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跟著揚之水參觀博物館

跟著揚之水參觀博物館

揚之水,被譽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曾任《讀書》雜誌編輯。上世紀90年代中期,揚之水辭去《讀書》編輯職務,隨孫機先生問學「名物」、專註研究,提出「名物新證」的理想目標。評論者認為這是用名物學建構一個新的敘事系統。此中應包含著文學、歷史、文物、考古等學科的打通,一面是在社會生活史的背景下對「物」的推源溯流,一面是抉發「物」中折射出來的文心文事。詩中「物」與物中「詩」,二者原可相互置換,入手的角度相異,方法和目的卻是相同的。她說:「我希望用這種方法使自己在『詩』與『物』之間往來遊走,尋找它們原本相通的路徑。」

「定名與相知」,是揚之水在她的名物研究中不斷重複的詞,也是對她所想要建構的敘事系統的踐行。在新書《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揚之水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序言中,她指出:「關於定名,我以為,對『物』,亦即歷史文化遺存的認識,便是從命名開始……所謂『相知』,即在定名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某器某物在當日的用途與功能,亦即名與物的還原。『定名』是針對『物』而言;『相知』,則須出入於『物』與『詩』之間,以此打通二者之聯繫。」卷帙浩繁的史料背後,全國各地博物館的足跡背後,揚之水以散文之筆,呈文物之實,真正做到了以「詩」寫「物」。金克木先生稱其文——「亦文、亦史、亦哲、亦科學」,而她的老師孫機先生更指她的文章「帶給讀者的是科學的清醒,是詩意的搖曳」。

《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涉及多達70餘個博物館的400餘件文物,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揚之水親自去當地觀瞻,並拍下照片。在出版過程中,揚之水仍不斷在各地博物館奔波,並總有新的發現和佐證加入文章之中,如《常州武進村前鄉南宋墓出土器物叢考》的補記部分,如《「繁華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銀首飾叢考》中四川瀘州報恩塔的摩利支天像,又如《〈老學庵筆記〉里的「靖康節物」》中山東濟寧寶相寺塔的銀燈毬,都是在出版前最後一個月補進的材料。全書十一篇文章(含附文一篇),名物範圍極廣,既有文房用具,也有金銀首飾;既有花結綬帶,也有家居用器;既有香品節物,也有書畫拓片……從定名到相知,揚之水一步步引領讀者走進各館文物的「繁華」世界,讓物的美、時間的印跡、歷史的片段、生活的詩意,翩然交織於紙上。

有心的讀者會發現,在腳註中,揚之水註明了每一件器物圖片的來源,在觀展所得之外,也有博物館的供圖,甚至還呈現了這樣的細節:「在蔚縣博物館參觀拍照時,展廳里的工作人員看見我們因畫幅很大拍不到細節,特地把他的座椅搬過來,讓我們踩著椅子拍攝畫像上方的首飾插戴。今得以在本書展示畫像中的這一細節,當特別感謝這一位博物館人的體貼和幫助。」

據出版方介紹,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揚之水也不斷地提及在觀展過程中得到的諸多幫助,以及得到各大博物館惠允觀瞻重要文物的喜悅,而博物館也越來越重視她給文物的定名,本書中提到的大多數器物定名,均已被博物館採納,有的展覽直接摘引她書中的內容,作為展品說明。與文物和博物館這樣的「相知」,也是揚之水倡導的生活方式,她說:「近年博物館的興盛發達,博物館人員構成的改變,博物館的開放形式以及展陳方式的變化,都為我們提供了打通『文』與『物』的方便。這一從未有過的條件如果不去充分利用,就太可惜了。本書副標題作『博物館參觀記』,便意在強調所獲新知的主要來源。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近年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在博物館裡我們老兩口常常會與朋友相遇,可見採取這一生活方式的遠不止我們一家。」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9日第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數字技術改變世界
我的「育林書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