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人:打擊華為、阻礙博通收購高通的背後,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擔憂

經濟學人:打擊華為、阻礙博通收購高通的背後,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擔憂

上海郊外,一棟冰冷的建築中矗立著 40 個黑色運算機櫃,其中除了冷卻系統的冷卻液之外再沒有其他流動的東西。嗡嗡聲中,1000 萬個處理單元正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運轉著。這是神威太湖之光,它以每秒 9.3 億億次的浮點運算居全球超級計算機之冠。

普遍來說,超級計算機的建立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世界上大部分超級計算機,如太湖之光,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這些超級計算機是國家尊嚴的象徵。

數十年來,人們公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位於美國,或者至少使用的是美國製造的晶元。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

去年 11 月發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榜單中,其中有 202 個是屬於中國的,佔據榜單綜合計算機能力的 35.4%;而美國的 143 台機器僅占 29.6%。誠然,許多中國計算機都是用了美國晶元,但是奪冠的太湖之光使用的完全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晶元。

雖然這份 Top500 超級計算機榜單不能完全地為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實力代言,但它的確揭示了世界各國的雄心。因為想要在榜單上謀得一席之地,你需要擁有頂尖人才、足夠的資金、以及想登上榜單的渴望,要成為榜單上的霸主就更不必多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太湖之光的成功能夠在中國的其他科技領域被廣泛複製。他談到要讓中國成為「網路強國」——在未來十幾年時間內,中國將會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半導體和即將到來的 5G 移動網路等領域位居世界領導地位。此外,中國在合成生物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也抱有很大的野心。

如果你曾與美國的商業領袖交談,你會發現他們對中國在這些技術方面的進步感到擔憂——尤其是人工智慧方面。中國擁有超過 8 億互聯網用戶,這意味著大量的數據,而數據是人工智慧服務最重要的養料。

美國國家安全機構擔心,中國會因此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持平,而且將徹底顛覆與這些技術相關的行業。

在這種背景下,3 月 12 日,特朗普政府出手阻止博通收購高通的 1420 億美元交易實為出於恐懼。(博通是一家位於新加坡和美國加州的晶元製造商,正在全面遷向美國;高通是一家美國的無線技術公司)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向特朗普總統提出了這項禁令。他們擔心由馬來西亞企業家、投資人 Hock Tan 促成的此次博通與高通的合併,可能會導致中國公司成為 5G 網路的硬體供應商,並控制絕大部分的知識產權財產。

(開心時候的 Hock Tan)

5G 網路能夠連接每一個人,每一個物體,從自動駕駛汽車到商店裡的無線感測器。有人擔心,如果中國主宰了這個新興的基礎設施,那麼它不僅有能力獲得大量的數據,還有能力控制它,甚至在發生衝突的時候將其武裝起來當作武器。

美國對華為的打擊也來自於這種擔憂。華為是全球最大的移動網路設備供應商,對 5G 野心勃勃。然而該公司卻在美國被禁,美國擔心它的產品能夠為中國間諜傳輸數據。

不止網路設施,華為手機在美國也收到了強力打擊。今年 1 月,美國最大的網路運營商 AT&T 在政界人士發出警告後結束了分銷華為最新智能手機的交易。在 2 月份的國會聽證會上,國家安全局(NSA)和其他人警告美國公民不要使用該公司製造的手機。

對博通的禁令很可能僅僅是美國政府對華反擊戰的第一槍。近日,一起有關中國強迫美國公司交出知識產權,或者在某些情況下竊取知識產權的指控的調查即將公布調查結果。

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中國的不良行為會導致美國公司的損失高達 1 萬億美元,特朗普將會利用這一結論對中國進口的產品進行打擊,使用貿易法案第 301 條款徵收約 600 億美元的關稅。

但是,這一切都不會改變一個既成的事實,在過去二三十年間,中國在許多科技領域已經與歐洲、日本或是美國並駕齊驅。

雖然中國也不是萬事皆能,比如,沒有人會跑到中國去進口噴氣發動機或者是進行靶向癌症治療,中國在進口半導體方面的花費比在進口原油方面的花費還要大得多。但是中國也能做很多事情,而且它的目標是要做更多的事情,並且可能會採用不公平的手段。

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 20 世紀 40 年代到 80 年代,美國一直面臨著蘇聯的軍事和意識形態的威脅。20 世紀 80 年代,受到日本科技崛起影響,美國的威脅感日益增長,日本科技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對象。現在當面對中國時,美國所承受的威脅就像曾經它面對的兩股力量相加起來那樣大。

