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玉珍: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分析

王玉珍: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分析

文/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王玉珍

Golden Quote

我國的金融科技在支付、資本市場、區塊鏈以及監管科技方面的解決方案已經受到更多國家和地區、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從業務布局來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等已成為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排頭兵,其主要的發展領域為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結合,從專註於線下前台業務的線上遷移,向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票據記賬、底層安全等中後台延伸。

——王玉珍

要回答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首先要看看什麼是互聯網金融?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的互聯網金融僅僅是指互聯網金融平台公司,但實際上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遠遠不止這些。嚴格的互聯網金融定義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以及以互聯網方式經營管理的金融業務。

如果以此來推論,互聯網金融就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他們為互聯網金融提供科技支持,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部分是原有的金融機構藉助於互聯網金融科技從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和服務,這是傳統金融實現轉型和適應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

第三部分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或者平台,也就是我們日常以為的互聯網金融平台。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會好還是不好,而是綜合上面的分類我們分別進行分析並得出結論:

第一,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和美好的前景。

我們知道,互聯網經濟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且未來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那麼,藉助於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金融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且在政策上我國提倡「互聯網+」,因此,未來互聯網技術以及未來的物聯網技術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得到應用和發展,隨著我國金融機構的智能化轉型,互聯網金融科技將面臨更大的市場需求。

麥肯錫2013發布研究報告,提出了有望改變生活、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新興顛覆技術——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列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常規油氣勘采、資源再利用。其中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機器人等都對未來的銀行4.0的顛覆性的影響。

因此,國際和國內的銀行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有數據統計,國際領先銀行平均每年投入稅前利潤的17%-20%用於數字化轉型和創新。而國內銀行也開始嘗試數字化新模式,但是對數字化戰略布局、規模化實施落地、體系化能力建設還處於探索階段。

在數字化應用和轉型的過程中,以新的方式介入銀行業務將對現有的銀行體系形成新的挑戰,而新的銀行業務模式的不斷湧現將顛覆傳統的銀行生態。

在現有銀行體系之外,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或者新興金融科技的應用者,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數據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低成本擴張為手段的新的銀行形態將不斷地向銀行業務領域滲透,全方位、多領域地介入傳統銀行的所有核心業務,銀行與非銀行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截至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滲透率已達36%,用戶近5億人。

在銀行體系內,新的科技的廣泛應用將衍生出許多新的業務生態,借力金融科技創新,建立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提供全渠道、無縫式、定製化的銀行產品和服務,將顛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打造出以銀行業務為核心、融合科技創新的一體化新興金融生態圈。

這也為銀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大數據的應用通過精準預測消費者的行為及其演變方式,實現銀行產品的定製化和差異定價;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通過數據的分散式存儲和點對點傳輸,突破了銀行業務處理的中心化和中介化的業務數據傳輸模式;金融雲的應用通過為客戶提供遠程的、基於需求的服務,打破銀行現有架構的成本約束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

麥肯錫對全球100家領先銀行的調研結果顯示:

52%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有合作關係,37%的銀行採用風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

花旗銀行於2010年設立了花旗風投,密切關注並投資大數據、電商與支付、金融服務、安全與IT這四大科技領域。

西太平洋銀行向獨立運營的風投基金Reinventure投資5000萬美元,布局顛覆性技術,投資項目包括比特幣錢包Coinbase、社交媒體網站Nabo、一站式支付平台PromisePay、P2P貸款平台SocietyOne、企業情報數據倉庫Zetaris等。

麥肯錫指出,銀行可以通過收購、投資、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積極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創新。

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楊飛介紹過歐美銀行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效。認為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的結合打開了銀行業廣闊的創新空間。由技術引領的創新已超越金融交易本身,進入到銀行的核心領域。

以法國巴黎銀行和摩根大通為例:

法國巴黎銀行依靠與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實現數字化、創新化發展。將「2020年建成數字化銀行,從便捷性和安全性兩個維度,提升客戶體驗」作為優先戰略。法國巴黎銀行從2016年起實施「金融科技加速器計劃」(FinTech Accelerator Program),主要是以建設「未來銀行」為視角,發掘有潛力的初創型金融科技企業,為它們提供具體、實際的幫助,最終目的是帶動法國巴黎銀行數字化進程,為客戶提供更加滿意和安全的金融服務體驗。

