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歷史篇(三)-猶太人摩西
最後一抹殘陽沒入紅海西面遠處無垠的沙漠邊際線下,腥紅色的珊瑚透過清澈碧藍的海水與淺海區紫紅色的海藻相對,在夕陽的照射下泛著詭異的色彩。
四十萬猶太起義軍在摩西的帶領下終於在日落前趕到了紅海西岸,可說是起義軍不如說是這是一群落荒而逃的殘兵敗將。順著逶迤幾十里的人群,摩西已經能聽到埃及法老軍隊整齊的鎧甲的聲音,甚至能看見遠處前鋒騎兵揚起遮天蔽日的黃沙。四十萬人說少不少,放在林彪手裡可以輕鬆拿下三大戰役,四十萬人說多不多,擺到白起手裡三日內可全部坑殺殆盡。如今前有紅海攔路,後有埃及追兵將至,看著一群面瘦肌黃傷殘一片的逃難的難民,摩西心急如焚。
「復仇的故事在歷史中屢見不鮮。」對不起,這句話是沒有唯一出處的。什麼人都可以說,什麼人都可能說,似乎復仇是人類本性中一項最為理所當然的血腥行為。
范雎為報被羞辱之仇,為相之後反過來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伍子胥投吳攻楚,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勾踐卧薪嘗膽,終於滅了吳國,報了國破家亡的大仇;孫臏被龐涓害得身敗肢殘,後在馬陵射殺了龐涓;對於大流士以及他那暴戾的王子王孫來說,不是在百年之中一次次的發動所謂的復仇之戰嗎;而菲利普及他兒子發動的對整個歐亞大陸的侵略戰爭不也是借用為古希臘復仇的借口嗎;甚至那持續了兩百年的基督教的十字軍和強悍的伊斯蘭教騎兵之間的七次十字軍東征不也是互相的宗教復仇嗎;連那家喻戶曉的《王子復仇記》書中整條劇情線都貫穿在悲情的哈姆雷特王子對篡奪了自己王位的克勞狄斯復仇故事之中。
這些復仇者的故事從遠古到現代,人們口口相傳樂此不疲。一種叫「公正世界假設」的理論闡釋了人們的這種喜歡復仇故事的心理。在這一點上,古今中外沒有什麼不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似性,很多時候來源於人類的某些共性,而復仇心理正是這種共性中的一種。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個世界的頂層一定有一個更高層面的道德上的公平,這種更高層面的道德之劍一般傾向於弱者,對於弱者的同情和憐憫大多文化都是有的。
沒有人喜歡幸福美滿,波瀾不驚的故事,一個故事是否引人入勝,戲劇衝突是否劇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一個歷盡艱辛的主角才能引起讀者深深的同情。這種弱者角色在歷史上有很多,在我的心中第一個入選的就是猶太人。當然世界史上最悲慘的民族不一定就是猶太人,可最曲折離奇,最讓人掐腕嘆息的民族中一定有猶太人。
記得2007年看了一部電影叫《出埃及記》,任達華、張家輝這種強大的陣容總能引起我的注意。不過當時我確實對猶太人的歷史了解甚微,以致看完以後一句草泥馬整整孕育了幾個星期,當然更加完全不能體會人家彭導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那種深沉的社會意義。讓我意外的是,改編或引申《出埃及記》的電影導演如此之多,普雷明格導演的一部二戰題材的寓言高分電影仍然讓我雲里來霧裡去。
猶太人不僅符合「公正世界假設」中道德之劍喜歡保護的那一類弱者群體特徵,而且猶太人的故事中不但戲劇衝突激烈,而且就像那種上百集的連續劇一樣深受大家的喜愛。推動一段歷史一定是有一個矛盾點的,或許當猶太人在和本來與之友好相處的埃及人之間卿卿我我的四百年之間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民族,他們的悲劇是必然的。
衝突和矛盾的產生和所有戰爭的開端一樣,而關鍵在於猶太人的繁殖能力太強了!縱觀猶太人歷次被排擠的起因,哪一次不是因為他們人口激增讓本地人心生恐懼。當時的埃及法老亦然如此,當看到幾百萬猶太人佔據著北海岸港灣,目光短淺的法老早就暗藏殺機。畢竟,在生產力低下的公元前十三世紀,土地和資源是第一位的,即使那是當時最強盛的埃及帝國,也不能容忍那麼多外族人來分享土地和資源,奴隸他們是用不了這麼多的。
當摩西望著面前波濤洶湧的紅海,他想起在埃及及米甸經歷的種種。當時法老開始暗中下令「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要丟在河裡;一切的女孩,你們要留存她的性命。」在這樣的第一次迫害猶太人的背景中,一個偉大的嬰孩摩西的順利出生當然本身就是一種奇蹟了,法老的女兒救了他。
一個在樂山天主教堂當牧師的朋友送了我一本煙盒大小的聖經,舊約中大篇幅的描述了這個故事。推動聖經情節的所有動力幾乎都是「神諭」,摩西也逃不過這一點,如果說他真的是耶和華選中的人,如今他該如何躲過這次災劫呢。在法老的面前他已經顯示了「埃及十災」的神力,果不其然,耶和華的力量再次顯靈,紅海被強大的東風分成一條道路,海水自行分開成一條通道,猶太人蜂擁穿過。正當埃及的兵馬也想要通過通道繼續追擊的時候,海水無情的將它們淹沒在冰冷的海底。
越過紅海終於逃脫埃及人的牢籠之後,猶太人的苦難並沒有結束,而且僅僅是個開始。從它們漂泊在阿拉伯沙漠曠野四十年,雖然在摩西的帶領下經歷五次打戰,打敗亞瑪力人,力挫米甸人,再戰迦南人,強行在迦南地建立起聖城耶路撒冷,可他們仍然是「世界公敵」,沒有任何一處本地人願意接納他們。他們被埃及屠殺和奴隸過,被羅馬人屠殺和奴隸過,被阿拉伯人屠殺和奴役過,被德國人屠殺和奴隸,被蘇聯人屠殺,近代又被阿拉伯世界視為阿拉伯公敵。猶太人可謂是全世界中遭受苦難最多,時間最長的民族,真不知道耶和華是真的想解救這個民族還是懲罰這個民族,或許是因為他們在曠野漂泊逃亡的年代抱怨的太多,以至於要懲罰他們上千年。
從文明1玩到文明6,在主角文明選擇中有各大傳統文明可供選擇,甚至可以選阿茲特克文明、剛果文明、喬治亞文明、祖魯文明,但就是一直沒有猶太文明或者希伯來文明,這不能不說是猶太人的悲哀。一個文明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有地,有人,有資源。猶太人繁殖能力倒是強大,不過人口再多沒有領地資源就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文明,你的歷史再怎麼古老,別人也不會承認你。
1947年11月29日,在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的支持下,聯合國召開大會投票,阿拉伯國家全部反對,但票數還是佔少數。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英國很「紳士」地投了棄權票,讓人嘀笑皆非。會議上根據英國的提議,發布了181號決議。決議內容是同意以巴地區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建國,稱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疆域範圍以英國劃分的地圖為準。
至此猶太人終於有了領土,終於有了歸宿,耶和華對他們的懲罰這才到了頭。如果說摩西的生命經歷的三個清晰可辨的三個階段,那麼猶太人的整個歷程也能同樣的分為三個主題。我能,他們在艱險的環境下建立了輝煌的信仰;我不能,他們在幾千年的被打擊中搖搖欲墜;修成正果,他們在神(聯合國)的幫助下,終於擁有了土地和資源,繼續行使著神賦予他們的使命。
TAG:杜厚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