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寫意,潘天壽
潘天壽晚年
1897年3月14日,潘天壽出生在浙江寧海。27年後當時已是海派宗師、畫壇泰斗的吳昌碩給予潘天壽的花鳥畫高度評價:「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將潘天壽與黃賓虹、齊白石、吳昌碩,同稱為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潘天壽擅畫寫意花鳥、山水,偶作人物,晚年時期常作指墨畫。尤擅畫鷹、八哥、松、竹、荷、山石等題材。畫風受八大、石濤影響,而又自具沉雄、奇崛、壯美的個人風格。所作畫作均清新蒼秀,筆墨縱橫交錯,線條粗曠有力,構圖出人意表,被譽為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位巨匠。
潘天壽藝術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造精神,他常說,「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潘天壽是一位極重形式美的畫家,他對於花鳥畫的形式結構的布置,有著獨到的創造和成就。馬蒂斯說:「所謂構圖,就是把畫家要用來表現情感的各種因素,以富有裝飾意義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藝術」。潘天壽主張花鳥畫的布置,應以勢為主,他說:「氣要盛,勢要旺,力求在畫面上造成蓬勃靈動的生機和節奏韻味,以達到中國繪畫特有的生動性。
北京誠軒2014年春季拍賣會第394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山齋晤談
三十三年(1944)作 立軸 設色紙本
展覽:
「僑岷華園藏畫展」,(台北)鴻禧美術館,1994年2月至8月
出版:
《潘天壽書畫集·上》圖版57,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8月
《僑岷華園藏畫》第264至265頁,(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潘天壽書畫集·下編》圖版119,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第131頁,2015年11月
82.8×46.5cm.
成交價(人民幣): 25,530,000
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是潘天壽藝術風格的成熟時期,但由於時局動蕩,這一階段作品數量極少。是幅表現高士隱居山林的散淡生活,為畫家極鍾愛的「山居」題材,曾反覆創作,最早可追溯至1931年的《山居圖》,四十年代所見較多,如1941年的《山居圖》、1944年的《山莊晤舊》等,且往往具上款,送給親近的朋友,寄託了畫家遠離世俗喧囂的文人理想。直到六十年代仍時有表現,只是題款 、物象為迎合新時代風尚,弱化了避世的傾向。
畫中竹籬圍起一處院落,屋舍門窗洞開,兩位高士對坐在屋內品茗晤談,桌案的另一端,參差堆疊著一摞書籍。院中置石几矮凳,一條鵝卵小徑通往門外,蓬門內側的石案上,擺放著一盆蘭草,可見主人的雅興。院前一株參天的松樹,從左下的坡石處延伸至右側頂端,凸顯出畫家一味奇崛的構圖風格,而其旁直立的秀枝,與左側的題款、岩石,則平衡了松樹的傾斜之勢,使畫面充滿張力又極具穩定感。籬笆院外,芭蕉、竹篁正茂郁蓬勃的生長,構建出一方野逸幽謐的世外桃源。題款為畫家自作的五言律詩,收錄於1944年自輯的《聽天閣詩存》,正呼應畫面主題,流露出畫家淡泊清高的精神境界,力求在亂世中保持內心的平和寧靜。而「此間宜小住,敢作百年看」句,又展現其博大的胸襟及對友人的砥礪。
北京誠軒2011年秋季拍賣會第479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西湖荷塘
乙未(1955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出版:
《潘天壽書畫集·下編》第90至91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第130頁,2015年11月
41.5×147cm.
