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寧康平縣五汗朝老遺址調查

遼寧康平縣五汗朝老遺址調查

遼寧康平縣五汗朝老遺址調查

五漢朝老屬康平沙金台鄉嘎土窩堡村的自然屯,在鄉政府所在地西南7公里。遺址位於五汗朝老西1.5公里處的沙丘之中,當地稱為西沙坨子。遺址周圍白沙丘岑縱橫,坨坑錯列。灌木叢柳、蓬蘺雜草茂盛,楊柳喬木不甚多。東面二百餘米處原有水泡,現稱老虎泡子,為利民河支流(小南河)發源地。據調查老虎泡子原水域面積10萬平方米,深約3米余。1932年夏,大雨如注,老虎泡子被流沙淤平,現滿生蘆蒲水草。

該遺址於1980年7月發現。之後,筆者同沙金台鄉文化站站長崔文同志作過多次調查。遺址由北向南有三個沙坑內遺物比較集中:北側沙坑內遺物不甚多,中間沙坑內遺物附拾皆是,南側沙坑內遺物較多。三個沙坑相距均約二百餘米,遺物均暴露在黑沙土層上,面積均在五千平方米左右。遺物比較多,不屬同一時代文化遺存。調查中未發現文化層及文物的迭壓關係,這類遺址為遼北地區沙丘中遺址的特徵。十幾年來,筆者在該遺址採集了大量標本,並進行了整理,對文化性質有了初步認識,今將整理的材料分述如下:

遺址統一編號為A16。分三種文化進行介紹:北側沙坑內標本編號為A16(-)中間沙坑內標本編號為A16(二)南側沙坑內標本編號為A16(三)。分為屬紅山晚期文化[以A16(-)標本為主]、春秋戰國至漢初文化[以A16(二)標本為主]、契丹文化[以A16(三)標本為主]。標本均系採集,當然對文化性質的認識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筆者旨在求教於方家,並供研究討論。

一、屬紅山晚期文化遺存

1、陶器

直腹罐口沿,A16(一)標本:圓唇微外凸較寬,直壁。夾砂素麵黃褐陶質,內外抹光,火度較高。口徑18厘米(圖一:1)。A16(二)標本:有圓唇微外侈,頸略凹,壁稍鼓;圓唇直壁,麻面、內壁抹光;圓唇外疊,內外抹光,局部呈灰黑色。均夾粗砂素麵黃褐陶,泥條盤築,火度較高。口徑17.6、34.4、35.4厘米(圖一:2、4、3)。直腹罐平底,A16(一)標本:平底斜壁,內外抹光,夾砂黃褐陶。底徑有14、12厘米(圖一:11)。

罐口沿,A16(-)標本:平沿,內外圓凸,平面上有凹槽,夾粗砂素麵灰陶,火度較高。A16(三)內亦有同樣標本。口徑在14.6至46.2厘米之間(圖-:18)。方圓唇直領,夾砂素麵黃褐陶,火度較高。口徑16厘米(圖一:16)。A16(三)標本:圓領流肩,夾粗砂紅褐陶,火度較高,腹身施錐刺紋。口徑12厘米(圖-:9)。A16(一)標本:圓唇直領,夾砂黃褐陶(圖一:6、12)。圓領罐底A16(一)標本:有施藍紋、素麵、腹身施錐刺紋。均夾粗砂紅褐陶,火度較高。底徑7.6、9.2厘米(拓片-:11,圖一:10)。

盤底圈足,A16(-)標本:殘缺,從斷面看,器壁伸展平直,為盤圈足。底徑12:6厘米(圖一:17)。口沿,A16(二)標本:圓唇,壁微外弧。)口徑38厘米(圖-:5)。

碗口沿A16(二)標本:圓唇,壁微外弧,內外抹光,內壁呈灰黑色;A16(三)標本:方唇直壁,內外抹光。均夾粗砂黃褐陶。口徑10.4、11.8厘米(圖一:13、8)。

綱墜 A16(-)標本:壓印之字紋陶片,兩端壓坑較深,夾砂黃褐陶質,較堅硬。人工磨成蛋圓形,在側面周圍磨成溝槽,為繫結繩用。可能利用陶片加工的綱墜。餅徑為2.7—3.7厘米(圖一:14)。

