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鄙視鏈,別把政治正確當真相!
導讀:在「我們應該支持孩子們的任何職業選擇嗎」問題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這樣寫的:「不可以。」
作者:席越,專欄作家,著有《他們的中國》《先嫁書後嫁人》。現為女性勵志視頻「遇言.不止」創始人&CEO。
上周,一篇文章刷屏了。在《為什麼回國後我這麼害怕變成「社會底層」》中,作者小哥從歐洲回國後創業受阻,上演了一幕海歸版逃離北上廣的內心戲:
「在歐洲的時候,一切是完美的」,「沒人會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年齡只是數字」,「婚姻不是標配」,「酷到沒朋友的是DJ」,「月入一兩萬人民幣即可自給自足」,回國後有種「強烈的陌生感」,「價值系統蒼白單一」,「理科沙文主義」,只在意「權力、金錢、地位」,不關心「價值、美感、公義」。
最為扎心的一段莫過於:
「我在歐洲時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個行業,有做設計的、管理倉庫的、在酒吧調酒的、開紋身店的、做程序員的、在公司做行政的,當然還有做金融的和無所事事的,沒人關心對方在各自行業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無論他們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對他們正在從事的職業抱持著真摯的熱情,都從中發現了無盡的價值和意義感……在中國,紋身師和DJ就社會的底層。」
同樣在國外學習、工作逾十年,我對作者身上出現的「文化休克反噬」十分理解。畢竟,從一種體系跳到另一種體系,誰都有點 水土不服。
然而,如果認為西方社會無所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不在乎你大花臂、穿鼻環、當DJ、到處浪,無論干點什麼或什麼都不幹都能得到親友的鼎力支持,這真是單純到缺心眼。再刻薄點說,這位小哥可能跟他的「朋友」不夠深交,或是沒有接觸到自身階層以外的社會。
畢竟,說幾句政治正確的場面話很容易,具體到自己頭上,誰心裡還沒桿秤。
借口「價值單一」、「時代蒼白」、「意志綁架」、「指手畫腳,品頭論足」、「我有自己的非競技性賽道」等等,來轉移自責和受挫,打造內心的平衡。說到底就如同開篇作者那位朋友所言:不就是創業失敗嗎,別給自己加那麼多戲。
「做喜歡的事,開心就好」指向的是愚蠢和毀滅
除了羽化登仙的北極圈,我發覺這些年來各國中產階級的價值考量越來越趨於一致。那就是,如履薄冰、謹小慎微的挑選教育和工作,維護家族不向下跌落。
曾任百事可樂和大通銀行副總裁的紐鮑爾說:「除非去上大學,否則你不會走上生活的上升曲線。今天在美國,教育是成功的關鍵。」連喬布斯把兒子生下來就送人的老媽都要求領養人簽下協議:必須送孩子上大學。
在《穿Prada的女魔頭中》,安妮·海瑟薇的父親對女兒的秘書工作顧慮重重:「你拿著最低工資,給人跑腿、打雜、遛狗、看孩子、買咖啡,這是要鬧哪樣?」而女兒不得不一再給老爸打氣:「只要堅持上兩年,我就能拿到所有紙媒行業的門票。這事還是有前途的。」
本屆奧斯卡大熱影片《伯德小姐》中,思想開明寬容、絕非望子成龍的父母仍然對在超市做收銀員的嬉皮兒子極之憂慮,因為:「這不是一項事業(that"s not even a career)。」快言快語的妹妹更是直接告知:「如果你不把臉上這些釘釘環環摘下來,活該一輩子找不到像樣的工作。」
太誠實了,我工作過的加拿大大公司就命令要求過不許有明顯部位紋身,不接受大花臂。
在國外,「job」與「 career」是涇渭分明的存在。
在麥當勞炸薯條是job,加盟一間麥當勞是career;計程車司機是job,優步構架師是career;倉庫管理員是job,物流經理是career。
