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英雄志×趙國篇×紙上談兵
趙奢為國為民,我是很佩服的。
國家昌盛總是有人拉有人踹,郭靖幫助南宋鎮守襄陽,殫精竭慮,甚至開武林大會希望各路的豪傑能來幫忙鎮守襄陽。蒙古南下,南宋朝廷內毫不擔心,都說已經來了那麼多次了,每次都被打過去了,有啥可擔心的,於是南宋宰相將太平盛世的功勞記在自己頭上,日日宴飲。也難怪郭靖和黃蓉商量來商量去,得出了襄陽終不可守的結論。
楊廣率領隋朝大軍攻打南陳,陳叔寶等人也說,北周當初南下那麼多次都沒成功,不用擔心,終究被追到了枯井裡面。
曾看過一篇短文:
父親為兒子找工作,找到了做董事長的朋友。
朋友說,那就當總經理吧,平日里開開會,說些廢話,福利高,待遇好。
父親說,我想他多感受下工作的不易。
朋友說,那就部門經理,有事交給下面人去做就好,每周做一次彙報,福利和待遇都不錯。
父親說,有沒有更難一點的工作呢?
朋友說,那就只有辦事員了,工作累,經常加班,工資不高,福利也不好。
父親點了點頭,那就辦事員吧!
朋友搖搖頭說,不可能,辦事員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專業功底必須很紮實,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的。
趙國也是,皇親貴戚多得是,錦衣玉食的上流人物,有人脈有關係,工作也輕鬆,但做的事並不多,自然有管家、下屬幫忙料理事物。
東晉時候最明顯,王徽之在軍隊中任職,是騎兵參將,帶兵的軍官,卻以為自己是養馬的,因為他上任以來沒有處理過軍中事物,只是找份工作領工資打卡而已,算是虛職,事情都是下面人做。
一個穩定的平衡在於,做事的人多,享樂的人少,真如王徽之一樣,興至而來,興盡而歸,從心所欲,必然使得管理架構不順暢。如黃河淤泥過多,河道阻塞,黃河必然改道,因為積水總是要發泄出去的。
趙奢能受重用,起碼趙國的管理架構還很通暢。
而趙奢也一躍而成管理階層,不過一般人也就技止此耳,在這個領域發展下去,可是趙奢可謂跨行業發展。
戰國時候,能不能領兵打仗完全決定了你的最終地位,能文能武才是王道,要麼就如藺相如一樣高風亮節,還要碰見廉頗一樣識大體、顧大局的軍中統帥才行。
趙奢不僅收稅行,還能領軍,在趙惠文王心中地位直線上升。
秦國攻打韓國,韓國向趙國求援。
趙惠文王問廉頗,能否發兵去救。
廉頗搖了搖頭,路遠而且難走,不如休去。
所謂廣開言路,趙惠文王自然不會只問一人,又找到樂乘(樂毅同族),樂乘也是如此回復。
最後趙王去問趙奢,趙奢回復狹路相逢勇者勝,我願率軍出戰,只需如此如此,必能取勝。
由此可見,此時趙奢在秦國軍中的地位,已經躍至第三。
趙惠文王大喜,其實他心中是決議出兵相助韓國的,只是君王不好表示自己意思,選主帥也要問人家願不願意,若是主帥都沒有勝算,那麼也只好息兵了。
趙惠文王當即拍板,讓趙奢領兵救韓。
趙奢率軍出了邯鄲三十里後,立刻安營紮寨,暗中表示君王命我出征,只是略盡人事,其實不想打,軍隊慢慢走就好,等秦韓戰事定了我們也好復命,並且下令,軍中有妄言出戰者,斬!
