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是什麼感受?旅遊大V揭露每天旅行的生活真相……

4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是什麼感受?旅遊大V揭露每天旅行的生活真相……

春節過去才不到一個月,旅遊自媒體人潘那白卻已經完成了南極看企鵝、泰國釣魷魚、芬蘭賞極光的「全壘打」,三月底,他可能還會有一場土耳其的自駕……

▲在南極看企鵝

▲在泰國華欣參與海釣

在你朋友圈或者微博關注的人中,像潘那白這樣以旅行的體驗式宣傳為工作的人,恐怕總有那麼一些。

不用「上班」

能不花錢住豪華酒店

吃各國的珍饈大餐

免費遊玩世界各地的秘境

……

備受憧憬的生活,在他們的日誌、遊記中看來卻是那麼稀鬆平常,簡直令人羨慕嫉妒恨。正因如此,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旅遊自媒體人經歷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在美國西海岸學「野外生存」

開掛的人生讓人羨慕嫉妒恨

免費食宿、遊玩,是邀請方為不少旅遊自媒體人開出的優渥報酬;但假如你以為這就是全部,那就錯啦,他們更能在旅行中享受各種「開掛」般的體驗與招待。

「為了讓我們在有限時間內體驗到更多,主辦方經常會準備各種特殊待遇。」另一位旅遊自媒體人凱迪說,「比如,有一次我們在亞塞拜然參觀裝飾滿波斯地毯和玫瑰彩窗的夏宮,這裡通常是禁止拍照的,但是該國旅遊局提前為我們申請了特權,所以我們才能以境外媒體的身份清場拍攝。關於夏宮的照片,除了在各大搜索引擎上能找到幾張模糊老舊的之外,能看到的就只有我們當時拍攝的了。」

▲凱迪在亞塞拜然夏宮

除此之外,定製化的旅行線路與體驗,也是旅遊自媒體人與普通遊客在參與旅遊過程中的不同之處。

對於潘那白來說,去年6月《Harbor House Life》紀錄片組織的那趟美國西海岸之旅至今記憶猶新。「太具有挑戰意義了,原本以為是住奢華酒店的,結果全程都在紮營——住的地方,往下看海里有大白鯊,四周有各種毒蘑菇,充滿野性和危險。那些日子裡,領隊帶著我們挖紅鮑,挑選美味牛肝菌,還傳授了各種野外生存技巧。」

▲牛肝菌是一種安全蘑菇。它們的生命在第六、七天基本會走到盡頭,因此非常珍貴

▲迷幻蘑菇。假如接觸後舔舔手指頭,會讓你過上三天狂舞不止的生活

記者特別諮詢了多家旅遊電商與定製旅遊平台,類似的產品體驗在國內市場基本沒有在售。即便有,也需要與當地旅行機構合作,遊客需要用比常規線路貴上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去為這樣的定製游買單。

四天坐三四十次過山車?忍

十萬粉絲換不來免費邀約?傷

「一年會有10個月以上的旅行,自費的一般4個月,其他都是受邀,也就是所謂的免費旅遊。」潘那白坦言:「行程中會發微博、微信,結束後撰寫遊記發布在各種網路平台上,也會分享在電視雜誌報紙廣播等平台。」

看上去很輕鬆對吧?的確,因為「自媒體」這個概念實在很寬泛,一個人捧個相機走走逛逛、在各種平台曬出照片與遊記,這樣基本已構成自媒體傳播的全部要素。但圈內人士說,這一行是門檻低,提升難度大,要接受輿論評價,還得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潘那白的朋友圈

首先,他們得面對緊張的行程,主辦方為了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全部體驗,除了提供特殊照顧,也會安排較緊湊的行程。

「2017年去美國的奧蘭多市逛當地的主題公園,早上7點多開始活動,晚上10點多才收工,平均下來一天體驗20個左右的項目!我在四天之內坐了三四十次不同的過山車,最後腸胃和心臟都快受不了了!但我們也不捨得提出異議,每小時就是價值幾百美金的體驗安排,你會說不要麼?機會錯過了就沒有,所以大家都很努力。」潘那白說。