在龐大的中產人群中,沒有哪位家長真的不介意孩子一輩子從事終日重複、無關技能、沒有上升空間的「job」,無一例外希望子女進入到上升通道清晰的career。
即便是在career行當中,也可以通過稱呼感受到職業地位的細微差異。比如第一陣列中關乎人命的,含有「Licensed」前綴的醫生、牙醫、工程師、律師、建築師,需要專業領域的學位+工作經驗+執照考試才可獲得。其次是前綴含有「Certified」的職業,比如中學教師、系統專家、投資顧問、產科助理,這些職位的入門資質相對低一點,但也是不錯的行業。
此外,孩子要玩演藝、當DJ、搞電競,家長同樣會憂心忡忡甚至暴跳如雷。
在以反雞湯著稱的美劇《絕望的主婦》中,Gaby的漂亮侄女提出從高中輟學,去紐約做模特時,阿姨們各種諷刺臉。連上過時尚雜誌封面的Gaby自己都表示:「老娘只是倖存者偏差而已。」
當迷糊主婦Susan交了新男友,對方的母親得知她是童書插畫師時一臉嫌棄:「這不是一個可以維持生計的行當。」
江蘇衛視的綜藝《世界青年說》,邀請了12名來自各國的年輕人發起熱點討論。
談到家長是否應該無條件支持孩子的興趣。頗具演繹天分的美國小哥孟天吞吞吐吐道:「我媽應該在我一門心思想去百老匯登台時阻止我。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會先去學一門工程,而不是表演。」一席話引得眾人紛紛頷首。
美版知乎上,有大量類似 「我爸媽認為電競是不務正業,你們怎麼看」,「我想當藝術家,可行嗎」,「我想當演員,怎麼入手」的問題。
高票答案雖然不會像知乎上那樣對計算機和金融以外的專業全部勸退,但也清一色表示:你可以追逐夢想,但應知道無利可圖(non-lucrative)之事不是職業而是愛好。
更有無數帖子建議家長把划船不靠漿的孩子踢出家門,讓他們自己支付房租和上網費,感受一下真實的世界。
在「我們應該支持孩子們的任何職業選擇嗎」問題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這樣寫的:
「不可以。」
做喜歡的事,開心就好。這句來自於50年代的口號已被證實不合時宜。人生註定艱難,一味鼓勵指向的是愚蠢和毀滅。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去從事一項痛苦煎熬的工作,但你必須放寬眼界,評估時局,挑選一個體面、賺錢、市場價值高的職業。」
2011年,耶魯教授蔡美兒的育兒著作《虎媽的戰歌》在美國引起悍然大波,正是她擊中了中產階級家長們日益強烈的整體焦慮,那就是:該如何度過這一生,並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
鄙視鏈,不說,不等於沒有
專業、行業與階級之間的鄙視鏈,不說,並不代表沒有。
《慾望都市》中,身為律所合伙人的米蘭達提起在快餐店工作的男友史蒂夫,閨蜜們遺憾道:可惜他是working class。
《絕望的主婦》中,Bree的老公去打擊情敵,套路是:我是個醫生,你只是藥劑師。
Lynnette的兒子高中畢業去屠宰場殺牛,Susan的女兒從醫學院輟學當服務生,親媽們的內心無不是崩潰的。
剛到加拿大時,我向助教抱怨:「中國父母總是比孩子。」助教一臉冷淡:「哪國不是這樣?」
西方人不會赤果果討論你的收入,但當你報出自己職業和社區時,一切盡在不言中。更別提美國、加拿大的小學、社區會將家長、居民的平均收入公開貼到網上。
上周,鄰居太太跟我說,她決定重返職場。原因之一是受不了每當別人問起「What do you do for living」時半秒鐘的沉默,儘管大家總是客氣的接一句「好棒哦,你是home maker」, 這話說得同《逃跑可恥但有用》中新桓結衣的主婦女友一摸一樣。
再說說從眾與獨行。
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也算是家加拿大大公司。同事之間的各種評頭論足,指指點點連我一個不怎麼參與八卦的外國人都有所耳聞。
