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便形狀發生這些改變 可能是腸癌

大便形狀發生這些改變 可能是腸癌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癌症面前,不是人人平等的。對於年輕人來說,患上癌症,惡性程度要比老年人要高。「大便便血,有可能是痔瘡,也有可能是結直腸癌!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時也要特別注意!

近年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最年輕的大腸癌患者年僅25歲。

大便形狀發生這些改變 可能是腸癌

解釋:大腸癌是「富貴」病

結腸癌、直腸癌統稱為大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近些年來,隨著大家飲食結構的變化,尤其是經濟水平高的地區很多人逐漸西化的生活方式,攝入高熱量、低膳食纖維結構的食物造成肥胖等,都促使大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又稱為「富貴病」。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加上運動量太少,導致腸胃蠕動速度減緩,容易引發便秘。另外,過多吃高脂肪食物的飲食習慣,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身體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之中,就容易誘髮結腸癌。另外,國外有研究結果證明結腸癌主要來源於肥胖因素,所以肥胖人群也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警惕:辦公室一族久坐容易得大腸癌

從臨床上看,過去專屬於中老年人的大腸癌,現在已悄悄」盯」上年輕人,最年輕的腸癌患者僅有25歲。很多年輕白領久坐少動,加上喜歡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很容易導致腸道運行不暢,而年輕人因為新陳代謝旺盛,癌細胞分裂也更快,惡性程度比中老年人要高。

除外,久坐的人最容易發生痔瘡,許多人認為痔瘡無關緊要,常常認為「十有九痔」,從而忽視了大便帶血是大腸癌最初的主要癥狀之一。

大便形狀發生這些改變 可能是腸癌

提醒:早期癥狀是便血

大便習慣改變,原來有規律的大便突然增多或減少、腹瀉、便不凈等;性狀改變,大便變扁、變細或不規則等這些癥狀都是預警信號。

大腸癌的第一個癥狀是大便帶血,從臨床來看,80%的大腸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況。臨床上收治的大腸癌病人中有60%都發生肝轉移,以往對於大腸癌肝轉移的晚期腸癌病人,很多病人甚至醫生都選擇放棄治療,多採取姑息治療。記者獲悉,在德國,對50歲以上大腸癌高危人群會定期篩查,加上治療技術的先進,即使是腸癌肝轉移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45%。對比目前的中國,晚期腸癌病人生存率相對比較低。

預防:「飲食+運動+檢查」三管齊下

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建議「飲食+運動+檢查」三管齊下。

大便形狀發生這些改變 可能是腸癌

飲食上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盡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減少結腸癌的發生幾率。

另外,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應提高警惕,盡量克服久坐的不良習慣。坐的時間不宜太長,要定時改變坐姿,適當增加活動的時間,才能減少或避免大腸癌的發生。對於肥胖人群要保持健康,就要減重,多運動、少吃高熱量高脂食物。

對於5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如結腸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高脂飲食、肥胖、不愛運動久坐一族等人群,專家提醒一旦有消化系統的異常表現,如腹痛、腹瀉、大便中有粘液膿血等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直腸指檢及腸鏡檢查,提倡早發現早治療。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震驚!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中國大腸癌發病率上升 哪些人易被大腸癌盯上?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