美國公司和政界人士一直對中國抱怨頗深,他們不滿中國充滿限制的市場環境、中國公司的封閉態度、中國間諜、以及多年來用知識產權武裝自己背後的野心。

目前,這種對抗力量正在加劇。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似乎正在奮起直追,想要實現科技超越。2015 年發布的「中國製造 2025」計劃就是為了確保中國在未來的行業擁有絕對的掌控權。在 2016 年推出的「國家信息化的十三五規劃」中,中國對晶元行業的補貼高達 1500 億美元。

如今,中國有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行業。珠江三角州製造的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早已遠銷國內外,不僅如此,那裡還是大型本土公司的所在地,比如大疆——世界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製造商。

中國在線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曾一度被視為由於巨大的中國市場的保護而誕生的模仿者,已經證明了自己不落人後的創新能力。由於他們旗下廣泛流行的移動支付系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現金交易已經或多或少地從中國的東部城市消失。這兩個系統的月交易額高達 12 億美元。

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成功足以讓他們現在的價值超過 1 萬億美元。除此之外,市場分析者的全球在線巨頭名單中還包括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亞馬遜、蘋果公司和 Facebook 等。

兩家公司都已經擴展至海外領域:阿里巴巴擁有印度大型電子商務公司 PayTM 的部分股權;騰訊最近則投資了印度尼西亞快速發展的物流和初創公司 GO-JEK。緊隨其後由百度、今日頭條、京東等巨頭構成的野心集團同樣難以對付,更不用說那些渴望被關注的初創公司了——作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來說,這是一個提供多元化服務的巨大團體。

中國的人才力量同樣不可小覷,受過良好培訓、受教育的勞動力人口不斷上升。去年世界經濟論壇報道,中國有近 460 萬科技、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工程師)。美國人口是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四個相應領域畢業生的數量卻僅為中國的八分之一。

中國也有相當熱心的民眾,他們擔心老舊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例如骯髒的發電廠和內燃機等。但目前他們對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還沒有過多擔心,雖然這一天遲早會來。

包括歐亞集團智庫 Ian Bremmer 在內的各路專家均提出警告,這種技術能力的抗衡可能會導致地緣政治的出現,進而帶來科技冷戰,冷戰雙方將不計手段地想要主宰另一方。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就像當時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的冷戰一樣,只要雙方理智尚存,這場科技冷戰就不會發展成事關人類生死的戰役。

但是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雙方將在世界範圍內拉攏同盟者,向其推銷自己的產品、協議、規則以及軟體標準,形成各自的科技生態系統。就像北約和華沙公約的狀況一樣,安卓與 iOS,兩大主要的移動操作系統之間的爭奪將變得更加強烈。

這種類比可能會使衝突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技術問題,或者僅僅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而發起的經濟之爭。實則不是。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地被科技所主宰,雙方的技術為哪些人提供了哪些服務變得非常重要。

科技問題並非意識形態的問題,但科技生態系統卻與意識形態相關,並且可以用來主導意識形態——這一點在開源軟體支持者和非開源軟體支持者之間的鬥爭中即可看出。在一個不民主的專制政權的控制下,一個技術體系正以未知的程度全球擴張,可能具有前所未有的歷史意義。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除了技術實力外,還佔據了有利的時機。5G 確實是很好的擴張載體,除此之外,AI 也正以驚人之勢從科技行業向傳統行業覆蓋,量子計算看似已經到了可以應用的邊緣。這些新興的技術都為後來者提供了有利的機遇,特別是當技術的發展被一個像中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支撐的時候。中國在科技領域採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政策,並不看重短期回報。


沒有比半導體行業再真實的例子了。幾十年來,微處理器市場一直由英特爾主導。這家公司或多或少地發明了摩爾定律(Gordon Moore 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並且藉此達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成功,為伺服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處理器。

但是現在摩爾定律正在逐漸崩潰,為不同任務和更廣泛的產品而設計的處理器正在紛紛進入垂直領域,使市場更加分散,英特爾和其標準已經不再適合。這對中國的晶元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華為最新的 Mate 10 手機附帶由深圳海思設計的「神經處理單元」,這款手機已經停止在 AT&T 的渠道進行銷售。比特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用於挖掘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計算機製造商,已經開發出與谷歌的人工智慧晶元相似的晶元,並且該晶元有辦法完成更多的事情。證券研究公司 Bernstein Research 估計比特大陸去年的利潤在 30 億美元到 40 億美元之間,與美國最大的人工智慧晶元製造商英偉達大致持平。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中國,公司絕非絕對獨立。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Samm Sacks(華盛頓特區的一個智囊)的話來說,中國的領導人希望通過「強健的管理方式」將公司、客戶和政府機關結合在一起。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技術體系,在該體系中使用其他國家技術的激勵因素被最小化。這和運營著美國大型技術平台的公司的目標很像,無論這些公司是運營系統、社交網路還是計算雲。