圖一 A16(一)陶器標本

飾紋陶片 夾砂灰黑陶質:A16(-)標本:施劃刻草率狀之字紋,器表褐色,內呈黃褐色(拓片-:1),還有器表呈黃褐色與器表內外呈黃褐色,施乳凸紋,器表呈褐色,顯皺褶紋、施劃刻之字紋陶片。A16(三)標本:夾粗砂陶質,器表呈褐色,施楔形連點紋(拓片一:12)。夾砂或粗砂紅褐陶質:A16(一)標本:施壓印紋痕淺而密,連斷不齊狀的似之字紋、指甲紋、錐刺紋、兩端壓坑較深紋痕較淺的之字紋(拓片一:10、4、2、6)。A16(三)標本內亦存施錐刺紋、指甲紋陶片。夾砂黃褐陶質:A16(一)標本:施兩端壓坑較深紋細微弧狀之字紋、點刺圓點兼劃刻線紋陶片(拓片一:3、8)。泥質陶:A16(一)標本:內外打磨光滑,呈灰黃色,施劃刻之字紋(拓片一:9),A16(二)標本:按壓坑紋(拓片一:7)。A16(三)標本:內外打磨光滑,呈灰黃色,陶質較軟,施滾輪壓印梳齒兼菱形連續紋(拓片一:5)。

拓片一A16(一)陶器紋佈拓片

2、石器:採集有石鏟等與細石器。

石鏟 A16(一)標本:打制,用青灰色板岩為料,兩側邊緣及刃部經細緻修整,略呈梯形,平頂弧刃,長14.4、寬10、厚2.8厘米(圖二:1)。

石球 A16(一)標本:灰色沙岩打制,用自然石塊稍做修整。徑6-9厘米(圖二:2)。

細石器 A16(一)標本:均用瑪瑙打制,具有細石器特點。刮削器,有鏟形與三角形、尖狀器,多是不規則形(圖二:7、8、9、10、11)。

圖二 A16採集石器、細石器標本

二、春秋戰國至漢初文化遺存

1、陶器

圓領罐 圓領有異,斷面呈圓形、三角形、扁圓形與多角形。均流肩,泥條盤築,火度較高。夾粗砂紅褐陶:A16(二)標本:肩弧圓,口徑32厘米;A16(三)標本:肩圓折,口徑16.4厘米。夾粗砂黃褐陶;A16(二)標本:內肩不明顯;A16(三)標本:內肩圓凸。夾粗砂灰、灰黑陶;A16(二)標本:內肩弧圓,不甚明顯(圖三:1-6)。

罐口沿 A16(二)標本:方唇高領流肩,夾粗砂素麵黃褐陶;圓唇內斜抹,高領流肩,夾粗砂灰陶,均泥條盤築,火度高。口徑11、13.4厘米(圖三:21)。罐平底,有平底、假圈足平底、內凸平底。A16(二)標本;製做粗糙,陶質堅硬,有呈灰黑色與灰白色夾粗砂陶質;A16(三)標本:夾粗砂紅褐色,製做粗糙,陶質堅硬,內壁呈灰黑色。底徑11、11.2、12厘米(圖三7、8、9)。橋狀耳,A16(二)標本:耳面微凹,斷面呈扁環形。有夾粗砂紅褐,灰白、灰黑陶質,甚堅硬(圖二:7)。環狀耳,A16(二)標本:斷面呈圓形,粗糙堅硬,均為夾粗砂灰陶,有的呈灰黑、灰白色(圖三:10)。

豆座殘部 均為喇叭形空心豆座,內壁有泥條盤築痕。器表抹光,陶質堅硬。A16(二)標本:豆底座殘部,周緣緣凸起圓棱。夾砂黃褐陶質,豆盤底殘部,夾砂與夾粗砂紅褐陶;A16(三)標本:盤底殘部,夾粗砂砂紅褐陶(圖三:11、12、13、26)。

碗口沿 A16(二)標本:尖圓唇,內斜抹,斜壁。夾粗砂素麵灰陶。口徑14厘米(圖三:22、21)。A16(二)標本:圓唇,斜壁微弧,均夾粗砂素麵黃褐陶,火度高。口徑有10.4厘米(圖三:25)陶器口沿A16(三)標本:尖圓唇內斜抹,壁微弧,內抹光。器表口沿呈灰黑色,頸下呈灰黃色,夾粗砂灰黑陶,質地堅硬。口徑24.2厘米(圖三:14)。