與法國巴黎銀行的「金融科技加速器計劃」相類似,摩根大通對內加強對區塊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領域的投入,一年在信息科技上的投資超過90億美元。對外也加強了有潛力的初創公司合作,並為成千上萬的客戶提供各類研究報告。為了加強與有潛力的初創公司合作, 2016年6月底,摩根大通宣布啟動「入駐計劃」(In-Residence Program),即IRP,由摩根大通業務專家直接入駐初創企業,雙方共同開展行業變革創新。通過合作,初創科技企業可以享有摩根大通的全球資源,接觸摩根大通的核心業務體系,獲得技術、系統和專業上的支持,使他們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在短期內大幅提升;「入駐計劃」的成果包括經測試的產品、新的創意、與銀行業務的整合、達成的商業協議、獲得融資支持等多種形式。摩根大通則通過專家人員包括:技術人員、工程師、數據分析師、銀行專家、法律合規及風險專家、營銷專家、戰略規劃師、風投及行業合伙人等的入住,可以吸收更多的產品創意,整合銀行業務進,提高銀行業務的服務效率、降低業務成本。並且 ,摩根大通自2009年以來投資了數十家金融科技企業,涉及支付、投資、P2P、資產管理等領域,包括移動支付公司Square、在線投資平台Motif、P2P平台Prosper、雲服務平台InvestCloud等。

綜上所述,法國巴黎銀行的「金融科技加速器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拓展互聯網金融的新模式,就是不把金融科技企業當作競爭對手,而是尋找與銀行業務相契合、有成長潛力的企業,通過技術、資金等資源的輸出,培育其發展壯大的同時尋找新的業務機會。摩根大通的「入駐計劃」、「FinLab挑戰賽」則是助力初創科技企業善於運用新技術分析解決商業問題、提高客戶體驗、減少服務痛點,而摩根大通也從中吸收許多創新構想和創新活力,填補自身的產品服務空白,開拓新的客戶資源和業務機遇。

我國的金融科技在支付、資本市場、區塊鏈以及監管科技方面的解決方案已經受到更多國家和地區、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從業務布局來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等,已經成為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排頭兵,其主要的發展領域為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結合,從專註於線下前台業務的線上遷移,向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票據記賬、底層安全等中後台延伸。

螞蟻金服宣布未來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京東金融和真融寶已經明確表示通過發揮科技的優勢重塑金融行業。真融寶的技術團隊目前已經在智能化資產配置、用戶資產安全以及大數據收集等領域打造了"蜂鳥"、"蜂巢"、"鋒芒"三大技術系統。而京東金融則研發了天盾安全與反欺詐系統,該系統可以防範電信詐騙、網路黑客等問題。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服務將取得實質性的業務實用階段。

而我國各大銀行紛紛與互聯網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是很好的說明。在2017年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五大銀行與互聯網巨頭進行了緊急聯姻開展合作:

2017年3月28日,中國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螞蟻金服將協助建設銀行推進信用卡線上開卡業務,為此前無法覆蓋的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務。雙方還將推進線下線上渠道業務合作、電子支付業務合作、打通信用體系,共同探索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創新模式。

2017年6月16日,工行與京東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校園生態、資產管理、個人聯名賬戶乃至電商物流展開全面合作。同時還將打通線上線下。除金融業務領域合作外,雙方還就京東集團層面與工商銀行的整體合作進行了探討,將在物流及電商領域積極展開合作,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2017年6月20日,農行和百度宣布牽手。合作領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產品和渠道用戶,雙方還將組建聯合實驗室、推出農行金融大腦,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生物特徵識別、智能客服、區塊鏈等方面探索。同時,農行與百度合作成立了「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在智能金融服務領域展開深度研究,推出農行金融大腦。合作的核心理念是改變傳統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應用方面則包括基於大數據及分析與挖掘的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客戶信用評價、風險監控及智能客服、智能投顧等。未來,雙方的合作將會在資產證券化、虛擬貨幣及產業互聯網金融等方面進行探索。

6月22日,中國銀行與騰訊雲宣布合作,在內蒙古自治區正式掛牌成立「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雙方重點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全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2017年8月22日,交通銀行與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慧金融、全融資業務、國際化和綜合化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目前,已經設立「交行—蘇寧智慧金融研究院」,雙方重點開展雲計算、數據處理技術、人工智慧、VR/AR等前沿基礎性科技及智能商務、智能交互等跨界合作研究。

從互聯網金融「顛覆」銀行的雄心,到銀行與互聯網巨頭戰略合作,無不預示著中國傳統金融正在向科技金融轉型,在這一潮流之下金融科技未來會更好。

第二,傳統金融機構藉助於互聯網手段和方式從事的互聯網金融會得到巨大的發展。

傳統金融業通過互聯網金融使實體經濟得到支持,特別是普惠金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更需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所以,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一方面傳統金融主動擁抱金融科技,另一方面銀行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快速發展。

中國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並認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為金融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金融安全帶來了新挑戰。央行將強化監管科技(RegTech)應用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