對於如此嚴密的排兵布陣,唯一的突破辦法就是限制准入。iOS 應用的開發者們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申請過程,且在開發過程中還要面對非常多的變數。例如當你在研發激動人心的新產品時,該公司可能會突然禁止 App 使用 emoji。

外國技術公司要想在中國出售他們的商品,至少得通過 6 種不同的安全審查,每種都可以成為延緩或阻滯其進入中國市場的理由。如同美國對華為的擔憂一樣,此舉並非完全不合情理。美國國家安全局過去曾在美國公司所銷售的硬體中刻意製造漏洞。中國全國人大在去年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地方企業需要使用「本土的、可控的核心網路安全技術。」

優秀的平台管理者通常會不斷完善系統組件,力圖打造出更加卓越的產品。而在中國,積極響應政府的指示才是王道,這種趨勢日益見諸於高科技行業。

在過去幾年中,有超過 30 家科技公司成立了黨委會。有傳言稱,該黨計劃在一些公司中持有 1% 的股份,其中包括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此舉主要不是為了增強政府對企業的控制,而是為了宣傳政府對企業的鼓勵和愛護。

(在駕駛席上)

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還幫助政府開發軍事技術應用,這也被稱為「軍民融合」。大多數的美國硬體製造商也這麼做,但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們卻在這方面參與不多。

現任五角大樓國防創新諮詢委員會主席、時任 Alphabet 執行主席的 Eric Schmidt 在去年 11 月時說:「科技界對軍工集團心存芥蒂,擔心他們會使用其產品和技術來做傷天害理的事。」最近,谷歌正在幫助五角大樓的無人機項目開發人工智慧技術,引發了一些員工的不滿。

接下來要談的,是這堵牆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數據。從表面上看,中國在隱私法規方面的嚴謹性不亞於歐洲。但在實際情況中,隱私問題並不會被優先考慮。控制權才是第一位的。

去年生效的中國新網路安全法的第 37 條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所收集或產生的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應存放在中國大陸。儘管相關細節尚未確定,但其對「重要數據」的定義似乎比較籠統。

大量的數據是人工智慧開發者的福音。如果說中國是面部識別領域的引領者,部分原因就在於,其視覺計算技術公司(包括 SenseTime 商湯科技和 Face++ 曠視科技)可以訪問中國政府的圖像資料庫,該庫涵蓋 7 億名 16 周歲以上的公民。

每一家中國科技巨頭都被委任負責一種關鍵類型的數字信息,他們實際上成為了國家數據的捍衛者:阿里巴巴負責收集智慧城市所需的數據,百度負責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騰訊負責醫療影像數據。

政府機構還利用這些數據開展警務工作。市場研究公司 IHS Markit 最近將在中國安裝 1.76 億台監控攝像機,而這些攝像機正越來越多地採用面部識別智能晶元。在新疆,每個街角都有攝像機來監測維吾爾族人民的活動。緊隨其後將產生的就是「社會信用」系統,總有一天,它會把每個公民的所有數據整合成一個「分數」,用以判定公民是否應該享有出國旅行權。

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中國的目的性更強,對成功的預期也比實際情況更加樂觀。一個適用於中國體量的技術系統,比社交網路要複雜得多。中國網路法律的制定過程相對混亂,涉及諸多不同利益和官僚勢力的相互牽制,執法過程更是如此。

官僚機構或許善於指揮企業做事,但他們並不一定善於指導企業用最好的方式來做事,因為他們沒有給企業太多迴旋的餘地,或是一些服務於主觀意識的思考空間。

聖地亞哥加州大學全球戰略與政策學院的 Peter Cowhey 認為,從長遠看,由政府任命的數字基礎設施機構很可能會成為創新阻力。另外,即使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對海外市場充滿野心,但目前他們還沒有取得任何偉大的成就。

總而言之,中國夢所塑造的技術系統與西方的完全不同。它結合得更加緊密、更為協調,並更多為政府主導。它以不同的方式管理數據,它為中國共產黨和眾多股東賦權。

中國顯然希望將其系統推而廣之。到目前為止,這主要是通過全球手機熱潮實現的。深圳市傳音科技公司 Transsion Holdings 旗下擁有眾多手機品牌,並佔據非洲手機市場 40% 的份額。非洲的大多數無線網路都是由華為和中興所提供,因為它們比西方的產品更加便宜。