果然有人請戰,而後被趙奢斬殺,於是無人敢勸。
秦國在趙國有諜報系統,確認了消息的準確性後,立刻發消息回國內,表示已經洞察清楚趙國出兵的內幕,只是敷衍罷了,並不想真的干預秦韓打仗。
秦國收到消息之後,一邊讓諜報系統繼續工作,一邊判斷消息的準確性,綜合信息得出了趙國不會出兵的結論,然後告知領兵大將。
要知道,打仗是一個完整的運行機構,主帥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自然不可能事事親為,而是通過掌握的情報來判斷戰爭發展的態勢,那麼情報的準確性自然至關重要。
若是趙國要發兵,秦軍將領就要派遣遊騎兵,去多多關注趙軍動向,一面判斷敵我兵力,不夠的話需要秦國立刻派遣增援部隊。而秦國一旦得出趙國不會出兵的結論,原本準備增援的工作全都停了下來,徵招的軍隊、抽調將軍的命令也取消了。
在成功騙過秦國諜報系統系統後,趙奢立刻命令全軍精銳在前,輜重在後,人不卸甲馬不離鞍,迅速趕去預設戰場去救援。
而秦國在趙國暴露的諜報人員也被控制,剩下的人立刻緊急切斷聯繫,開始分散隱藏逃逸。於是秦國核心的諜報網路終於意識到出事,一些絕密的情報人員開始悄悄活動。
諜報人員得知趙軍出動的消息已經是延遲的了,何況還要將消息發送到秦國,還要等秦王和大臣商議出辦法,再將命令發送給將軍,整個流程實在太拖時間了。
趙奢率軍趕到秦軍營寨五十里的地方,開始紮寨,整軍備戰。
秦軍將領自然大驚,多算勝少算不勝,原本對付韓軍妥妥的,可是來了趙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切作戰方案要重新制定不說,還要立刻向秦國求援。而行政命令都是有延遲的,徵召軍隊,抽調將領的工作再次開啟,又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趙奢用計騙過秦國,取得先手,搶佔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出擊,韓軍佯動,兩面夾擊。
秦國處於劣勢,大敗而回。
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自此有了趙奢之論的稱呼,意思是他智謀高超,能夠在通過言語謀劃決定戰事的成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此之謂也。
趙奢可謂是最早的參謀型人才,根據主帥(趙王)意圖,制定作戰方案,而且了不起的是還能領軍。
孫權攻打合肥,曹操於是送了一個錦囊給合肥張遼,上面寫著張遼、李典出城作戰,樂進守城。張遼威震逍遙津,固然與臨陣指揮有關,可是曹操能夠在千里之外製定相關策略,與趙奢相同。
希特勒在進攻波蘭之前,就已經要求軍部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戰計劃,對歐洲各個軍事要塞的進攻都有了相關行動方案,最出名的要是應對法國馬奇諾防線,乾脆不打,從瑞典繞過去,也正因為抱定了決心,有了方案,這才能夠這麼短時間打的對方猝不及防,算是多算勝的典範。
而趙奢自此也成為軍界大佬,還有了一個青出於藍的兒子——趙括。
趙括熟讀兵書,兵法韜略比父親猶有過之。趙奢有過統帥經驗,但是卻說不過自己兒子,可見趙括是了不起的參謀型人才。趙括的口才也為他在趙國打下了諾大的名聲,戰國以來的各項戰役,他都能得出精闢的見解,對得失評判的很准。
趙括這麼有出息,自然成為太子黨的骨幹成員,而且當政的官員都說,下一代能挑大樑的絕對有趙括。
當然,也有反對的,可惜反對的是趙括的父親。
趙奢說不過兒子,對妻子說,兵者,死生大事,一個誤判就死傷上百人,趙括說的這麼輕描淡寫,恐怕將來會誤事。對自家人說說實話,趙奢總不至於在外面拆兒子的台,兒子有出息難不成自己還不高興,何況自己也不是神仙,哪能事事卦准入神。
仔細的想來,趙奢前面領軍獲勝的關鍵,是在於諜報戰的成功,之後打仗也是將軍出力,就連搶佔有利地形的策略也是麾下將領說的,真說趙奢能領軍打仗,如廉頗一樣,也有點過譽。
所謂自知者明,想來趙奢還是很能找准自己定位的。
可是趙括就不一樣了,政治明星,而且正巧處在新老將領交接換代的節骨眼上,自然渴望做出一番成績。而且此時父親也去世了,趙括繼承了馬服君的稱謂,在軍中做事。
秦趙長平如此對決,戰事久拖不下,秦國也是憂心如焚。秦王怎麼會遺忘白起這位名將呢,招來詢問制勝的策略。
白起於是說,廉頗不會出兵的,我也沒法打贏,只要趙國出兵,那麼我就有把握打敗趙軍。
范雎問,只要趙國出兵就能贏嗎?
