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陵與兵馬俑

秦始皇陵與兵馬俑

秦始皇陵位於驪山北麓,呈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方形。地面建築主要有高大的封土、宏偉的宮殿和堅固的城牆。陵園南面的防水大壩也可以算在地面建築之內。可惜的是,這些景觀在秦始皇死後不久就遭到人為破壞而面目全非。

在陵園中,地宮是最神秘的地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始皇派刑徒挖地下三重之泉,然後鑄銅堵塞泉眼,才放置棺槨;冢內修作宮殿和百官位次,藏滿稀奇珍異寶;又命人製造機關弓箭,防止人們潛墓盜寶;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使其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再以人魚膏為燭,當作長明燈。

陵園設施還包括大小不等的陪葬坑。目前發現的陪葬坑、陪葬墓已達數百處之多,其中以兵馬俑坑規模最大,一發掘就驚動了世界。銅車馬坑的發掘,也引起轟動。至於馬廄坑、陪葬墓等陪葬坑中埋藏著大量的文物,目前已出土數萬件,為研究秦始皇陵和秦代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在20世紀70年代才重見天日的兵馬俑坑,有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之分,是考古學家對兵馬俑坑的編號。從各坑的情況來看,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是先按照坑形設計挖成深約5米的土壙,在土壙的四壁鑲築夯牆。土壙的中部築成一條條過洞與過洞之間的隔牆。在坑的四周及隔牆的左右兩邊每隔1.4米立一木柱。木柱的下端以長方木作地梁,上端承托著縱橫的枋木,從而構成井口枋形的木框架。在木框架及隔牆的上面密排著棚木。棚木的上面依次排列席子和黃土,形成坑頂。坑頂高出原地面約2米。坑的底部以青色條磚鋪地。從磚地到坑頂的內部空間高度為3.2至3.8米。把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即把四面的門道用立木封堵,使之變成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兵馬俑雕塑的藝術特色,主要是繪塑結合,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形式和內容統一,既富真實性,也富裝飾性。這些兵馬俑大體上都經過精雕細刻,從已出土的1,000多個陶俑陶馬來看,無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貼、刻、畫等雕塑技法,從體、量、形、神、色、質等方面追求藝術效果,造型逼真,給人明快、深沉、博大、壯觀、精美的印象。

兵馬俑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極為珍貴的秦代史料。軍事方面,通過兵馬俑,可以進一步了解秦代兵制、軍事以及秦軍裝備。另外,兵馬俑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代的民俗。從兵馬俑坑出土的兵器來看,秦國的冶金技術高超,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葉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文明的搖籃黃河與長江

TAG:伊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