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仰與悲情澆築的耶路撒冷

信仰與悲情澆築的耶路撒冷

2017/9/28

Day Two in Jerusalem

神聖悲情的耶路撒冷

贖罪日

我們在贖罪日到達之前趕到了聖城耶路撒冷。這場景好像春節到來之前,所有商店都要關閉,以色列人形色匆匆,背著大包小包的食品,消失在衚衕的盡頭。

以色列一年一度的贖罪日,是一個重要而神聖的節日。從該周五的六點開始,到次日的晚七點,所有商店關閉,娛樂活動停止,人們禁食,祈禱。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感覺這彷彿是一座空城,也似乎是個無車日,馬路都成了小孩子門的天堂,一路橫著行走。

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的第一場戰爭,就是阿拉伯利用贖罪日無人戒備,群體禱告的時間發起的戰爭。當時以色列狼狽不堪,差點失去好不容易剛剛得到的家園。你可以說阿拉伯人兵不厭詐,也可以說他們也真不地道。

耶路撒冷的歷史,古老而複雜。沒有一段時間,你完全不能在各種不同的歷史版本里,搞清楚這錯綜複雜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長話短說,耶路撒冷雖然從我們中國的標準並不算美麗(缺水算什麼美麗呢?),但是她有點神奇。因為某種神聖的原因,它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因此大家都希望將她據為己有。基督教,猶太教,穆斯林教的三大宗教,都聲稱這裡是他們的聖地和發源地,幾千年來,這個城市目睹了人類,為了爭奪這塊土地,打來打去,不知犧牲了多少生命,發生過多少次殘酷的戰爭。 所以,耶路撒冷是一個幸運,又有太多不幸的地方。

老城

到耶路撒冷,必定要先到老城,老城是耶路撒冷最神聖的存在。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先後十八次被夷為平地,卻一次又一次被重建。老城到現在為止,仍然是一座活的被居住的城市,不大的一個區域,分成穆斯林、基督徒、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四個居住區,矮小的老房子里,還住著不少居民。

老城有鱗次櫛比的商鋪,售賣各種五顏六色的圍巾,銀器和阿拉伯瓷器,各種餐館,賣著卷餅,烤肉等阿拉伯食品。老城仍然是個活色生香的所在。走幾步,就可以碰到一個賣石榴汁的攤位,當場軋好,血紅血紅的,要大約人民幣十五元。 在這裡,可以隨時看到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猶太教堂的各種存在,既然不能消除對方,大家在這裡實現了某種不得已的平衡。

看著城頭上藍色的月光,我想,如果北京的城牆不被拆除,北京的老城也會是這麼一種震撼的存在吧?

走在老城黑黑的衚衕里,我問一位阿拉伯人,「這裡還有人居住嗎?」他說:「是啊,你要不要到我家看看?」 我又問:「Peaceful?(和平嗎)」他說:「Yeah, but not always.(和平啊,但是當然不總是這樣!)」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聖城耶路撒冷,一定是個與上帝最近的地方。

哭牆

之前聽說過哭牆,覺得是個很神奇的存在。一大幫人,對著一面牆撕心裂肺地痛哭,那是怎麼樣一種情景? 不管你是否信奉宗教,到了哭牆,你都放慢腳步,感到其場域的強大和靈性。這麼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進入有嚴格的安保。進入之後,男性和女性要分開,進去各自的祈禱區域。我走到牆邊,撫摸那歷經滄桑的牆面,可以聽到默禱的聲音,也聽到很多不遠處一位祈禱者的哭泣,身邊的一位女士在默默地流淚。 在這樣的情境下,你的眼淚也禁不住就要流下來了……

抬頭看牆壁,上面有不少紙條,都是朝聖者塞進去的。聽說上帝可以收到這些帶著願望的紙條,非常靈驗。 場地是不容許拍照的,作為不擅長遵守規則的中國人,我想我怎麼也得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但是我還是沒有能夠拍下我看到的一切。現場的女人和孩子大都特別美麗,眼睛都很大,有種超凡脫俗的優雅和神聖感,是別處看不到的。是有信仰的人特別美麗?是西牆強大的氣場使她們顯得特別神聖?還是她們盛裝出行,參加這一特殊的節日?不得而知……