成交價(人民幣): 12,075,000
潘天壽作畫不喜溫柔敦厚,而是強調以線架構,追求「強其骨」的筆墨風格。荷花作為文人畫的一個重要符號,體現謙謙君子高潔出塵的品質,但在潘天壽筆下,卻成為他「一味霸悍」美學追求的載體。
《西湖荷塘》作於1955年,正是潘天壽的藝術全盛時期。畫以指墨在橫長幅中寫西湖荷塘一角,取其一貫不循平正的布局,舒闊的荷葉、亭亭的花苞和行將凋謝的朱荷左右遙相呼應。荷莖如同鋼筋骨架,支撐起大塊的潑墨荷葉,左下方與右上方的兩個大三角形,互成犄角之勢,穿插以水草分割出的小空間,奇崛而充滿變化。潘天壽曾對學生說:「我落墨處黑,著眼處卻在白」,畫中大片的空白,卻不覺空洞無物。荷莖、水草、勾勒花與蕊的線,荷葉的面,荷莖上尖刺的點與白紙上的苔點,形成點、線、面的關係。所謂「知白守黑」,畫家匠心獨具地著力物象經營,將周圍虛掉,令全作陡生空曠之感。
此作採用豆漿紙畫成,紙質半生半熟。畫家運指作線,欲粗欲細,欲濃欲淡,正因其不流暢,斷斷續續,粗粗細細,滲化不規則,形成一種獨特的凝重古拙趣味,線與線之間的組合幾乎是「焊接」在一起的,強勁而穩定。荷的莖、葉、花,線質以方直為主,但轉折處的形狀各不相同,變化多端,又表現出生動的節奏感,顯示出畫家此時的十指運化,已臻於指墨交融、意到指到的妙境。
闊展的荷葉潑墨而成,氣勢酣暢,略染暖赭、淡青表現出秋天荷葉的衰敗感。荷花及花苞用曙紅勾勒,黃綠著蓮蓬與花蕊,淡墨在豆漿紙上輕染形成斑駁的苔痕。黑的厚重與紅的濃艷,使畫面整體呈黑白紅三色的強烈對比,清晰肯定。中間色調的運用,則增加了畫面的恬靜溫暖氣韻,顯示出畫家在新時代對清新明朗畫風的追求。
左側題款以毛筆完成,攔截了荷葉蓬勃張揚的氣勢,右下與左下的硃紅色印章,與紅色的荷花形成呼應關係,是對全作空間結構與節奏的強化與升華。全作布局、運線、用墨、著色均精心巧妙,是潘天壽在藝術盛期的一幅指墨佳作。
北京誠軒2014年秋季拍賣會第59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石背幽禽
戊子(1948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展覽:
「僑岷華園藏畫展」,(台北)鴻禧美術館,1994年2月至8月
出版:
《潘天壽畫集》圖版40,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7月
《潘天壽畫集》第34頁,(台北)中華書畫出版社,1980年3月
《潘天壽畫集》第18頁,(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0年5月
《僑岷華園藏畫》第266至267頁,(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潘天壽書畫集·下編》第64至65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第130頁,2015年11月
135×41.5 cm.
成交價(人民幣): 11,500,000
1948年是潘天壽藝術生涯中值得紀念的一年,他已經辭去杭州藝專校長一職,創作興緻極高,這一年作品數量頗豐,有不少代表性佳構產生,如《指墨松鷹》、《觀魚圖》等,較之前技巧更臻凝鍊,個人面貌也更鮮明。潘公凱稱1948年的這批作品「已經確立了他(潘天壽)作為文人畫傳統的出色繼承者的面目」,其典型的布局方式在這一年也已經成型,畫面上開始出現單純的大石塊,將其他物象壓縮在邊角。
《石背幽禽》繪於1948年木樨馨里,即桂花盛開的八月,以花季記時是潘天壽上世紀四十年代作品特點。畫中一塊不規則的倒梯形巨石崚嶒而起,幾乎充塞天地,蹲立在石頂的三隻縮脖八哥自然成為畫面的焦點所在,八哥眼神傲兀,斜睨周遭,顯然來自八大的影響,但又毫無冷澀之感。巨石傾斜,呈岌岌可危之勢,豎長幅構圖更添險絕,左下角恣意點染的蒲草,又令突兀奇崛的畫面頓生平衡,於凝重中見動勢,極具生意。