工行創建了互聯網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與生物識別等"七大創新實驗室",全面推進企業級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在高起點上優化調整IT架構,構建更為開放靈活、功能強大的技術系統。還推出了E-ICBC互聯網金融平台,包括「融e購」電商、「融e聯」即時通訊和「融e行」直銷銀行;同時,持續深化大數據和信息化戰略,積極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投入近千個應用創新項目,加快推動科技與業務的融合創新,尤其是繼續從產品、場景、渠道等多維度推動e-ICBC互聯網金融發展。

招行則以客戶為中心打通線上智能服務與線下網點及客戶經理服務流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人與機器融合,推動零售服務體系向互聯網轉型。此外,招行整合多維度數據完善客戶360度畫像,搭建零售客戶標籤平台,開展精準營銷及個性化推薦,實現數據驅動的客戶經營;同時,客戶交易引入基於設備、位置、關係、行為和偏好等大數據風險識別模型,及時預警客戶異常交易行為及欺詐行為。為推動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創新,招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構建以「雲平台」為基礎的運營服務體系,以互聯網方式開展消費金融業務;與招商局集團共同組建的招銀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從金融資產交易及財富管理兩個方面開展業務,打造移動客戶端及雲服務基礎平台;與滴滴出行的戰略合作業務也快速發展。

中信銀行則認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均衝擊著銀行傳統經營模式。金融科技將成為銀行轉型的重要突破口,網貸、智能投顧、智慧網點等領域將成為創新熱點。

民生銀行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和客戶痛點,大力創新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網路支付、網上銀行、微信銀行等網路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構建「金融+科技+生活」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利用微信、微博、移動端App等新媒體平台開展創新宣傳和精準獲客,打造網路金融品牌影響力、客戶持續體驗、提升市場份額。

建設銀行的善融商務,農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磐雲平台,交通銀行的基於移動化、社交化的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務平台,郵政儲蓄銀行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嘗試解決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問題;華夏銀行嘗試藉助物聯網技術,實現IT精細化管理等,未來金融科技將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三大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同時,各商業銀行的「智能銀行」已經呈現出商業銀行藉助金融科技實現科技金融的轉型方向:

農行北京分行的新版「掌上銀行」、自助機具「刷臉取款」、特色貴金屬等新產品、新設備,讓人們可以感受到銀行智慧化、綜合性的服務體驗。

中信銀行的智能銀行是其最新開發的智能投顧產品「信智投」,採用融合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的「雙腦引擎」模式,既有投研專家前瞻性市場分析和底層產品專業調研,又運用大數據、投資模型、智能演算法彌補人類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

平安銀行藉助科技力量推動智能零售銀行轉型,基於互聯網思維通過科技引領、組織敏捷形成的「金融+互聯網」的智能化零售銀行新模式。其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在新版口袋銀行推出了平安智投,根據客戶的交易記錄與風險偏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投資組合方案,讓客戶能在平安口袋銀行中充分感受到智能化、個性化的酷炫體驗。

浦發銀行是最早推出智能投顧服務「財智機器人」的銀行,目前浦發銀行繼續推進智能投顧系統的迭代升級工作,從客戶大類資產配置和線上線下服務角度出發推出了系列新功能,運用機器學習、模型訓練等技術,做到在線的智能調倉等服務。

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為打造智能化的領先金融APP,開創了中國財富管理領域「人與機器」、「線上線下」的融合服務新模式、招商銀行APP5.0開啟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服務新模式、也開啟了垂直金融自場景的融合服務新模式。

興業智投的特點是:大數據、機器學習演算法、一鍵優化。客戶可根據自身的風險等級和投資期限自主選擇投資組合,通過具體的投資組合和基金明細,可直接進行一鍵投資。

廣發銀行的智能投資理財平台——「廣發智投」,將專業投資理財分析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綜合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和投資者偏好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理財建議。

第三,互聯網平台金融其發展處於規範發展的時期,規範以後的發展值得期待。

互聯網平台金融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之後進入了一個規範發展的時期,互聯網支付開始規範,互聯網平台開始治理整頓,2015年更是開啟了對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監管,《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出台;2016年銀監會等部門正式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2017年發布了《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因此, 2018年開始全面落實規範,規範以後互聯網平台金融將進入穩健發展的時期。

首先,從支付領域看,短期仍內以規範發展為主。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發展,首先是從支付領域開始的,並通過智能手機支付和掃碼支付的方式對銀行業的發展進行了顛覆。移動支付的誕生和普及,本來有利於讓金融更普惠、商業更智能、社會更高效,推動智慧生活的普及和智慧行業的升級,

據統計,2016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達到2.9萬億美元,在4年內成長了20倍。而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達到了5.5萬億美元(38萬億人民幣),是美國(1120億美元)的50倍,80、 90 後成為移動支付主力人群。

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608.78億筆,金額3759.9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59%和1.97%。移動支付業務量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1525.80億筆,金額2419.20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485.78億筆,金額2075.09萬億元,筆數同比增長5.20%,金額同比下降0.47%;移動支付業務375.52億筆,金額202.9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06%和28.80%;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業務2867.47億筆,金額143.2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95%和44.32%。

