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洋務重臣曾國藩的最大失誤,致使咸豐帝逃亡熱河

洋務重臣曾國藩的最大失誤,致使咸豐帝逃亡熱河

導讀:在歷史評論當中,不應當用私德來判斷某人是好人或壞人,而應當看他是做了好事的人還是做了壞事的人。曾國藩在私德上的修養很高,文章造詣也很不錯,故而死後獲得的謚號是「文正」。在剿滅太平天國以及其他農民起義時,曾國藩更是常勝將軍。那麼,像這樣一位文武雙全、戰功赫赫的儒將,為何打不贏外戰呢?僅僅是因為武器差異嗎?

一、名臣眼界有高低

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發起了洋務運動,使得晚清中國在林則徐「睜眼看世界」之後,大規模開始了與外國的接觸。身為洋務運動的四大代表人物之一,曾國藩的眼界則明顯不如其他三人,對待外國事物也常帶著自身情感,而不能正確對待。

曾國藩曾經看過一本描述世界各國國情,附帶全球地圖的書,名叫《瀛寰志略》。這本書的價值不亞於當時暢銷中日的《海國圖志》,甚至還更為客觀,甚至對英國的上議院、下議院制度也做了介紹。

徐繼畲(she,音為奢)

這本書是徐繼畲(she,一聲)所作,書中首先以地球的形狀為引子,介紹了東西半球的概況。之後,按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順序,依次介紹了世界「四大洲」各國的風土人情。在介紹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歐洲文明時,摒棄了以往士大夫們對於中國以外地區的偏見,儘可能地做到了客觀真實。比如,稱呼英國為英吉利,而不是英夷。又比如,對於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介紹時,他寫道:耶穌勸人為善,其用意亦無惡於天下,與周公、孔子等聖人可以相提並論。這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當時很多批評他:膽敢把「皇清一統輿圖」置於亞洲總圖下!以及毫無夷夏之大防!

除了風土人情的介紹,徐繼畲對於西方政府的制度也進行了介紹,而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對於英國的議會制度,書中就說,每當首相有政策想要實行時,先問上議院,上議院再與下議院共同討論,都同意後才能實行;每當老百姓有什麼訴求時,就先提交下議院,再由下議院篩選後與上議院商討。其中,上議院一般是貴族、大企業家,下議院一般是平民代表。可以說,這種解釋,即便在今天也仍然簡單、適用。

曾國藩在咸豐八年五月三十日給左宗棠寫信時,就批評該書作者說,頗張大英夷!(意思是:太誇讚英國蠻子了吧!)

很顯然,曾國藩的這種判斷是極為錯誤的,不久,現實就讓他明白了自己的無知:

1860年,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從天津登陸,聯手進攻清朝首都北京。這時,曾國藩依據他的帶兵經驗和兵書,認為英夷與法夷必然失敗,因為英法兩軍人數太少,又是遠道而來,是疲憊之師。而且,英夷和法夷剛打了幾個小勝仗,耀武揚威的,犯了驕兵、貪兵二忌。總之,英法必敗無疑。結果究竟如何呢?英法聯軍直搗京師,咸豐皇帝逃往熱河,鬱郁而死,這就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曾國藩不可謂不知兵,他熟讀兵書,久經戰陣,可他一肚子兵法,畢竟是農業國家的兵法,逐鹿中原還可以,剿滅太平天國也還湊合,但是缺乏睜眼看世界、接納世界的眼光,所以對付工業化後的英軍和法軍卻是不靈了。需要說明的是,這絕非完全是武器上的差異,左宗棠遠征西北時的兵馬總數、裝備都不如禁軍,仍然打敗了法國。

二、地大物博費思量

在晚清時期,談到外國與中國時,不少人都認為外國小而中國大,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輸給人數少,又是遠道而來的列強。但是,即便是名臣也很難明白的是:

戰爭本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可農業文明卻喜歡用計,喜歡鼓氣。曾國藩在帶兵打仗時,便出於用計和鼓氣。他雖然也提到了富強,但他對富強的理解卻基於農業文明,他說:國富者,以地大為富,兵強者,以人眾為強。顯然,這種淺層次的富強是不正確的。

曾國藩不懂得,地大不如市場大,國富要靠市場大;他不懂得人多不如船炮多,兵強要靠船炮多。開發市場就要控制海洋,而控制海洋要靠船炮力量。所謂國富,所謂兵強,歸根結底,在於取得制海權,當時,懂得這一點,唯有徐繼。咸豐帝駕崩之年,曾國藩痛定思痛,閱《瀛寰志略》。這一回,他讀進去了,把目光放在南洋,他萌芽了海權思想,只不過,歲月不饒人,還不等曾國藩在海權上有什麼大的作為就去世了,享年62歲。

三、心勞力絀,終成遺憾

1870年,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育嬰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百人到墳地圍觀,挖出孩子的屍體查看。於是民間開始傳言"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藥材之用"等荒謬謠言。於是,被壓迫欺凌很久的老百姓開始攻擊天津的教堂,斬殺數十人後又被法軍擊潰,七國列強的軍艦直接開到天津港。

也正是這一次任務,清政府的軟弱妥協,使得曾國藩成了無奈的背鍋者,被不少民眾罵成崇洋媚外的漢奸。更有不少喜好說風涼話的人,直接說曾國藩是「賣國賊」。史書記載:「詬誹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為鄉人之大恥」。不少人評價曾國藩,因他剿滅太平天國,卻在列強面前總是吃虧,於是就說他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實際上,這是說法,也有人加在另外三位中興名臣上。其實,這種論斷是脫離了歷史實際看待歷史人物,故而是一種站不住腳的說法。不過,曾國藩本人倒是能看得開,他對他弟弟寫信說: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亦即《春秋》),萬事浮雲過太虛。

曾國藩的這首詩,適合於每一位被流言蜚語、腹誹心謗所傷害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萬個為什麼 的精彩文章:

1896年李鴻章訪美:勞動力太貴是其致命缺點
為什麼川普能讓自己的女兒當總統顧問?

TAG:百萬個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