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喇叭廣播——「六尺巷」的故事

大喇叭廣播——「六尺巷」的故事

大喇叭廣播

近日,區委宣傳部在「大喇叭」廣播中加入「國學典故」版塊,通過講故事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第一期「六尺巷「的故事倍受好評。

咱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有著優秀的文明傳承,

流傳下來很多充滿教育意義的故事。

從今天開始,「大喇叭」廣播每周

和大家分享一則傳統典故,

讓我們在這些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今天我們先來講一個「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在清代,安徽桐城有戶姓張的人家,這張家出了兩位大官,就是張英和張廷玉父子。這兩位張大人分別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任職,可謂三朝為官,人稱父子雙宰相,張家也因此在當地享有盛名。張英當宰相時,他老家的宅子與一戶吳姓人家是鄰居。有一年,吳家要建房子,佔據了張家的一塊空地。張家是名門大族,哪能服氣?於是雙方發生了糾紛,互不相讓,還告到了縣衙門。因為張、吳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家人本來就占著理,家中又有一位當朝宰相,就寫信向張英告狀,想讓宰相給家裡撐腰。

張英是一位寬厚、豁達之人,看了書信只是一笑,提筆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其中的意思可就深遠了。

張家是詩禮之家,接到書信後立刻明白張英的意思,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了三尺宅院。吳家見狀,覺得張家雖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被「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大度所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了三尺宅院,便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道。於是對張吳兩家的做法,鄉親們是人人稱道,把這條寬巷稱為「六尺巷」,用以提示鄰里謙讓、和睦相處。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居家過日子,免不了與左鄰右舍打交道,有時還會因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引起矛盾,如果分毫不讓,那每天跟鄰居鬥來鬥去,誰的日子也過不好。倒不如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大家你謙我讓,誰家有了困難,左鄰右舍都伸手相助,大家親親熱熱,和睦融洽,團結得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就會憑添許多美好。

當前我們武清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區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只要我們每個人、每一戶

都發揚武清人

崇德重教、講文明講道德的傳統

就一定會早日建成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

京津衛星城、美麗新武清!

傳遞指尖正能量 唱響武清好聲音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關注「網信武清」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信武清 的精彩文章:

TAG:網信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