陶器口沿 A16(二)標本:夾粗砂黃褐陶:方斜唇,斜壁,內外抹光,內壁呈灰黑色;方唇平沿,沿面中間有溝槽,內外抹光。口徑44、35厘米(圖三:24)。夾粗砂紅褐陶:方唇,直壁,內外抹光,腹部施瘤耳。口徑22.6厘米(圖三:15)。夾粗砂灰陶:方唇微外凸、方唇外斜抹、方斜唇內凸,壁微外弧。均泥條盤築,內外抹光,陶質堅硬。口徑27、41、20.6厘米(圖三:18、19)。器耳,A16(三)標本:扳狀飾耳,剖平面如鞋底形,斷面如瘤形;泡形耳、柱狀耳,製做粗糙。均夾粗砂灰陶,有呈灰黑色與灰白色,陶質堅硬。(圖三:17、23、20)。扳耳,器表抹光,扳耳較寬,斷面呈弧圓狀。夾砂紅褐陶,較堅硬(圖三16)。這種器類耳多飾在三足器物上。截止目前,該遺址未見有三足器遺物。從器物口徑、耳辨析,這些陶器耳當是盆、釜等之屬。

陶餅 A16(二)標本:方唇平沿,沿面中間有凹槽。夾粗砂灰陶,有用陶片製做的陶餅,邊緣加磨。不明用途。徑徑為3.7-3.8厘米(圖一:15)。

2、石器

石斧 A16(二)標本:2件,一件殘缺。均為青灰色沙岩磨製。一是短身,略呈梯形,圓頂弧刃;一是長身,斷面呈方形。殘長8、8.5、寬6.3、4.9、厚2.5、3.6厘米(圖二:4、3)。

石刀 A16(二)標本:殘缺。青灰色板岩磨製,直背弧刃孔,與未鑽透的圓坑。殘長7.4、殘寬4.5、厚0.8厘米(圖二:5)。A16(三)標本:殘缺。青灰色板岩磨製鑽孔,弧背尖鋒直刃,殘長6.2、寬5、厚1厘米(圖二:6)。還有石磨盤殘部。

3、遺迹

A16(二)北側,有用天然石塊擺的石圈,僅有8塊大小不同的石塊擺列而成。南北徑3.22、東西徑2.8米(圖四)。見考古資料介紹,有的契丹墓葬地面上擺列石圈。因條件所限,未做打探發掘工作,是否墓葬。目前不能確定。從擺列形狀看,不象墓葬地面上的石圈,但其性質亦不能確切說明。這種遺存在遼北地區僅發現此一列,尚須進一步工作加以研究探討。

圖四 A16(二)用石塊擺列的圓圈

三、契丹文化遺存

敞口罐口沿 A16(三)標本:夾粗砂紅褐陶:輪制,火度高,陶質異常堅硬。圓唇微侈,頸上施三道凸弦紋,有的凸弦紋呈階梯狀,有的在凸弦紋下施滾輪壓印篦齒紋。口徑15、20.8、14.6、19.8、15.6、14.6厘米。夾砂紅褐陶:方唇微外凸,頸施兩道凸弦紋,其下施滾輪壓印犬齒篦點紋。口徑18.4厘米。

圖五A16(三)陶器標本

夾粗砂灰陶:圓唇直壁,頸施三道凸弦紋。口徑10.8厘米(圖五:1-8)。

盆口沿 A16(三)標本:有夾砂與泥質灰陶二種陶質,均輪制,火度甚高,非常堅硬。形制有方唇折沿、圓唇折沿、圓唇外卷沿等。口徑37.2、56.2、40、40.4、51.4、39.6厘米(圖五:9-11、13、15、21、22)。

罐 A16(三)標本:口沿,圓唇外凸,唇內折出肩,形如蛇頭,直壁。圓唇外凸,直領,均夾砂素麵灰陶,輪制,火度甚高。口徑19、17.4、10.6厘米(圖五:14)。肩戲部,均施滾輪壓印篦齒紋,有泥質灰陶與夾砂紅褐陶質,非常堅硬,輪制(拓片二:1、2)。平底,腹身施劃刻篦齒紋,夾砂灰陶。質堅硬,底徑22、8.4厘米(圖五:20)。橋狀耳,面中間凹陷,呈對耳狀。呈灰色、灰黃色泥質陶,質堅硬(圖五:18)。

