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韓林教授:心臟移植這些你需要知道

專訪韓林教授:心臟移植這些你需要知道

50年前的1967年12月3日,南非開普敦Barnard醫生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1例人的心臟移植,一舉震驚世界。如今,對於預期壽命只有6個月至1年的終末期心臟病患者,治療策略主要基於三種方法——內科治療,手術治療(即心臟移植)和通過機械循環輔助的核心方法進行多器官保護治療。在這些方法中,心臟移植已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心臟移植主要是針對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冠狀動脈疾病進行的外科移植手術。是將已判定為腦死亡並配型成功的人類心臟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體胸腔內的同種異體移植手術。受體的自體心臟被移除(稱為原位心臟移植)或保留用以支持供體心臟(稱為異位心臟移植)。

今天我們非常有幸能夠聯繫到長海心外科醫院心臟移植團隊的負責人——韓林教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心臟移植目前的進展和情況:

醫界

之光:

目前在我國有多少病人等待著接受心臟移植呢?

韓林

教授:

心臟病是全球第二大致命性疾病,而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心臟遭受嚴重損壞後的癥狀。目前我國沒有對於心衰晚期病人的統計,所以這方面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就有機會進行心臟移植的病人數字來看,我國是比較落後的。 根據之前國際心臟和肺移植學會發布的心臟移植報告來說,2016年全球範圍內共進行了135,387例心臟移植,而我國只有不到500例。主要原因是心臟的供體比較稀缺,以及患者對心臟移植手術的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心理。

醫界

之光:

長海醫院心外科是從什麼時候開展心臟移植的呢?很多人都以為,心臟移植手術是九死一生,那麼從所有的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中來看,他們的生存率有多高呢?

韓林

教授:

很多人都以為,心臟移植手術是九死一生,其實並不是。目前心臟移植手術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現在全國共有35家醫院被批准能夠開展心臟移植項目,上海有兩家,我們長海醫院就是其中之一。自2000年實現第一例心臟移植至今,我們已在心臟移植領域耕耘了18年,其中首例換心人已健康生活了18年。2017年我院心臟移植手術數量名列國內前列,手術成功率達96%以上,上海第一,大多數患者術後半年恢復生活與工作能力。

醫界

之光:

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在多久後能夠恢復到正常生活中去?

韓林

教授:

至於說需要多長時間來恢復,這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因素,特別是手術前的癥狀嚴重程度。大多數人需要留在醫院3-5周。整個心臟移植手術時間大概3~5小時,術後第二天均能自行進食,術後3~5天能下地活動,早期住院治療主要是進行抗排異治療與預防感染處理,經過3周左右的藥物調整與出院後指導,患者出院時心功能均恢復至I級,回家都能自行料理生活,3~6月後患者能進行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患者出院後根據我們的指導定時服用抗排異藥物並定期進行血葯濃度檢測,還可以參考我們建立的微信公眾號「長海心臟頻道」中關於心臟移植患者康復的指導以及我們科室中有關心臟移植康復的宣傳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是外地到上海就醫,患者和陪同者需要留在這裡停留3-4周,因為這段期間內患者需要到器官移植門診進行隨訪。

醫界

之光:

心臟移植是很大的手術並且手術難度很高,我想了解一台心臟移植手術有多少醫生會參與到其中來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完成呢?

韓林

教授:

我們心臟移植團隊目前總共有52人包括手術組、體外循環組、心臟手術麻醉組、心臟重症監護組、護理組,之後我們還會有康復組。器官移植學上,有個詞叫「冷缺血時間」,是指從器官離開供體冷灌注時開始到移植後供血開始的這段時間,心臟從供體到受體時間最好在6個小時之內,時間越短,越有利於心臟功能的保護和病人的恢復。所以我們科的心臟移植團隊,專門建立起來了一套心臟移植臨床路徑,不僅專門設立心臟外科急救醫生進行24/7值班,還在流程上進行了優先化整合,確保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萬無一失的將供體的心臟移植到受體的身上。

醫界

之光:

我們知道現在等待適合的供體對於病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漫長和難挨的過程,在我們長海醫院登記的病人中,平均接受心臟移植的時期為多長呢?這段期間病人需要做什麼來讓他更能承受這麼大的手術呢?

韓林

教授: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不是所有捐獻出來的心都是適合移植的,心臟的匹配,除了相同血型,還有性別(盡量同性別,盡量不要女供體配男受體)、年齡(供體不能大於50歲)、體重(若受體體重比供體大太多,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容易心功能不全)、術前心功能(供體心功能差,用強心藥較多均要剔除)等綜合考慮,要求比肝臟或腎臟移植要高很多,因此合適的心臟非常寶貴。現階段我們長海醫院登記的病人中,平均接受心臟移植的等待時間為1周~3個月;在等待心臟移植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比如說藥物,了解服用的藥物、完全按照標籤上的指示進行、除非你的心臟外科醫生要求你,否則不要隨意更改藥物、如果服用藥物後有任何不適請報告給你的心臟外科醫生——因為有些藥物的成分可以與你的移植服用的藥物產生相互作用或副作用,所以在服用下列藥物前,一定要向心臟外科醫生或護士核對;生活方式上也要注意過無煙的生活、在喝任何酒之前要和心臟外科醫生或護士交談因為酒精和藥物會干擾一些藥物的作用;最後一點就是要定期和心臟外科醫生預約、根據指示進行血液檢查和其他測試。

醫界

之光:

我們知道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都是晚期心衰病人,但是我想知道這類心衰病人中哪些是最適合做心臟移植的呢?

韓林

教授: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不是所有晚期心衰的病人我們都會建議他們做心臟移植。我們建議做心臟移植的病人需要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

年齡不要超過70歲

心衰3級和4級

肝腎肺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排除有感染性疾病

患有晚期心衰,如果不做心臟移植,預計存活時間不超過12-18個月

醫界

之光:

對於那些身體情況不支持做心臟移植的病人或者是心臟的情況在等待供體的時間內惡化的病人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他們呢?

韓林

教授:

對於這樣的患者,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機械心臟泵(又稱左心室輔助裝置LVAD)——此裝置靠近患者自己的心臟植入,它可用於正在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以及患有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目前的人造心臟泵不是我們心臟的替代品,相反,他們是一個心臟的助手,在一個虛弱的心臟旁邊工作,幫助虛弱的心臟完成泵血的工作。有了這種裝置,可以減輕患者晚期心衰的癥狀,幫助他們堅持到有合適的捐獻者的心臟。

醫界

之光:

好的,謝謝您韓教授。

結語:

以心臟移植為代表的器官移植,作為外科手術的重要領域,正在飛速發展,心臟移植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器官移植能夠發展到怎樣的水平,讓我們拭目以待!

韓林教授

簡介:醫學博士、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華醫師協會冠心病學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心臟大血管分會委員,中國外科年鑒心臟外科分輯主編。1992年起從事胸心血管外科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004~2006年赴加拿大Alberta心臟中心進修成人心臟病外科治療,每年完成各類心臟手術800餘例,其中冠狀動脈外科手術400例以上,熟練開展瓣膜微創手術治療,和心臟移植。2017年韓教授成功為25位病人進行了心臟移植,達到上海心臟移植的最多例數,成功率達到了9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男孩出生時心臟有個洞被認為無法存活,如今他滿一歲了
心臟好不好,就看這3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很多人都被忽悠了!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