其次,他們往往需要有一手絕活,或者宣傳上的「奇招」,例如攝影、微視頻、戶外技能、情侶或親子組合出行等等,作為吸引受眾的重要手段——旅遊自媒體人能否接到旅遊企業、單位的邀請,總是與人氣相掛鉤。

今年23歲的凱迪,目前在西班牙某大學讀研二,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擅長攝影的她在旅行途中,堅持個性化的攝影思路——通過女性視角拍更溫情、有情緒的照片——從北緯71°的歐洲大陸盡頭到南極半島,再到羅布泊無人區、印度等,她在47個國家拍攝了近千張風景記錄及人物特寫,微博擁有12萬以上的粉絲,作品也頗受好評。

▲凱迪

▲凱迪在布達佩斯拍下散步的老人與旅行的情侶

即便如此,凱迪在報名體驗活動時被刷掉的經歷也屢見不鮮。「3月份剛好看到美國塞班島有招募體驗名額,對方要求平台粉絲要有10萬人以上,我就投出了自己的簡歷,順便提前做了一些當地知識了解,可最後簡歷石沉大海了,可能是因為其他方面沒有達到標準吧。」

這不止是凱迪一個人會遇到的惆悵。潘那白介紹:「越是高大上的活動,主辦方對於人氣、技能的要求也越嚴格。去年中(國)丹(麥)旅遊年活動我報名參加了,熬了幾個通宵制定了自駕線路、做了PPT,活動徵集需要投票,我還號召了親朋好友拉票,但最終並沒收到邀請。這樣的事,挺讓人失落的。」

直播、航拍、潛水、越野

旅遊自媒體行業門檻越來越高

在成為旅遊自媒體之前,潘那白是淘寶賣家,同時兼職做了六七年的旅遊主持和撰稿人,從2016年才正式轉型旅遊自媒體人。「雜誌稿酬加上其他各種平台的稿酬,一年算下來可能有十幾萬元的收入吧,大多用在自費遊玩以及添置攝影道具的普通旅行花銷上了。」

「一般來說,每次旅遊活動會提供相應報酬,薪金不一定,有的時候是5000元,有的時候會更少或更多一點,而有的時候主辦方為了激勵自媒體人宣傳,還會設立績效,獎勵一些攝影道具、機票、門票、房券等禮物。」潘那白說,「但你還得考慮到旅行中自己的消費,比如買一些旅行裝備、部分交通費、餐飲花費、與小夥伴聚餐、請人製作後期等等,這些都要從『工資』中扣除。」

圈內大多數人的月收入可能在一萬元左右吧,比普通工作的收入要多一些。不過總有人會在圈子裡脫穎而出,比如貓力、背包客小鵬、谷岳等。我覺得,這個圈子還有一定發展空間,畢竟國外的旅遊自媒體起步得還要早,現在還是很紅火,就像俄羅斯旅遊達人Murad Osmann的『跟著我牽手背影照』,最貴的甚至炒到了9000美金一張。」

▲Murad Osmann的部分作品

不過凱迪並不那麼樂觀。在她眼中,旅遊自媒體人所從事的,更偏向於「一個贏者通吃的遊戲」。

「專職自媒體人每個月滿勤,一線大咖更是賺得盆滿缽盈,接的廣告越多,就越有新的合作找上門來;而末流的新人擠破頭想搶一個體驗機會也很難。出過書、有多家品牌合作的自媒體,每個月入賬很可觀;辛苦耕耘、高頻產出、靠閱讀量和活躍度賺網站分成的自媒體人收入穩定,但堅持每天創作也很辛苦。所以圈內多數人是像我這樣的旅遊愛好者,有自己的工作,日常也會旅行,有合適的機會就參加一下,和網友分享自己夢想要做的事、要去的地方,不圖賺錢養活自己。」

凱迪總結:「總的來說,這個行業變化很快,入圈的人很擔心會被淘汰。今天要求大家會攝影會寫文,明天就要求會攝像會剪輯,還有直播、航拍、潛水攝影或者越野穿越,都是扎紮實實的硬實力。每一個旅遊自媒體人或許都需要成為全能選手。」

本文系悠遊天下原創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報悠遊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不出門不知道,浙江翻湧著金浪的花海已經等你好一會兒了!

TAG:錢報悠遊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