白起點點頭。
范雎於是去操作了,讓秦軍高級將領紛紛議論,說廉頗不足為慮,怕只怕趙括,此子深謀遠慮,比其父猶有過之,秦軍當初的一場打敗也是拜他父親所賜。如果趙國派遣趙括領兵,秦國之內,恐怕只有白起能夠抗衡了。
趙國在秦國也有諜報系統,秦軍高級將領的私底下談話應該算是最真實的評論了,很快將消息傳回趙國。
年輕的趙王對廉頗很不滿,聽聞消息之後喜不自勝,於是招來趙括詢問作戰計劃。
趙括作為心腹,自然了解趙王的想法。
如此趙括也沒有選擇了,若是選擇不出戰,那廉將軍做的好好的,幹嘛讓自己領軍呢?
趙括於是說,出兵能贏。
場景如何之相似:
昔日趙惠文王想出兵,奈何廉頗、樂乘都說不可,偏偏趙奢能夠洞察上意,提出出兵的可行方案,戰勝後一躍成為馬服君。
如今,趙王也想出兵,奈何廉頗說不可,偏偏趙括能夠洞察上意,提出出兵方案……
不過趙括也不是信口雌黃,面對秦國二十萬大軍,他詳細的評點了秦趙兩軍的優劣,論述了秦軍增援的可能性,而後提出了制勝的方案,前提是,再給我二十萬士兵,連同廉頗手中的二十多萬士兵,近五十萬的兵馬給我,我能打贏。
三十年後,秦國王翦攻打楚國,說非六十萬兵馬不可。六十萬其實也不都是職業士兵,必然有不少新徵招的士卒,就算打不了仗也可以運輸挖戰壕,攻下城池之後進行運維管理。
按照戰國3000萬人口算,姑且暫且劃分下人口,趙國400萬,齊國600萬,韓國、燕國各200萬,魏國300萬,楚國600萬,秦國700萬。
一般能夠打仗的男人,所謂丁男是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趙國能夠打仗的人,一半都出戰。打仗,自然少不了後勤管理,五十萬算是趙國的極限了,也是趙括信心所在。
此時的趙括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軍中歷練多年,而且說出方案合理,就等趙王下決定了。
有理由相信,這不是趙括第一次決策方案,因為趙王對他表示了信任,最後將全部賭注押在了趙括身上,除了趙王,也有很多人在支持趙括,認為他能夠建功立業。
而反對代表,卻是趙括的母親。
這位母親找到了趙王,陳說自己兒子不能夠領兵,說先夫在日,靠他接濟的人有數十之多,把君王的賞賜分給了下屬,從不過問家中的事,可是趙括在軍中威嚴日重,軍吏不敢抬頭看他,君王的賞賜拿回家裡,還經常關心田產,看到合心意的就買下來。父子性情迥異,趙括不能率軍出征,還望君王另派人選。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趙王很能理解趙括母親的心情,換你的兒子出去打仗,你也不願意。可是如今趙國能夠代替廉頗的,除了趙括還有何人?
趙王於是說,我已有定論,不要在勸我了。
趙括母親無奈,只好說,君王既然不聽,我也不好說什麼了,只是還望君王能夠記得今天的話,假如趙括兵敗,不要尋我的晦氣。
未言勝先聽敗,趙王心中不爽,不過礙於情面還是同意了。
趙國全體動員,各個郡縣派兵役,層層攤派,總之要湊夠二十萬兵馬,人不夠的湊兵械糧草,不要說什麼誤了農耕了,就是誤了農耕,國家自然會補貼的。
於是二十萬軍隊,總算湊齊,隨著趙括到了長平。
廉頗聽說了,長嘆一口氣,想起了樂毅的事,於是自動交接完畢後跑到了魏國,如此不失封侯之位,要回邯鄲,可就生死未卜了。
其實這種戰爭也是政治仗,總讓我想起龐涓對陣孫臏,並非龐涓智謀不行,魏軍也強過齊軍,可惜龐涓不得不出兵,孫臏料敵先機,自然處處高其一籌。
龐涓非但不是目光短淺,而是看的太長遠了。戰勝者並不能享受最大的戰勝紅利,如果戰勝卻失去君王信任,那就只有出逃了,那麼打勝仗還有何意?
