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薄弱地區教師質量
教育
03-19
本報訊(記者 董魯皖龍 趙彩俠)「目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體現在教育上就是發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這種由於不均衡而形成的教育差異,就造成了薄弱地區教育相對落後的情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說。
戴立益說,當前,各級政府都在加大對薄弱地區的教育投入,但是這些地區與其他地區的教育差距實際上並不表現在硬體與經費上,而更多體現在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教師水平上。學校辦學的靈魂是校長。因此,提升學校發展水平,首先是校長要形成一定的辦學理念,並使全體成員形成共識。
關於整體提升教師質量,戴立益建議從三個層次著手。首先,從長遠來說,要改革當前的師範教育,即按照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師範教育。從而把大批「四有」好老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從整體上改變教師結構。
其次,從現階段來講,鼓勵教師支教、掛職。提倡有教育情懷、有志向的一線教師到教育薄弱地區支教。同時,也可以派行政幹部、教學管理者、校長到薄弱地區去輪崗支教,這可以給當地帶去全新的教育理念,但這些教學理念、方法,本身要經得起考驗、可推廣。
再其次,完善教研製度。教研製度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特色,它包括教研員與學校內部的教研製度兩個層面。當前,基礎教育有各級各類教研員網路,以及由教研室、每個年級的備課組組織的教研製度。「希望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從而更好、更有效地發揮教研員對基層的指導作用。這樣,通過『傳幫帶』,就可以解決學校內部教師教學水平不均衡的問題。」戴立益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9日第7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