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弘揚工匠精神 提升產品質量

弘揚工匠精神 提升產品質量

於中赤代表:好質量不僅意味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還包括成熟的企業戰略,較高的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以及良好的服務等多方面要素。

朱小坤代表:對品質的追求與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

姜希猛代表:向製造強國邁進,就要主動對標世界標準,在製造品質升級方面提供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

陳贛飛代表:產業升級並不是以機器替代人,而是需要更高水平的工人。希望製造業領域湧現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傳承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代表們進行了熱議。

滿足美好生活新需要

對製造業而言,品質是關鍵,是核心。5年來,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集成電路、新材料、工業互聯網平台等新興產業「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為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動力,供給質量持續提升。今年1—2月,全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4%,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超過25%,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超過178%。

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於中赤代表認為,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要更深入地理解提升品質的路徑和方法。如今,好質量不僅意味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還包括成熟的企業戰略、較高的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以及良好的服務等多方面要素。「品質的內涵和外延都大大豐富了,企業不能吃老本,要跟上新時代的發展步伐,并力爭上游。」

從「保質保量」到「提質增效」的轉變,來源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代表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老百姓的關注點從「有無」轉為「好壞」,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刺激企業不斷推陳出新。中國製造對品質的追求,正是源自不斷增強的市場需求。

「品質提升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好途徑。企業發展必須堅持質量為先,品牌先行。只有通過提高品牌附加值,才能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對品質的追求與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相輔相成。」江蘇天工集團董事長朱小坤代表說。

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姜希猛認為:「如今,我國的家電、化工、太陽能以及高鐵等產業全面發展,已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很多產品已經具備與發達國家產品比拼的能力。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能夠從蘋果、三星手中搶到中國的巨大市場份額,就是一個重大突破。此外,國家對研發的大力投入和政策保障,使得我國的航天領域技術水平一直在國際上處於前列。」

朱小坤認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與新技術同等重要,要加快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材料生產大國,在生產數量和規模水平上積累了經驗,材料研究隊伍規模列世界首位。近年來,新材料產業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這樣的市場活力和企業動力,為中國製造業的品質革命奠定了堅實基礎。」姜希猛認為,向製造強國邁進,就要主動對標世界標準,在製造品質升級方面提供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

「細節決定品質,人才決定未來。」江西氣體壓縮機有限公司車工組組長陳贛飛代表認為,工藝的精度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和檔次,要重視培養高素質製造業人才。陳贛飛表示,產業升級並不是以機器替代人,而是需要更高水平的工人。希望相關部門能出台更多高技術從業者培養政策,完善技術工人的待遇保障,讓製造業領域湧現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傳承工匠精神。

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需精準施策,發展壯大新動能。政府部門要對創業者、民營企業等做好幫扶支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朱小坤建議,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和完善製造業領域各行業准入條件,及時更新產業目錄,並健全標準體系,加快國外先進標準向國內標準轉化。「目前,中央已經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議各級政府也要設立相應的配套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不同產業項目設立差別化鼓勵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於產業發展的風險投資扶持政策,加大對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前景項目的支持力度。」

把握新的發展趨勢,加強人工智慧研發應用,推進多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隨著各種學科不斷交叉,未來的製造業將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產品除了品質好,還需要充滿創意,更加人性化、智能化。IT、物聯網技術等將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行業發展應不斷向這方面調整、靠攏,重視人工智慧的研發、應用,利用好工業互聯網平台。」姜希猛說。

注重技術細節,加強管理,提升業務短板。於中赤認為,企業的管理水平是智能製造的平台基礎。「企業是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建設製造強國的主體,技術、設備、政策等是『硬實力』,統籌管理的能力是『軟實力』。二者結合,才能全面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國製造2025』是國家的大目標,作為企業也應有小目標,從一點一滴做起,腳踏實地參與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積極擁抱製造強國的未來。」

(本報記者趙貝佳、尹曉宇、谷業凱、齊志明、孫超、丁怡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黃志賢:發揮親情鄉情優勢為台胞多辦實事好事
中國的國際突破:翻新與承認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