拓片二A16(三)陶器紋飾拓片

壺 A6(三)標本:口沿,均圓唇外折,有直頸、盤式口。分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兩種,有的呈灰黃色,陶質堅硬。口徑10.6、14厘米(圖五:12、23)。肩部殘片,直頸,肩微凸,頸肩處施弦紋。夾砂灰陶,質堅硬(圖五:16)。底,有凹底與平底,腹身施篦點紋。有夾砂灰陶與泥質灰陶,質地堅硬。底徑13.6、8.4厘米(圖五:19、17)。

陶片 A16(三)標本:泥質灰陶,施篦點紋陶片、夾砂灰陶,施滾輪壓印篦齒紋陶片、夾砂灰陶施壓劃杭梳齒紋陶片(拓片二:43、5)。

四、結 語

以上介紹了五汗朝老遺址及遺存的基本狀況。遺址為三個沙坑組成,不見有文化層,標本均系採集,這對認識整個文化面貌十分困難。從遺址所顯示的現象,就地理情況與條件看,很可能為流沙逐漸搬移,造成原有的遺址被掩沒,而後來者又在其南定居生息。而今流沙又被大風颳走,遺址也就顯露出來,成為今天的現象。據此推斷,由地理條件的決定,是難以形成文化層的。值得注意的是:A16(一)內不見A16(二)、A16(三)遺物,A16(二)不見A16(三)遺物,大體也可證實這個推斷。

從標本看,三個沙坑內的遺物,明顯看出不屬同一性質的文化遺存。

A16(一)標本:直腹罐、圈足盤、罐等器型,以及陶器上施紋特點及狀貌,見於康平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其特徵屬於紅山文化特點。圓領罐,唇平施有凹槽罐,以及錐刺紋、點刺圓點兼劃刻線紋,打制石鏟的形制,不見當地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為個自的特點。據此,確定A16(一)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當不為謬論。

A16(二)標本:以夾粗砂灰陶為大宗,典型器物為圓領罐,圓領形制略有區別,多為素麵。圓領罐為A16共存器物。直腹罐、盤等殘片,以及飾文陶片,從特徵分析為新石器時代遺存,當是A16(-)的遺物。

陶質粗劣,而且十分堅硬的高領罐、大環耳、喇叭形豆座,現尚未辨認出的器形口沿、瘤耳、柱狀耳等遺存,為A16(二)標本的主要特徵。這種遺存的特點見於遼北地區昌圖、法庫、開原、西豐縣,以昌圖、西豐、開原為最多,即所謂的涼泉文化。A16(二)標本內,夾砂素麵紅褐陶器殘存多為碎片,從豆座殘部看,與順山屯遺物不同。磨製石斧、雙孔石刀、石磨盤等遺物,多見於康平發現的青銅時代遺存中。因而A16(二)不同於A16(-)文化遺存,從其特徵斷代:為春秋戰國至漢初的文化遺存,大致不誤。

A16(三)標本:圓領罐、豆等,以及飾劃刻紋、楔形連點紋,篦齒紋兼連續菱形紋等陶片,當是A16(一)或A16(二)的遺物。敞口罐、罐、盆、壺等遺物為A16(三)的主要文化特徵。顯示了契丹文化的特色。

特別應該指出圓領罐是A16遺址三個沙坑共存。A16(一)內發現的錐刺紋罐底,A16(三)內發現的錐刺紋陶罐口沿及陶片,A16(二)內則發現素麵圓領罐口沿,略有區別。從這些特徵看,A16(三)內的圓領罐口沿與A16(一)的罐底聯繫密切,當屬A16(一)內的遺物。因為在所發現的契丹文化中不見這類器物。A16(二)內這類器物頗多,應是其典型器物,罐面未施錐刺紋。是否與A16(一)內同類器在文化繼承關係有否聯繫,還須進一步工作加以定論。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五汗朝老遺址三個沙坑內不屬同一性質的文化遺存。但亦有共存的器物,可能是早晚遺址點接近,由某種客觀因素,所造成的現象。筆者將遺址標本進行了整理,歸納為三期文化:

一期:紅山化晚期遺存,即A16(-)地點遺存。將A16(二)標本直腹罐口沿、平底、盤口沿、碗口沿,施按壓坑紋陶片。與A16(三)標本圓領罐口沿、施指甲紋、錐刺紋、楔形連點紋、篦齒紋兼菱形連續紋陶片,歸屬於一期文化遺存。應當指出篦齒紋兼菱形連續紋,這種紋樣,為初次發現,又無比照,暫歸一期文化之內。

A16發現的楔形連點紋與朱開溝遺址(QH702:18)特點一致。朱開溝陶器多施篦紋,而A16(一)內則見於罐底,其它紋飾則與朱開溝遺址所不見,而且器型差異亦很大,而A16(-)遺存,屬紅山文化頗多。朱開溝遺址距今五千年,參照楔形連點紋陶器特徵,推斷五汗朝老遺址[A16(一)]遺存與朱開溝年代大體相當,或偏晚。

二期:春秋戰國至漢初文化遺存,即A16(二)遺存。將A16(三)內圓領罐口沿、罐平底、碗口沿、陶器口沿、鑽孔石刀歸為A16(二)遺存。

A16(二)地點陶器,以夾粗砂灰陶、灰黑陶為大宗,亦有灰白色陶質。其次為夾粗砂紅褐、黃褐陶,泥質灰陶不多。以陶器製做粗劣異常堅硬為顯著特徵。器型有圓領罐、大環耳罐為主要器物,其次是豆、碗、缽等。扳耳、柱狀耳多施於屬於鬲等三足器物上,而A6(二)內未有發現。石斧、石磨盤,在A16(二)內雖不多,卻標明了人們已過定居的農牧經濟生活。方唇與方斜唇陶器很具特點,用自然石塊擺列的石圈,為A16(二)內獨有的現象,須進一步工作加以研究。

A16(二)內夾粗砂空心喇叭形豆座、陶器口沿上有凹槽的特點,與二龍湖城址(圖五:6、11,圖四:13)風格、形制相似,陶質有所區別。二龍湖古城址多施繩紋陶器,則A16(二)不見。夾砂紅褐陶器、喇叭形豆座等遺物,見於康平所發現的青銅時代遺物,當早於A16(二)主要文化特徵,從泡形飾(圖三:14)具有漢代遺存風格,比照二龍湖城址遺存雖差異很大,但從共同文化因素看,所處歷史年代大體相當。推斷二龍湖城址為戰國到漢初,則A16(ニ)文化遺存當是春秋戰國至漢初的文化遺存。

三期:契丹文化遺存,即A16(三)內遺存。以夾砂灰陶居多,夾砂紅褐陶次之,泥質灰陶比較少,陶質堅硬為其顯著特點。器型以敞口罐為主,雙耳罐、折沿盒、壺等為主要器物;圓唇外凸內折有肩罐(圖五:14)很有特色,這類器物在大部分發現遼金遺址中所不多見,是早於遼代的遺物,當為契丹文化遺存。

敝口罐、壺口沿,有的與三道壕土坑豎穴墓出土敝口罐相似,有的與荷葉哈達、烏期吐火墓葬出土同類器基本一致。A16(三)內遣物與放口罐共存,表現了自身的文化特徵,即契丹文化,當無疑議。推斷其歷史年代相當於北魏至唐代中期的這段歷史時間。

縱觀上述,筆者對五汗朝老遺址的文化遺存作了粗淺的認識。由於遺址處於流沙地帶,為自然破壞慘重。因而所採集的標本還不能夠揭露遺址的全部文化面貌,認識文化淵源及其發展歸屬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就實物資料來說,對遼北地區的考古編年,研究各種文化的聯繫及族屬,特別是研究契丹文化及其契丹史,不失其參考價值。

注《內蒙古伊金霍洛朱開溝Ⅶ區考古紀實》《考古》1988年6期

、《吉林省梨樹縣二龍湖古城址調查簡報》《考古》1988年6期

《遼陽三道壕遼墓)《遼寧文物》1981年1期

《內蒙哲里木盟發現的幾座契丹墓葬》《考古》1984年2期

編輯:康平法庫微同城 封面圖片來源:網路

康平故事更新中…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法老故事 的精彩文章:

遼北鐵嶺地區遼東長城概述
你是我今生一樹花開

TAG:康法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