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家估計完成全球能源系統的徹底改革還需要360年,地球是否能等到那一天?

專家估計完成全球能源系統的徹底改革還需要360年,地球是否能等到那一天?

近年來,由於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峻,很多國家也在採取一些措施。而想要阻止氣候變暖,就必須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換句話說,得改革全球能源系統。

2016 年超過 130 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巴黎協定》,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各個國家在巴黎作出的承諾反映了各國政府的政策規劃,這些政策有助於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透明度,也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可能。

能源系統改革現狀

現在問題是,即便各國都在努力控制氣候變暖,目前減排的力度根本無法將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控制在 2℃ 以內。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之久和排放量之大,使人類沒有足夠的時間扭轉變暖的趨勢。

地球不會等待我們,我們看到的是,兩極冰川在繼續融化,海平面在繼續上升。所以,人類必須加快改革地球能源結構的步伐,這是生存的唯一出路。

日前,華盛頓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 Ken Caldeira 做了一項研究,得出的數據顯示,想要避免災難性氣候的發生,我們需要在 2050 年之前徹底完成全球能源結構改革,可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人類不止需要 30 年,是至少需要 360 年。

Caldeira 在 2003 年時就對全球能源做過評估,此後一直追蹤調查,可現在擺在眼前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能源系統改革進展緩慢的原因

在接受採訪時,他也提到,如果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停用化石能源,就會產生很多現實問題。比如,大量工人失業,一些風力和太陽能短缺的地區會供不上電。

清潔能源固然很好,但是價格要比化石能源高,是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家庭開支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技術,技術的進步推動了能源改革。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數據,大多數歐洲國家清潔能源轉型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快,同時一些新興經濟體也處於世界前列。

2011 至 2015 年,一些發達國家由於可以得到政府的補貼,可再生能源裝機的增量提高了 40%,發電量也上升了三分之一,但前提是,政府有錢!可是那些不發達國家怎麼辦呢?

但是,話說回來,雖說先進的工業化國家仍是能源架構績效指數排名的領跑者,但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也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比如,中國正在尋找合理降低煤炭消費的手段;墨西哥正在推進市場友好的能源轉型,促進經濟增長和清潔能源變革;烏拉圭則衝破了拖累能源消費改善的政治阻礙。

而與之相比,某些發達國家做的就不太地道了。比如,2017 年 6 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立即停止執行所有協定條款。

實現經濟增長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完全脫鉤並非易事,但是許多國家和企業正在嘗試多種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

改怎樣進行能源系統改革?

去年,能源轉型委員會發布了題為《更好的能源,更強的繁榮》的報告,明確提出 2040 年之前碳排放減半的目標。

報告強調,清潔電力是轉型中的關鍵要素,在提高能源生產力方面仍存在巨大潛力,生物能、氫能等相關技術也應迅速發展起來。

為實現完全脫碳化,其他相關技術也需迅速發展,包括生物能、氫能以及所有形式的碳捕捉與碳儲存技術。

然而,即便大規模碳捕捉與碳儲存技術得到落實(目前還尚未開始),仍必須在 2040 年前減少 30% 的化石燃料用量,並迅速降低至今仍佔主導的煤炭用量。

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 Adair Turner 表示:「我們雄心勃勃但也清楚現實。雖然我們面臨極大的挑戰,但我們堅定地相信,只要立即採取行動,能源轉型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

要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 2℃ 以內,必須實現電力部門脫碳,並將電氣化應用到交通和建築部門更廣泛的活動中。

要在 2040 年前將全球碳排放控制在 200 億噸水平之內,僅僅是依靠清潔電氣化這一項技術,就能實現所需碳減排量的一半。

同時,還須推動那些無法通過經濟可行的方式實現電氣化的行業完成脫碳,例如航空業、海運業和鋼鐵、水泥或化工等重工業——並實現能源生產力的革命。

當前這兩方面的進展仍相當滯後。能源轉型委員會呼籲,要加速這些領域的改革,必須出台更強有力的公共政策,並撬動更大規模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投資。

要想真正實現轉變,必須傷筋動骨。這意味著,需要各國達成比之前 20 年更快的提升,並超越各國「國家自主貢獻」的承諾水平。

每年,能源生產力需要提高 3%,並且零碳能源在總能源供應中的佔比需要提高至少 1 個百分點。

其實,地球上與化石能源儲量貧乏相對應的是,全球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怎麼實現高效利用?答案是轉化為電能。

中國做出的獨特貢獻

21 世紀以來,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以電力為主導的能源配置格局逐漸形成。

問題在於,優質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北極、赤道以及各洲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遠離負荷中心數百到數千公里。

這樣一來,如果沒有一個以電為中心,能夠承載更大輸電容量、更遠輸送距離的全球能源配置網路,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如何將全球能源互聯互通? 我們是否擁有支撐其發展的關鍵技術? 2015 年,中國給世界交出了一份答卷。

中國研發出特高壓技術,這項技術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唯一技術,而且這項技術是是中國獨有的!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曾說,如果說信息通信互聯網是地球的神經系統,那全球能源互聯網就如同地球的血管,既然神經系統可以連接不同的國家,並且能抵禦黑客的攻擊,那血管也可以在不同的國家之間聯通。

經過努力,未來的圖景將會是,奔騰的流水、呼嘯的大風、普照的陽光、涌動的海潮等自然界的清潔能源,將會通過無數的發電機轉化成電能,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傳輸到世界各地。通過它,人們像分享互聯網上的信息一樣分享電力。

[1]:https://www.sciencealert.com/we-need-another-363-years-revolutionise-earths-ener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Punk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個空間站或將於下月底墜入地球大氣層,墜落具體地點不清
那麼多研發中的飛行計程車,都沒有這款飛車一半好看

TAG:TechP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