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二胎寶寶要這樣在肚肚裡活動(胎動表現,胎動的變化,計算胎動,胎動保健)

二胎寶寶要這樣在肚肚裡活動(胎動表現,胎動的變化,計算胎動,胎動保健)

原標題:二胎寶寶要這樣在肚肚裡活動(胎動表現,胎動的變化,計算胎動,胎動保健)


胎動是指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這就是胎動。懷孕滿4個月後,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動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就算寶媽已經聖果一個寶寶了,但是二寶的胎動也依舊要重視,這裡享福媽媽母嬰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二胎胎動表現


其實,所有的胎動表現是相似的,一胎和二胎是沒有區別,懷孕滿4個月後,即從第5個月開始母體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動指的是胎兒的主動性運動,呼吸、張嘴運動、翻滾運動等,如果是被動性的運動,像受到母親 咳嗽 、呼吸等動作影響所產生的,就不算是胎動,不過,胎兒就如 新生兒 一般,大多處於睡眠狀態。 胎動可分為睡眠和清醒兩個時期。睡眠時:又可分為安靜睡眠期和活動睡眠期。


1、安靜睡眠期:利用超音波即可觀察得到,胎兒處於完全睡眠的狀態,對於外界的刺激或聲音,都沒有明顯的反應,因為不容易被吵醒,此時幾乎沒有胎動產生。


2、活動睡眠期:有各種不自主的運動,如手腳運動、翻滾等,寶寶的心跳也會有加速的現象,容易感受到外來的刺激。如果此時,准媽咪稍微變換一下姿勢,寶寶就可能會被驚動而醒來。

3、清醒時:胎兒全身性和各部位的運動,例如:肢體運動、脊椎屈伸運動、翻身。


 二、胎動的分類


1、全身性運動:整個軀幹的運動,例如翻身。這種運動力量比較強,而且每一下動作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一般為3-30秒。


2、肢體運動: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動作持續時間一般為1~15秒。


3、下肢運動:也就是我們常常感覺到的寶寶的踢腿運動。這種動作很快,力量比較弱,每一下 胎動 持續時間一般在1秒以內。

4、胸壁運動:比較短而弱,一般母親不大容易感覺得到。當胎動的規律出現變化時,要格外小心。



三、胎動的變化


當嬰兒開始在孕媽咪的子宮裡動時,孕媽咪幾乎感覺不到他在動,覺得很遙遠,而當孕媽咪想認真去感覺他在動時,又會發現他在孕媽咪肚子里不規則地動著。有時候嬰兒會動得很厲害,有時候孕媽咪又會發現他似乎沒有在動,不過,嬰兒其實是在規則地動著,踢著的。只是她的動作還沒有強烈到可以讓孕媽咪感覺到他在動。之後在孕媽咪懷孕的第二階段, 胎動 就會形成一種比較正常的模式的了。


四、怎麼計算胎動

胎動的頻率與妊娠周數有密切關係,胎兒越大胎動會越明顯、越密集。懷孕29-38周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接近足月時則略微減少。 一天之內,正常的胎動頻率和次數,一般是每小時3-5次,12小時胎動約為50-70次。不過,一天之中清晨最少,下午6點以後增多,晚上8-11點最為活躍。如果孕媽咪有這種類似的情況發生,就表示胎兒已形成自己的睡眠規律,稱之為「胎兒生物鐘」。 胎動的強弱與頻率,因個體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有的12小時多達100次以上,有的則30~40次。若12小時內,胎動少於30次,或1小時內胎動小於3次,就表示胎兒可能有缺氧的情形,孕媽咪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五、胎動保健


懷孕後通過自我監護與家庭監護,可及時發現胎兒異常情況,而得到及時處理。一般在15至20周時可感受到 胎動 ,到孕28-32周時達高峰,孕38周後又逐漸減少。孕婦應從28孕周起測胎動。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時。 孕婦可取坐位或側卧位,將兩手輕放腹壁上體會胎動。正常胎動為3-5次/小時,也可將3次測得的胎動數乘以4,則等於12小時胎動數,下沉應在30次以上。 胎動增多或減少,提示胎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孕36周後,可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 胎心音 ,下沉胎兒的心跳率為120-160次/分,如發現增快、減慢不規律,均屬不正常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和左側卧位的姿勢比較好。

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健全,很愉快地活動著。觀察早期 妊娠 的胎動,有利於對妊娠預後情況的估計。據報道,妊娠7周時,有胎動者其流產率僅3%;而無胎動者流產率可高達98%。中期和晚期的胎動觀察,超聲也較敏感。有時較小的胎動未被孕婦所察覺,但超聲檢查可以看到。如果您還有什麼母嬰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免費諮詢享福媽媽母嬰中心010-64738616.http://www.yybb365.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享福媽媽 的精彩文章:

二胎寶寶分娩前媽媽會有什麼預兆?

TAG:享福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