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津醫生一天最多連做7台手術 出門診時不敢上廁所

天津醫生一天最多連做7台手術 出門診時不敢上廁所

十年過去了,馬元煦回憶起2007年經她手做過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小姑娘小鴻:「以前我抱著她拍過一張照片,那會兒她才3歲,現在小姑娘長大了,一下就能把我抱住。」這十餘年,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已經將450多名聽力障礙患者帶入了美妙聲音的世界。(津視127期·騰訊大燕網出品 圖/游思行 文/鈕雅莉)

作為最早在天津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帶頭人,馬元煦被同事稱為「最靠譜的老大姐」。兒時的馬元煦,就有過一個當醫生的夢想,在黑龍江下鄉時,她被幸運地選調為工農兵大學生,在家人的建議下,她將北京大學考古系的志願改成了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

1977年,24歲的馬元煦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一中心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她笑稱自己「40年來就沒挪過窩兒」。馬元煦回憶,2007年剛開始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顯微鏡都要向神經外科借來使用(上圖),有時候手術用的電鑽等設備,還要向別的醫院去借。而如今,大夫們已經用上了世界先進的醫療設備(下圖)。

2007年7月,一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一些醫護人員參加了央視舉辦的「慈善1+1」公益行動,她也被現場的場景深深感動。回到醫院,他們開始積極籌備,並接受了來自全國貧困地區的20名聾兒。「因為我們醫院之前都是收治成人患者手術,為了這批小患者,我們不僅把病房裝飾成孩子喜歡的卡通環境,更主要的,全院包括影像、麻醉、護理等多科室聯動,學習和調整,以適應兒童的手術要求。」馬元煦回憶。(資料圖)

參與人工耳蝸植入項目,是影響馬元煦一生的經歷,也給聽障人士帶來聽見繽紛世界的希望。十年過去了,她還能叫出一些早期治療過的聾兒的名字。她時常為一些因殘疾兒童而分裂的家庭感到惋惜,也會被一些患者的感激而感到欣慰。她治療過一名40多歲的患者,患有多年耳聾,在植入人工耳蝸開機後第二天就打來電話,激動地說:「馬主任我聽到了!17年了,我第一次聽到兒子叫我媽媽了!」

這一天,馬元煦與程岩(右一)正在為一名3歲女孩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程岩也是最初開展人工耳蝸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最多時候,她一天要跟6台到7台手術。

程岩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戀家的她在高考時為了「守家在地」,報考了天津醫科大學,1986年畢業後進入一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當時她是醫院裡少有的戴眼鏡的大夫,還總是為此感到難為情。這天上午,程岩安排了兩台手術。早晨6點半天剛亮,她就從家中出發,7點準時到醫院開始準備手術、開醫囑、查房等等。

眼前這位3歲女孩,已經是第二次進入手術室了。一年前,這個孩子植入了右側的人工耳蝸,如今,她再次接受左側人工耳蝸植入,以達到更好的聽覺效果。能聽見聲音的她已經可以清晰地開口說話,這讓程岩感到特別欣慰。

兩台手術之間,程岩有半小時的休息時間,摘下口罩,她才得以喘口氣。「做完第二台手術,扒拉兩口午飯我就得去門診。」下午半天的門診,程岩要診治四五十個病人,她說自己是個急性子,習慣提前半小時就到門診,「畢竟不能讓那麼多人等著,想上廁所有時候也憋著。」

被同事稱為「美女主任醫師」的王巍,是一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年輕骨幹之一。這位開朗外向的「天津姐姐」,199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今年剛好是來到一中心的第20個年頭。喜歡旅遊的王巍,兒時的夢想是當一名翻譯,報志願的時候,家中三代都從醫的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學醫。

即便參加了工作,王巍也從來沒有停止學習,2007年她在讀博期間,和馬元煦、程岩等前輩一起參與到了人工耳蝸的工作中。2011年,王巍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後,還在2015年前往義大利進修。每當有人誇讚王巍看上去比同齡人更顯年輕,她就會開玩笑地說:「是學習讓人保持年輕!」

每天7點半之前,王巍就來到醫院,下班卻幾乎沒有固定時間,有的時候一台手術可能會做到晚上七八點。除此之外,她還會參與科室里組織的業務學習、參加學術會議、帶醫學生等等,能陪伴家人的時間簡直少之又少。王巍的女兒今年13歲,女兒曾告訴王巍,她長大後不想當醫生:「當了醫生會像你那麼忙,我就沒法好好陪我的孩子了。」

雖然當醫生讓王巍犧牲了很多私人時間,但她始終覺得,這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尤其是她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匿名的患者為自己寫的好評,對方真誠的認可,讓她開心好一陣子。在王巍看來,醫學其實也是一門社會科學,醫生們不僅要面臨鮮活的生命,還要體會患者的感受。所以她時刻提醒自己,必須要負擔起責任。

一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林鵬主任,作為該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在引領學科發展方面總能做到高瞻遠矚,他是最早堅持要將人工耳蝸技術引進天津的人。

林鵬介紹,俗語說「十聾九啞」,聽力障礙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3歲以前植入人工耳蝸的聽障兒童,會恢復得更快更好,達到和正常人一樣交流的水平。為此,他曾執著地「三顧茅廬」,才得到合作方的認可。

在這十年中,正是在林鵬的帶領下,一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為天津市唯一一家「人工耳蝸項目定點手術醫院」。他見證了天津人工耳蝸手術的起步、發展和成熟,也一點點見證了整個團隊的成長。如今,他們的團隊已經發展到32人,徐開旭、趙暉、張迪、胡明等醫生都成為中堅力量。他感到欣慰,卻也並不滿足,他期待更多的新鮮力量加入這支隊伍,能讓更多的聽力障礙患者走入有聲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話京津冀 的精彩文章:

北漂IT男辭職環球騎行 曾遭十餘惡犬撲咬
探訪春節不回家的北漂:有人連續5年不能回家

TAG:圖話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