信奉不節育的摩門教同事家連生七個娃,而且不去學校就讀,全部由太太在家教習。幾乎所有人都在背地裡議論這事「太不正常」。
處了十年對象的情侶結婚,男方老爹在婚禮上擦著眼淚說:「終於結婚了,我這是咬牙忍了多少年憋著話頭不敢催啊。」
年輕會計師嫁給了自己的高中甜心做電工的小伙,送新婚禮物的時候資深會計師大姐拍拍她肩膀,「初戀是靠不住的,早結早離,姐就是一個教訓。」
而國外婚戀市場的階級壓力同樣顯而易見,青年才俊在哪兒是搶手資源。部門的會計師弟才23歲就上趕著訂婚了,對方是一位整形外科在讀生。同事們各種打趣:「這是在姑娘上市之前搶先標註。」
至於西方的學科鄙視,固然沒有「理科沙文主義」這麼嚴重,但文科性價比低一直都是大家的共識。
美劇《了不起的麥瑟兒夫人》中,得知俄國文學系畢業的主婦女兒要離婚,作數學教授的老爸急的大叫:「我早就說叫你讀個有用的專業!」
《心靈捕手》中,馬特·戴蒙對著炫技撩妹的歷史系學生一句話秒殺對方:「你花一萬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塊五就能在公共圖書館得到。」
誰心裡還沒個鄙視鏈,把西方的「政治正確」,表面上的有話不說當成真相,是不是太天真了。
「一切都是打開式的,不存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的所謂規範。」
怎麼可能啊喂!
即使在國外,一把年紀再就業也是十分艱難的。Younger and Cheaper(更年輕更便宜)從來就是人事部門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這意味著你必須及早建立起一條高效、精準的職業通道,還得有好運氣不要趕上2000年互聯網崩潰,2008年金融業蕭條,石油一跌跌10年的花式危機。
在被收看逾千萬次的TED演講《30歲不是新的20歲》中,演講者Meg Jay提出: 工作以後再說,結婚以後再說, 育兒以後再說,連死亡都是以後再說,這是多麼遊離的心態。
Meg Jay說:「儘管聽起來不那麼政治正確,但二十來歲的確是手握籌碼的年紀。當你把很多事情推遲到30歲才做,這意味著你要在短時間內展開一項職業,挑選一個城市,找到一個伴侶,而這些事情往往是不兼容的。」
此外,Meg Jay更公布數據:「在婚戀方面,超過一半的美國人 30歲之前就和終生伴侶結婚、 同居、或者在約會。在事業方面,工作的前10年會對於你將會掙少錢有著極大影響。」
在這則視頻的回復區,充斥著20出頭的孩子們醍醐灌頂的感慨。由此可見,美國的年輕人同樣是焦慮掙扎、時不我待的一群。
時代不會辜負任何人,作繭自縛的只有自己
無論自媒體如何渲染90後的中年危機,事實是,去年,調查機構Varkey Foundation發起了一項針對全球青年思想狀況的調查。在本國是否宜居這一問題上,中國青年的凈值為64%,超過階級固化到心如死灰的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29%的中國青年認為「只要努力工作,人人都能取得成功」,比世界平均的15%高出一倍。
被95後們干翻在沙灘上?那是必然的。
最後,在那本爛大街的《富爸爸、窮爸爸》中,有一段話讓我頗為贊同:
「一些人在生活推著他轉的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另一些人則埋怨生活的不公,卻不知道生活也賜予了他們機會。」
《十三邀》讓我們知道,建議邵逸夫拍一部英格瑪·伯格曼式「不賺錢」電影的蔡瀾,暢談「痛飲酒,熟讀離騷,方為真名士」的羅胖,洞悉到生命荒涼底色的馬東,同樣可以達到庸俗的自由,世俗的成功。並沒有在「對抗外界」、「守住自我」、「理科沙文」中糾結消耗。
這一切的前提是,保持精進勇猛,慎以清高和不屑作為對無能的迴避。
時代不會辜負任何人,作繭自縛的只有自己。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