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來到經典的樹下

來到經典的樹下

一年多以前,開始和女兒讀《孟子》,一起讀,偶爾講。沒讀多久,女兒有了意見。意見一:這孟子還真是不厭其煩,到哪裡,見到誰都是講「仁」,到底什麼是「仁」,如果他自己做了君王,他還「仁」嗎?意見二:孟子可真會講道理,一講到什麼道理總是洋洋洒洒長篇大論。

我很驚訝,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已經透過文字,在朗讀中抓到了孟子的神與形,比我高明多了。可惜,我沒能想好到底如何與她討論,只有帶著問題模模糊糊讀下去。最近,看到《孟子的理想國:一位普通教師的〈孟子〉閱讀筆記》(何偉俊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踏著著者的腳步,一路跟讀,才算將《孟子》完整閱讀一遍,諸多收穫之下,對孟子,對《孟子》這本古代經典,有了更深的體悟。

《孟子的理想國》是何偉俊先生繼《論語里住著的孔子》之後又一冊儒家經典講記,所謂講記,乃講而後記,在多次公開講讀孟子的基礎上,何先生反覆咀嚼自己的心得、感受、理解與困惑,又一句一句記下。不同於集注與譯註,作者仍然採取了一個現代人的讀法,有導讀、有翻譯、有闡釋,有縱向的分析,也有橫向的關聯,他嚼飯哺人,貼著原文予人以理解,也帶入更多現代意識,將人引入經典的殿堂。

我以為,最起碼有三方面,顯出此書的獨特與必要性。其一便是貫穿全書的「對話意識」,說到底,何先生的經典解讀,正是在與經典對話。首先,他是與孟子對話。他在閱讀中,時時不忘自文中話語出發,來到現場,進入孟子內心。比如對「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的一番解讀,分明可見對話的發生與延展。他自孟子講述此話的語境、語氣切入,聯繫上文推敲,得到了孟子「知人論世」的思維路徑:誦讀詩書→知其人→論其世,並論證了這種路徑的合理性。像這樣的「對話」,書中還有很多。此外,在與孟子對話的同時,何先生也是在與之前無數閱讀《孟子》的哲人對話,他的閱讀是以「主讀加輔讀」的形式,通過與前人和今人的對話,汲取了很多經典的養分,不斷生髮出具有新意義的東西來。這種與先賢對話、與經典對話的閱讀態度,使他的講記沒有仰視的局促,也沒有俯視的傲慢,而是有了平視的廣度,有了對視的溫度,也正如他所讀到的,他在誦讀《孟子》中,得知其人,再觀其世,從而拈出了「理想國」這一關鍵詞。

其二,從對《孟子》的解讀來講,「理想國」同樣是貫注全書的重要脈絡。不過,「理想國」出自柏拉圖,而孟子所提的是「仁」或「仁義」。何先生通讀全書,將書讀通,他如此概括《孟子》三萬多字的內容:

從開頭(卷一、卷二)的推銷「仁義」「仁政」,到中途(卷三至卷六)的夢幻「仁政」,卷八、卷九以「為人之道」體現「仁義」,卷十以「交友、交往之道」體現「仁義」,卷十一到卷十四通過「人性善」的辯論和「存心養性」的闡述,探尋「仁義」的根源。

由此,何先生把握到「仁政」乃孟子的理想追求與終身志業,「仁義」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孟子常為現代人詬病的「性善論」也有了合理解釋,它正是仁政與仁義的根基。換句話說,孟子本人正是以「善」行之天下,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堅定的信仰者,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不管遇到誰,都為了「仁義」奔走呼號,用自己的辯才和與之對立的言論、流派進行犀利的辯論。他孜孜不倦追求終身的,就是構建一座以「人性善」為根基,以「仁義」為棟樑的「理想國」。放在今天,這樣的信仰與努力絲毫沒有過時,何先生在閱讀中將「仁」置於中心,也使得自己的講記更貼孟子,更多了厚重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孟子》?我想,不在於閱讀之後馬上做什麼經天緯地之大業,而是在呵護仁心,執守大道,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這大概也就是何先生所言孟子「理想國」的寓意:並非一個確證的今天,在於一個不息的過程。進一步講,這不就是閱讀經典的意義?

其三,要特別提出的,何先生本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以,他的講記有鮮明而透徹的教育理解,他幫助讀者將《孟子》里的教育因素擇取提煉出來,讀其書,學教育,未嘗不可。女兒說孟子講起道理就長篇大論,在何先生看來,這恰恰是孟子極好的專業策略與能力。作為智者、語言大師、教育家,孟子善於「編」故事、「講」故事,他的理念、思想、智慧,往往蘊含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裡,故事結束了,「理」「法」「情」也就不言自明,使聽者獲得感悟和啟發。何先生書中有多處分析孟子的故事與內蘊,他從中看到了當代教育中的「啟發式」「建構主義理論」,孟子的「故事教育法」恰與之相映成趣,值得進一步借鑒與運用。還有一處,是針對孟子的經典名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何先生從孟子的反省推演出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提醒為人師者須有警醒,防止自己「好為人師」「輕率而教」。這一點也與孟子「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句相通。好為人師,顯然不是做學問的好模樣,「為人、做事、求知」達到統一,如此才不失本心,不好為人師,應該就是常說的「不忘初心」——這又是孟子的觀點,「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做老師的,哪裡能失掉自己的「赤子之心」呢?

除此之外,何先生的講記中,可圈可點之處甚多,孟子的修養之道,問學之法,義利之辨,民權思想……「理想國」之中,當真百花齊放,自有爭鳴,可堪一讀。話說回來,像孟子這樣的思想家、學問家,若不「好為人師」才真的可惜,他自己也想到這一點,他說:「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正因為不遺餘力地與君王言,與弟子言,與自己言,他終可將自家觀點、意見充分表達,歷經千年,仍然是後人極好的精神資源,這也是今天仍然需要投身其中的重要緣由。

早在1933年,梁漱溟先生在山東鄒平講過一番話:現在中華文化遇到了大困難,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解決之道在轉變,轉變出一個新文化來才有出路。梁先生的長子梁培寬受此影響,用一個比喻來闡釋「轉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好比一棵古老的大樹,這棵大樹的葉子不斷脫落,枝條死了很多,樹榦也傷痕纍纍,只有樹根幸好還比較完好,這就是古老中華文化之根……它還會發出新的芽,生成新的枝條,最後可以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孟子》當然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脈,如今,何先生誨人不倦,在對經典的「啃讀」中,幫助讀者獲得一副給力的「閱讀下巴」(齋藤孝語),同時,也讓他本人對傳統、對經典的閱歷,抽枝長葉,成了一棵屬於這個時代的大樹——至少,當我來到這棵經典的樹下,就有了很多很多關於《孟子》的話,可以跟女兒好好講講啦。

(作者系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9日第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騰出的辦公樓優先改建幼兒園
以新技術應用為導向深化產教融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