「倘若引領了 5G 市場,中國就可以將自身優勢應用在更加有利可圖、成熟且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中,助力這種新型網路成為一個『中國影響力的載體』。」歐亞集團的 Paul Triolo 說道。


中國的雲計算公司也在積極出海。阿里雲計算業務負責人胡曉明最近表示,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戰略(歐亞基礎設施項目,包括 IT 領域)使他相信,阿里雲或可「比肩或超越」亞馬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

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效法中國的技術管理模型。例如,越南的「網路安全法」草案要求外國公司「在越南境內存儲越南用戶的數據以及在使用越南國家網路基礎設施時所收集和/或產生的其它重要數據。」新加坡的新「網路安全法案」對數字服務供應商提出了類似於中國的規定,即使其執行過程沒有某些草案所寫的那樣嚴格。

「中國的網路安全和網路管理方法創建了一個模型,可能會吸引到有類似問題的國家。」CNAS 智囊團(Centre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成員 Elsa Kania 說道。

對美國來說,這位非盟即敵的新晉高科技競爭者(中國不像俄羅斯,後者只在軍火貿易領域與其競爭)令人不快。中國已經不再信守公平法則了,其在這方面的主動嘗試與推進並不足為奇。

「對於美國來說,阻止交易和提高關稅的行為將是無效且適得其反的,新型國家數據捍衛者的半吊子概念也會過時。近期,一名美國國家安委會職員建議施行 5G 網路的完全國有化,此條信息暴露了白宮方面的思維缺陷,隨即遭到了否決。」CSIS 的 William Carter 說道。

CNAS 的 Kania 認為,美國更應該做的,是發展一個更為廣泛的政策,來增強其技術系統。它不應當效仿中國的封閉策略,雖然這似乎是特朗普先生的偏好,而是需要締結歐洲、日本和韓國等盟友,以推行一種開放標準。

美國需要建立一個數字基礎共享設施,比如像自動駕駛汽車那樣的關鍵數據共享中心。美國還需要重新發現其技術成就的立足點:投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吸引高質量移民(必須承認的是,特朗普政府在這方面不太適合)。

雨雲創投 AME Cloud Ventures 的 Nick Adams 注意到,許多矽谷人士認為,其技術遺產和開放文化將繼續創造人才紅利。許多聰明的中國學生來到美國學習工程學,然後留下來發繼續展,然而很少有西方企業家和學者去中國學習或打拚。

北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創新工場的 CEO 李開復說道:「雖然中國有 600 多家人工智慧公司,但最為『深入的研究』仍然是在歐美地區進行的。」雖然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在線服務產生了海量的消費者數據,但在企業數據方面卻較為乏力,這將不利於人工智慧應用在企業服務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更重要的是,在大數據應用方面,儘管中國近年來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大數據並不是優化智能演算法的唯一途徑。許多西方人工智慧公司已經在運用計算機模擬與遊戲的方法來減少對大數據的依賴。

事實上,有些人擔心,相較於中國的競爭,美國自身的策略很可能會使其科技領域受到更大的傷害。美國國會正在考慮賦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新的權力來監管投資決策。如果是這樣,那些瞄準中國投資或指望賣身中國公司的初創企業將很難生存下去,一家美國法律公司 Steptoe 的 Alan Cohn 說到。像晶元、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這些領域,都將受到特別審查,並且可能會成為中國投資者的禁區。

矽谷有自滿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技術熱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對一家科技界的明日之星來說,這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但自由開放的價值觀確實值得重視,不僅因為中美對抗無需變成一場零和遊戲,還因為開放性本身包容連接,而維持人與知識的流動性是確保西方技術系統在中國站穩腳跟的最好方式。這將有助於避免世界各國陷入站隊紛爭。

對一些國家來說,單極世界格局是一個噩夢。「沒有一個國家將優先於世界上的任何其它國家,」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說,他曾任職谷歌和百度,目前在矽谷經營自己的創業公司 Landing.ai,「人工智慧是新的電力,但還無人贏得電力競賽。」

Thomas Edison 可能會不同意,其公司的電力標準輸給了 George Westinghouse。創新總像是一場競賽,而在未來的競爭中,一些美國公司將輸給中國公司,後者有些會採取一些不公正的手段。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輸。不公正行為必須得到預防,有時也要受到懲罰。美國和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一樣,應該採取措施保證其數字基礎設施的安全。但這些都是可與開放態度並存的,是開放性將技術帶給了美國公民,以及當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人民。除此之外,開放文化真正能夠幫助西方國家保持其領先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幸福感飆升!工位完全升級指南
宇航員同款,《國家地理》做出地表最潮 VR 頭盔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