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財富:最牛「妖股」誕生,18塊錢豪購80萬股,30萬不知道怎麼虧沒的

東方財富:最牛「妖股」誕生,18塊錢豪購80萬股,30萬不知道怎麼虧沒的

隨著A股「入摩」腳步漸進,MSCI方面動作頻頻,機構們已經準備好了,投資者們激動么?

按照時間計劃,2018年6月1日,A股將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的初始納入比例為2.5%,到9月3日,納入比例將提高到5%。

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從長期來看外資將持續流入,在外圍市場風險增加的背景下,資金將更青睞估值合理的市場,A股市場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正式納入MSCI,短期預計吸金千億元

隨著「入摩」腳步漸進,MSCI今年以來針對A股的動作頻繁。

3月14日,MSCI公告,推出12個新指數,將擴大MSCI中國指數產品,為中國A股納入指數的下一步做好準備。

12個新的MSCI中國指數

MSCI中國A股指數、MSCI中國A股大盤股指數、MSCI中國A股中盤股指數、MSCI中國A股人民幣指數、MSCI中國A股大盤股人民幣指數、MSCI中國A股中盤股人民幣指數、MSCI中國全部股票大盤股指數、MSCI中國全部股票中盤股指數、MSCI中國全部股票中小盤股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大盤股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中盤股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中小盤股指數。

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距離6月1日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千億元的增量資金已在A股門外候場,新的增量資金增配A股可能成為趨勢。

根據機構測算,預計短期流入A股的資金將達到170億至180億美元。而根據MSCI的進度,中國A股市場最終將全部被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從中長期來看,這有望為A股帶來340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

當前估值最具吸引力,私募已經提前布局

隨著「入摩」的臨近,投向A股的權益類基金的相關產品布局均密切展開,有私募已做適當配置。

從估值角度分析,據彭博測算,預計2018年MSCI中國市盈率僅13.3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滬深300指數市凈率為1.67,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4.33,市凈率與市盈率均已回到2015年以來的中低位水平。風險釋放後的A股當前估值水平是過去兩年和未來一年間最有吸引力的階段之一。

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經濟體,中國市場市盈率遠低於國際市場,凸顯「估值窪地」價值,同時,外資持續流入,增配趨勢凸顯。

有私募機構人士表示,「入摩」說明我國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進程更進一步,也說明國際機構對於中國新興資本市場的認可。外資對一些價值低估的個股會更感興趣,標的或將以知名、業績較為公開透明的企業為主,這些肯定是外資的配置對象。同時,消費也是配置的熱門。

全球視野看中國股市已走牛

2016 年 1 月 27 日上證綜指 2638 點以來,上證綜指累計上漲 28%,在全球股市中居後。但中國股票真的比較弱勢嗎?A 股只包含一部分中國上市公司,全球視角看中國股票已經走牛。

包含大量中資股的恒生指數上漲 71.98%,代表海外中資股的 MSCI 中國指數更是累計上漲90.37%,跑贏全球主要市場。

2016年1月以來,港股特別是香港中資股大幅跑贏A股,一方面源於港股估值較低,另一方面源於港股對基本面反映更強。

港股機構投資者持股佔總市值45.9%,A股機構投資者佔總自由流通市值23.7%。港股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更注重基本面,A股相對受投資者情緒影響更強一些。港股的走強正反映了中國基本面(企業盈利)很紮實。

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業績更強源於新興行業佔比更高。在美國上市中國公司2016年年報凈利潤增速25.95%,其中新興行業凈利潤增速27.59%。整體上新興行業盈利增速都明顯更快,帶動整體業績強勁增長。美國上市中國公司的走強正反映了中國經濟正在轉型。

360回歸A股、富士康IPO「特批」進入「綠色通道」,36天過審的「神速」展現了監管層面對於發行制度改革創新的重視。中國資本市場正在為「獨角獸」企業敞開大門。政策的傾斜將引導科技股新鮮血液的流入和回歸。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科技類行業IPO數量和市值佔比將在A股市場逐漸升高,未來類似BATJ 的公司在A股上市,或者更多高成長的「獨角獸」在A股上市,A股市場結構將趨向合理,為邁向新的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宏觀經濟看,2018年經濟新時代仍將保持高增長,GDP增長目標是6.5%左右。對比1990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中 GDP增速的目標值和最終的實際值,可發現在多數年份中國 GDP 增速實際值超過目標值。

現在,消費已經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力,消費本身有很強的韌性。新時代我國經濟正在由大變強,重視質的提高,經濟增長平穩,但企業盈利增速更快。

所以,在中國經濟保持高增長,A股正式納入MSCI,外資持續流入,高成長「獨角獸」A股上市,當前估值水平吸引力增強,以及企業盈利增速加快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不妨提早一步布局,選擇企業基本面研究方面更具優勢的機構,分享未來A股市場長期發展成長的紅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股入髓 的精彩文章:

TAG:股入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