可以看出,非銀行支付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而在非銀行支付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佔比較大,有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騰訊兩家的移動支付共佔據超過93%的份額。

由於第三方支付發展速度快、規模大,而且各種亂象甚至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所以監管部門對非銀行支付加強了管理和監管。一是對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進行持續監管,並強化牌照的謹慎發放。二是強化了支付的行為規範和風險控制。

2010年5月,央行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2010年底,央行緊接著就出台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15年12月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其中明確「支付機構不得經營或者變相經營證券、保險、信貸、融資、理財、擔保、信託、貨幣兌換、現金存取等業務。」「對於支付機構自主或委託合作機構以面對面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面對面方式通過至少三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Ⅱ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其所有支付賬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10 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對於支付機構自主或委託合作機構以面對面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面對面方式通過至少五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Ⅲ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可以用於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其所有支付賬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20 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

2016年自12月1日起,微信支付賬戶單日轉賬筆數上限調整為100次,同時也將根據用戶交易風險情況進行調整。此外,微信支付賬戶單日餘額付款限額將繼續按照《辦法》的要求執行。

從12月起,支付寶賬戶單日轉賬筆數的上限為100筆。此外,支付寶賬戶單日的餘額付款限額將繼續按照《辦法》的要求執行。

2017年7月18日,央行牽頭十部委出台《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對互聯網支付給出了明確的界定。闡述了互聯網支付兩大宗旨:服務電子商務發展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指導意見》將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一併納入了監管。

人民銀行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的通知》(銀髮〔2017〕296號),配套印發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銀辦發〔2017〕242號發布),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新規為條碼支付立了「規矩」:若使用靜態掃碼支付,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使用動態掃碼支付的最高不限額。

其次,互聯網金融平台2018年面臨分化、調整和規範發展。


P2P網貸平台已經成為社會資金融通的重要力量。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底,2017年網貸行業總成交量達到了25800億元,較2016年同期成交量增長了41.8%。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60091.32億元,首次突破6萬億大關。從2017年各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走勢來看,月成交量穩定在2000億元以上,成交規模趨於穩定。

但是網貸平台出現的問題同樣讓人不敢小覷,並形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年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共計612家,其中問題平台199家(跑路58家、提現困難138家、經偵介入3家),佔比約為32.52%。

2018年互聯網金融平台將面臨分化、調整、規範發展的時期:

2017年2月23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明確了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應遵循的基本規則和實施標準,重點是交易資金銀行存管,借貸 違約不兜底,成為網貸業備案登記之後又一合規細則。

2017年7月6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對互聯網平台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監管的目標直指互聯網金融平台一些無固定期限、資金和資產無法對應的「資金池」產品問題,對P2P平台上架與各類交易所合作的違規業務,以及以「大拆小」「團購」「分期」等將大額融資產品權益拆分甚至包裝高風險資產,向不特定對象以及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資者發售的現象做出具體整治要求。通知一出台,成效立竿見影,互聯網金融市場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總量降至原來的50%。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在2018年一季度啟動的網貸平台備案登記。2016年11月28日,中國銀監會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工商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的通知》,為新註冊及已經設立並開展經營的網貸平台備案登記給予指引。

雖然指引稱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但是《指引》第十條規定:在本指引發布前,已經設立並開展經營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申請備案登記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依據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中分類處置有關工作安排,對合規類機構的備案登記申請予以受理,對整改類機構,在其完成整改並經有關部門認定後受理其備案登記申請。

2017年12月13日下發的《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即「57號文件」,要求各地要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區內主要網貸機構備案工作,最遲應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有人預計,能夠最終完成備案的P2P平台大約在800—1000家左右,有將近一半會不能完成備案。

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的互聯網金融要進入兩個特徵之下:

一是必須持牌經營並納入監管的嚴格監管之下,那種野蠻生長、過度套利的方式將被嚴格管理;

二是一些業務將被叫停。

2017年12月,銀監會先後下發《關於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56號文)和《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141號文)對網路小貸和現金貸進行監管。消費金融公司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放貸的業務類型與模式全部叫停,要求禁止消費金融公司通過P2P網路借貸撮合等任何方式為無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提供資金髮放貸款;禁止消費金融公司通過簽訂三方協議等方式與無放貸業務資質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

因此,互聯網金融是美好的未來,但並不是所有的互聯網金融都有美好的未來,互聯網金融將進入一個規範、整合、發展的歷史新時期,優勝劣汰是歷史的必然,但是請相信,互聯網金融明天的太陽依然會升起。

本文編輯:王蕾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註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金融評論 的精彩文章:

蔡喜洋:美國貿易戰影響幾何?

TAG:清華金融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