是幅以指墨繪成。潘天壽涉足指墨頗早,但直到1940年代中期才開始潛心創作,1948年指墨作品不少,已蔚然氣象,《石背幽禽》則集中體現了他的指墨進境。巨石的輪廓線生拙,線質開頭粗壯,中途變細,到底部又逐漸放粗,顯得厚重且有力量感。石體赭色佔據大部分幅面,但又並不單調,將淡赭先潑於紙上,然後四指並下,迅速塗開,頂部主要橫向運指,下方則基本為豎向,出現類似西畫明暗交界線的效果,且「筆筆」有痕,強化石頭的結構和肌理感,比之毛筆「更剛、更拙、更辣、更澀、也更見骨」。跳動的苔點、斷續的邊緣線與大面積墨塊,交織成點線面的美妙樂章。
通幅作品色彩以墨、赭為主,鳥嘴和蒲草處略施花青,頗顯素凈,除八哥嘴、眼用毛筆勾畫,其餘全以指在生紙上運化,與後期在紙張中加入豆漿的效果不同,滲化自然,色墨施染濃淡相宜,堪稱其早期指墨畫的代表力作。
北京誠軒2014年春季拍賣會第399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雨中荷
鏡心 設色紙本
59.4×52.2cm.
成交價(人民幣): 3,220,000
《雨中荷》應繪於1960年代,是潘天壽最負代表性的指墨荷花作品。畫面中心,巨大的荷葉鋪展開來,流動的墨漬彷彿要從兩側衝出畫外。支撐葉子的荷梗似乎不堪重負,卻又頑強地挺立著。水中生出幾束細勁的水草,縱橫交錯,自荷葉後方穿出,將觀者視線引向右上方。角落裡,一支荷花探入,雖已凋零,但支離的花瓣、簇簇的花蕊、金黃的蓮蓬仍張揚著生機。怒散的荷葉下方,一道濃墨抹成的新葉正欲舒展,左下不起眼的角落裡,小荷已露尖尖角。新生與凋殘,正預示著生命的輪迴循環。全作墨氣清透,荷瓣的胭脂染得極輕薄,荷莖邊緣及水面點綴斑駁的花青,營造出煙雨之中迷離輕靈的荷塘小景,清新之氣撲面而來。
指墨是中國繪畫的一種特殊形式,清高其佩始肇其端,近世溥心畬亦為箇中高手。潘天壽少年時即學會此法,但嘗試不多,直到1950至1960年代,其指墨畫創作方達到高潮,不但數量甚夥,幾乎佔到他晚年作品的四分之一,而且大尺幅者不少,頗具代表性,因此學界公認指墨畫由「其佩開其端,天壽登高峰」。他在這種特殊技法中,找到適宜表達自我的藝術語言,即「利用它不很聽指揮的特點,使作品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能非能,以及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的妙處。」
此幅作於豆漿紙上,先將墨潑於紙面,四指並下,迅速塗開,墨汁滲化,使荷葉呈現出枯濕變化。復以指蘸墨作荷梗、水草,因隨蘸隨畫,線條斷斷續續,粗細不勻,轉折變化多端,反而生出重拙生辣的獨特趣味,正契合潘天壽對力量感的一慣追求。但是,此作又並非「一味霸悍」,流動的墨跡、疏淡的敷色,使荷花頗具清逸出塵之致,在「強骨」的同時,不忘「靜氣」,用墨「潤濕而不漶漫」,顯示出畫家此時的手指運化已臻於指墨交融、意到指到的妙境。浸過豆漿的紙性半生半熟,具有滲化不規則的特點,此作極富水氣氤氳之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豆漿紙的紙質特性。
潘天壽畫荷花,構圖喜用三角式,即主體置於邊角,中間留白,以得空靈之氣。此幅卻將闊大的荷葉置於中心,呈橫向擴張之勢,荷莖和水草則將氣脈上下貫通,與荷葉形成十字交叉結構,建立起畫面雄強穩定的骨架。兩朵花被擠在邊角,一方面將意境延伸至畫外,另方面則通過內斂的姿態和角度,將氣息回聚至畫內, 賦予畫面飽滿強烈的張力,布局極見匠心。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潘天壽的雨中荷花,正是無聲的詩歌,靜穆樸拙,又昂揚向上,充溢著豐沛永恆的生命活力。
北京誠軒2008年春季拍賣會第444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映日
1962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76.4×46.4cm.
