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襄公被罵「蠢豬式」仁義道德,到底是誰不要臉?

宋襄公被罵「蠢豬式」仁義道德,到底是誰不要臉?

大凡社會轉型期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往好里說,是棄舊圖新,銳意變革,「病樹前頭萬木春」;往壞里說,就是禮樂崩壞,綱紀凌亂,是非善惡標準產生變異。總之,是一個危機與生機並存的社會。

春秋就是這樣一個社會大轉型時期,以往至高無上的周王室失去了號令天下的權威,分封諸侯的政治野心大為膨脹,不再惟王命是聽,不再遵守綱常禮儀,僭越稱霸現象十分普遍,各國同處在一個大凌小、強並弱的政治形勢下。諸侯國為了增強各自實力,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只顧結果、不擇手段,整個社會呈現出極端功利、道德水準急劇下降的狀況。

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宋襄公無疑是個另類的人。說他另類,是因為他的言行依然恪守先朝禮儀,在常人眼裡顯得迂腐古怪得很。

齊桓公是春秋霸主,生前與宋襄公交好,曾將太子昭託付給宋襄公。齊桓公死後,公子無虧被幾個奸臣搶先推上了君位,公子昭無奈之下逃到宋國,請襄公為他撐腰。宋國本是個實力較弱的小國,但宋襄公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仍然毫不猶豫地會聚諸侯,率軍伐齊,齊國人乘機殺了無虧,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表面上看,這是宋襄公所恪守的禮儀誠信原則的勝利。其實不然。這件事成功得十分僥倖,也成功得十分冒險。以宋國國力,即便是加上幾個附和的諸侯小國(楚國等大國根本沒有聽從襄公的號令),也根本不是齊國的對手。所以,宋襄公的成功其實並非其能力和實力的必然結果,也非其恪守的傳統仁義禮儀的成功,而是齊國人內部權力爭鬥的偶然結果成就了他的仁義之名。

在宋襄公的眼裡,尋常人際、家國大計,都應恪守仁義禮儀之道,不應該巧詐詭秘、欺瞞無信。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天地間任何事情就有規則可言,任何問題都能有妥善的解決辦法。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即便是國力弱小、兵甲不足,只要修行仁義,就能凡事做到堂堂正正,就能獲得別國的尊重;反之,如果是一個無道之君,即使麾下兵強馬壯,也必然沒有好下場。所以,在率眾伐齊、幫助公子昭繼位後,宋襄公就想重修齊桓公之霸業。於是,與楚成王、齊孝公約定,秋七月大會諸侯結盟,推舉盟主。

楚成王早就覬覦盟主之位,便早早定下伏兵劫盟之計。公子目夷勸宋襄公說,楚人心懷叵測,我擔心你受到欺騙。宋襄公卻自以為忠信待人,不以為然。到了七月,宋襄公輕車簡從要趕去結盟。目夷說,楚國強盛又不講信義,你應該乘兵車去。襄公說,我與諸侯修好結盟,若帶兵車,豈不失信於諸侯?結果,在推選盟主的盟壇上,楚成王有恃無恐,率先發難,以預伏甲士俘虜了宋襄公。眾諸侯嚇得魂不附體,只好請楚王登壇,舉行儀式,尊其為盟主。雖然後來楚成王恐諸侯怪其不道,釋放了宋襄公,但盟主之位卻是牢牢地坐上了。這一次,宋襄公堅持誠信外交的原則,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卻沒能象幫助公子昭繼位那樣獲得幸運的成功,反而是顏面盡失,自取其辱。

後來,宋襄公才知道,楚成王最終登上盟主寶座,是鄭國國君首先提議的。所以,準備出兵討伐鄭國。鄭國於是求助於楚。楚成王決定直接攻打宋國以解鄭國之圍。

在春秋以前,講究騎士風度的戰爭規則。對陣雙方首先要排兵布陣,擺開架勢,當面鑼對面鼓,兵對兵將對將,憑實力說話。任何一方都不能採取諸如偷襲、不宣而戰、混水摸魚等不光彩手段來進攻另一方,否則就是違反戰爭規則,就會受到恥笑和唾罵,就是贏了戰爭,也會失去信譽和尊敬。而到了春秋時候,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大家眼裡看到的只有結果,打仗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勝,只要獲勝,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手段。

只有宋襄公還堅守著古典的戰爭規則。宋軍在泓水岸邊列好陣型時,楚軍正在渡河。宋國右司馬向襄公建議,楚軍勢眾,應趁他們半渡之時,突然發起進攻,那樣楚軍必敗。宋襄公說,君子說: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擒獲鬚髮已經斑白的敵人;敵人處於險地,不能乘人之危;敵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敵軍沒有做好準備,不能突施偷襲。現在楚軍正在渡河,我軍就發起進攻,有害於仁義。等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我們再進攻。後來,楚軍渡過鴻水,右司馬又說,現在楚軍剛剛過河,我們應該乘他們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宋襄公仍然不予採納。直到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宋襄公才擊鼓進攻。結果,宋軍寡不敵眾,大敗而歸,宋襄公也受了傷,次年死去。

或許,宋襄公至死也不明白,為什麼只有自己始終不渝地遵守古聖先賢傳下來的禮儀和規則,而諸侯各國卻全然不顧禮儀廉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自己身邊的人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以為然?為什麼自己畢生講求誠信仁義,到頭來還是敵不過那些貪婪、無恥、狡詐、無信的暴發戶?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在春秋時代,宋襄公所代表的禮儀仁義至上的價值觀,已經被天下人毫不吝嗇地拋棄了,而同時代的其它人所信奉的是利益至上的價值觀。以一種為時代所拋棄的價值觀來挑戰社會整體所遵從的價值觀,無異於螳臂當車,更好象唐吉苛德挺起長矛大戰風車一般,最終只會落得遍體鱗傷,甚至是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還會因為不自量力而遭世人唾笑。所以,千百年來,國人總是眾口一詞地以一種譏笑、嘲弄、唾棄的口吻來評說「迂腐」的宋襄公,一代偉人毛澤東更是譏之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然而,我們在盡情地嘲笑宋襄公的迂腐和愚蠢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想到,宋襄公式的迂腐是一種悲劇呢?又有誰會想到,宋襄公的悲劇並非僅僅其個人的悲劇,而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悲劇,是中國人整體的悲劇呢?

誠然,宋襄公逆時代潮流而動,宋襄公固守先朝舊禮不知權變,宋襄公過分看重禮儀仁義的力量,宋襄公缺乏創新進取精神,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他被後人嘲諷也是必然的。但是,宋襄公自有宋襄公難能可貴的品格,那就是遵從規則、恪守禮儀、注重誠信、不畏強勢。他的失敗,或者說他被歷史所拋棄,並非簡單的是他這個個體的消亡,而是意味著中國人從整體上放棄了誠、信、禮、義、規則等等這些最可寶貴的品質。

當虛偽、狡詐、無恥屢屢取得成功而信守仁義禮儀卻四處碰壁的時候,當虛偽、狡詐、無恥帶來的成功為人們所佩服而仁義禮儀卻被棄之如敝屣的時候,當虛偽、狡詐、無恥成為社會價值觀的主旋律而仁義禮儀卻被嘲為迂腐蠢笨的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審視一番兩千多年前的這位另類的宋襄公,在輕巧無聊的嘲諷中,難道我們不該沉重地懷念些什麼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壘蕭蕭 的精彩文章:

TAG:故壘蕭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