春日,似乎卻往往引起對生命短暫而流轉不定的憂思與哀愁。大約是自然之蓬勃與人生之易逝、宇宙之浩大與人生之短暫的對比是如此鮮明。

◎北宋 李公麟 《蘭亭修契圖》 絹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只要春天常在,憂鬱就無葯可醫。」

然而我們的遊興仍存。

撰稿/? 垂露

編輯/?南波萬

出品人/?林中小路

不過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東南 的精彩文章:

在女權主義覺醒之前,女性藝術家都遭遇了什麼?

TAG:藝術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