成交價(人民幣): 1,299,200
《映日》一畫以「折釵股」般雄健有力的用筆,鉤花點葉,表達「水色花光一片」的意趣。構圖奇崛,正是他對「三角觚」原理的運用。他說:「布線時常常利用不等邊三角形,這樣有變化,有疏密:一是相交時成不整齊的三角觚,一是延長後相交可得的三角形也不等邊。不僅線條如此,就是花、石、樹等一切都可以依此理經營。」畫中題字、紅荷、墨葉、蘆葦之間形成的一個個不等邊三角觚,正反映著他的審美情趣與藝術追求。
北京誠軒2010年秋季拍賣會第367號拍品
潘天壽(1897-1971) 無量壽佛
乙酉(1945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出版:
《丹青鑄史(二)—十墨山房藏近現代書畫集》第208至209頁,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8月
《筆墨菩提—佛教書畫珍藏》第61頁,上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145.5×39.2cm.
成交價(人民幣): 5,376,000
潘天壽人物畫存世甚少,《無量壽佛》作於1945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日,以是日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作畫,虔敬祈福之心可見一斑。
《無量壽佛》中人物側身入畫,面呈梵相,雙眼微閉,廣額,深目,高鼻,一臉絡腮鬍,躬身垂手,跪坐於菩提葉座上。畫面多賴線條表現,只在人物毛髮處稍以濃墨點染,臉龐及菩提座略施淡彩。畫家以奇崛遒勁的大寫意線條,勾畫面目、衣褶,表現人物冥想的神態及瘦削的體量感,渾厚而有力度,頗富金石氣。構圖上人物置於畫面下方,上方留白,僅以篆書、行書長題,氣象清凈空靈,為潘天壽人物畫中的上乘之作。
潘氏是一位極早就確立自己一生審美格調的藝術家,終其一生都貫穿著對簡筆粗放寫意畫法的研究,對蒼勁高古藝術格調的追求,花鳥、人物、山水各類題材皆是如此。他最早的簡筆寫意人物畫出現在1920年代早期,繼承宋代梁楷、明浙派吳偉、清人高其佩等人的傳統,頗合潘氏作畫氣質。1929年潘天壽作《乞食圖》、1948年作《行乞圖》都是窄長構圖,題款佔去畫面高度二分之一多,人物安排在下端一角,這種將主體形象布置在畫面邊角的處理,顯然來自南宋繪畫的啟發。
潘天壽畫佛教題材,並非如他對徐伯璞所說「是應節飾品」,他與佛教有頗深淵源。潘天壽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學期間得李叔同教導,他佩服李叔同的藝術及為人,敬之如賢長,受其影響頗深,李叔同的佛教信仰自然影響到年輕的潘天壽。1918年,李叔同於杭州虎跑泉剃度,皈依佛門,此事對潘天壽震動極大。1920年代,雖擔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杭州藝專多校教授,事業一片坦途,但性情耿直的潘天壽仍因美術界的紛擾乃至整個社會的動蕩,而感覺無所適從,故1930年代初期,他曾一度萌發出家念頭,經弘一勸解而未遂。之後他開始更深入地研究佛經及其與中國繪畫的關係,寫成《佛教與中國繪畫》。1920年代至1940年代,對佛教人物題材的表現,以及題款中常用的懶頭陀、朽居士、心阿蘭若住持等別號,則可視為佛教思想在其藝術中的投射。
※染得桃紅似肉紅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TAG:北京誠軒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