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的布局,暗示了這三個王朝的興衰終結
北京內城還保留著一定的古樸文化氣息,但是關於內城的隱喻,卻鮮少有人注意到,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
北京內城一共有九座城門,其中南面城牆有城門三座,俗稱前三門,三個城門名字,預示了元明清三大王朝的覆滅。自西向東依次為宣武門、正陽門(前門)、崇文門。正陽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正中,宣武門、崇文門則分別位於中軸線以西和以東,兩者對稱排列。
正陽門有國門之稱,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營建大都城,南面正中的城門為麗正門,在明朝永樂十四年,麗正門遷建到如今正陽門的位置,明朝正統四年,麗正門改名為為正陽門。 ( 1965年經周恩來批示,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得以保留,1980年代騰退 )
崇文門跟正陽門一樣經歷了元、明、 清三個朝代,元朝的時候名稱叫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明朝正統四年,文明門改建並改名為崇文門。( 1966年拆除崇文門城樓時,發現該樓為明代所建的大木結構,木料為金絲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後來用於故宮和天安門的翻修工程 )
宣武門的歷史比前面兩座城門稍晚,它建立於明朝,開始稱為順承門,明朝正統四年改稱宣武門。崇文門與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建築規則,兩門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 ( 1927年拆毀宣武門箭樓,1930年拆除宣武門瓮及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宣武門城樓 )
民國學者瞿兌之著有《故都聞見錄》,他在書中點出了前三門的驚人之處:「北京前三門曰正陽、曰崇文、曰宣武,元亡於至正,明亡於崇禎,清亡於宣統,天下事固有巧合不可思議至如此者。」即元朝末代皇帝的年號為至正,有一個正字,明朝末代皇帝的年號為崇禎,有一個崇字,而清朝末代皇帝的年號為宣統,有一個宣字,正好與前三門名字中各一個字重合。民國時候的軍事家徐永昌也注意到這點,曾經與人談及此事,在他的日誌里有記載。
小編我覺得這些巧合很是令人驚訝,歷史上還有很多我們現在都無法解釋的巧合,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嗎
※他是崇禎親叔,比皇帝都富,卻一毛不拔,最後被李自成吃掉
※明朝一開國勛臣統治一方250年 真正姓氏卻至今無人知曉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