所以首先政治正確,根據政治需要,如何在戰後得到最大收益,而後決定軍事行動,考慮怎麼打的問題。
不妨為趙括設想一下,他最佳選擇就是借著這次領兵,取得足夠大的戰果,一舉取代廉頗,奠定自己在軍中的地位,為了能夠獲勝,他也儘可能多的要了兵力。
如今,他取代廉頗掌管全軍,那麼就只有一個方案——出兵。
眼前的秦軍在他眼中沒有秘密了,四十萬眾也足以應付任何危機了,於是一聲令下,趙軍龐大的機器開始運轉,都領了各自的任務,而後開始出擊。
出擊如意料的順利,長時間的對耗,秦軍哪裡已經疲憊,之前也確實在準備撤軍,看見趙軍來勢洶洶之後,果斷做了正確的決定——撤!
雙方在對峙期也沒閑著,趙軍在磨礪士卒,準備守城器械之類,秦軍在挖戰壕,修營寨,準備攻城器械,而今形勢全都反過來了。
靠著之前修好的營寨,秦軍抵禦住了趙軍的進攻,逐步的後撤,戰局的走向開始步入趙括的軌道。
一般大型戰役會進行三個階段,最開始接觸的時候,雙方都在發力階段,也都在試探期,小規模高強度的作戰不斷出現,也會有優劣之分,但是很難看透整個局勢的發展,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會出什麼底牌。
規模逐漸的擴大,雙方手中大部分的牌都亮出來了,很多旁觀者都已經看清最後的局勢了,一般來說就是最後的結局了。
而後是決勝階段,相持階段過去後,肯定有一方已經使出所有力氣,也用光了底牌。
成吉思汗打仗,率領部分兵馬拒收山坡,消耗著對方的進攻,等到對方几次三番攻不下後,知道對方兵馬已經疲憊,這時候揮起旗幟號召等待已久的士兵攻來,一鼓作氣擊敗對手。
大兵團決戰,有句話就是,始終保持手上有至少一股預備隊,不是說一打仗全員壓進去,而是先布置一部分,經常看到電影中求援說,傷亡慘重,求輕支援,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會將主攻方向放在那裡,要是放錯了那就完蛋了,所以等對方發力之後,判斷好形勢,那麼休息良久的精銳就開始上了。
所以戰爭結束後,總會有一支部隊傷亡過半,只好回去休整,有的只是輕傷,沒有損失什麼,有的甚至作為預備隊就沒出場。
李廣、公孫賀、衛青三人率軍出征,匈奴主力攻打李廣,李廣兵敗被俘,後又逃走,而公孫賀則沒遇見敵人主力,走不遠心虛了就回來了,唯獨衛青,正巧打到敵人薄弱地方,斬獲頗多,一戰封侯,就此成為漢軍主帥。
此戰也可以看做是漢武帝聽天由命的抉擇,讓上天替他挑選那位是自己的福將,最後老天選了衛青,衛青後面果然表現出色,包括霍去病,實力的背後運氣成分也著實重要,倘若霍去病分到李廣麾下,那估計就精彩了。
趙括出兵的時候,已經過了相持階段,趙軍發全力,秦軍果然不敵,只好撤退。
在敵人追擊中撤退時一件很危險的事,一般會留下一兩支殿後部隊,可是敗軍途中各軍便宜行事,命令的傳達很容易出差錯,而且殿後部隊未必願意,可能說堅持兩天再撤,結果只堅持了一天就跑了。
之前說過,二十萬的部隊,作戰面積不是局限在一地,而是分散在多個地方,雙方楚河漢界一樣的排列,前方打仗,後方則是輜重糧草等支援的民工。一旦某地被敵方突入,那麼後方的支援部隊完全無力抵抗對方的精銳,對方可以在後面渾水摸魚,玩的溜的可以入李雲龍一樣,換上對方服飾,以連班為單位,各自為戰,戰局打的一團亂麻,只要對方一旦撐不住,五萬頭豬跑的漫山遍野,那剩下的就是抓了。
趙括敏銳的發現了秦軍已經有了亂的趨勢,絕勝追擊的話,那麼很可能將秦軍二十萬大部殲滅,終於下了全線出擊的命令,如果沒有意外,這次的戰果將成為趙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
以上戰役過程和心理分析,系本人友情貢獻,簡言之,我編的,敬謝不敏。
※春秋英雄志×淳于髡篇×無雙國士
※春秋英雄志×孟嘗君篇×志在千里
TAG: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