為什麼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和巴勒斯坦之間,打來打去,有無休無止的混戰?為什麼了解猶太人這麼聰明,卻沒自己的國家?為什麼猶太人這麼優秀,卻不斷被驅逐和迫害?這塊土地有哪種神奇,這麼多,宗教都宣稱這是他們的聖地? 這就是旅行的魅力:你只有在這裡,你才會問這些問題,也才會搞清這些問題的答案。

耶穌聖墓及復活教堂

看完哭牆,在老城裡走,一拐彎,不小心偶遇基督教世界的又一聖地,耶穌的聖墓和他復活的教堂。耶穌在十字架被釘死後,被解救在這裡,安葬,並在三天後復活,升天,回到他父親的地方。

我們進入這個空間的時候,不知道這個地方的重要,但是覺得有股神聖的力量在吸引。教堂的空間非常震撼和美麗,而且空間出其不意,非常強大和特別。

我們排隊等待進入了他安息的地方,像信徒一樣虔誠跪下,祈禱,親吻石盒,撫摸那些光滑的大理石牆壁。我的內心充滿了美好和溫暖的感覺,以及一種聖潔平靜的力量。這真是一次神奇的遇見。很多信徒為到這裡朝聖,要等待和準備多年。而白日里,這裡人滿為患,一般都要等上一到兩個小時,而且非常嘈雜,感受不到寧靜的氛圍。

我們真是幸運,冥冥之中,一定是有種神奇力量的指引,把我們帶到了我主耶和華的身邊。

以色列的歷史和巴以之爭

公元前一千年,猶太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耗時七載,動用二十萬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後來著名的神廟山,也稱聖殿山上,興建了一座華麗的聖殿,作為朝拜猶太教神主耶和華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聖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攻佔了耶路撒冷,將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為耶和華所建的「第一聖殿」付之一炬,四萬多猶太人被虜,史稱「巴比倫之囚」。公元前十九年,大希律王於舊址重修聖殿,稱「第二聖殿」。

公元70~135 年,羅馬皇帝三次遠征耶路撒冷,將耶路撒冷全城夷為平地,屠殺了一百多萬猶太人,倖存者復又被虜為奴。羅馬皇帝宣布永遠放逐猶太人。

自此,猶太人在世界各地飽受欺凌與歧視,歷經無數的顛沛與流離。 在漫長的兩千餘年裡,猶太人成了沒有家園的浪子,四處離散、慘遭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之多。 1947年11月29日,在美國的提議下,聯合國通過了一項艱難的歷史性的決議,即1948年英國統治的巴勒斯坦結束後,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與阿拉伯國,即現在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正是這個決議,改變了中東的歷史,在阿拉伯的世界中插了一個楔子,也成為之後永無寧日的阿以戰爭和以色列巴勒斯坦紛爭的源泉。 在耶路撒冷博物館的後山,有一段關於這段歷史的記錄和描寫,當時是33個國家贊成,13個國家反對,10個國家棄權的結果,取得了多數的通過。這一勝利,以色列描寫為是「二戰後世界普遍的對猶太人的同情」和「以色列外交的勝利」的結果。 從某個角度來說,聯合國這樣一個決定在給了猶太人一個家園的同時,把世界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 1948年英國統治結束,猶太復國主義在拉勒斯坦宣布成立以色列國。但是在1945年14日以色列宣布成立的翌日,即15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從此也開始了阿拉伯人在中東的噩夢。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里,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始終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

1957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英法不服,對埃及進行軍事侵略,以色列同時出兵侵略埃及,戰爭中埃及丟失了西奈半島。但是在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蘇聯威脅核報復的背景下,英法被迫停火,以色列也撤出佔領的西奈半島。

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鎖亞喀巴灣為由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阿拉伯國家喪失了6.5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西奈半島被以色列佔領。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73年10月6日。埃及等國家為奪回西奈半島開始對以色列展開軍事行動,前期阿拉伯國家進展很快,以軍損失巨大,後期以色列在美國緊急援助下,調集兵力,轉入反攻,逐步奪取了戰場主動權。最後,雙方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籤署了停戰協定。以色列統一規劃佔領埃及的西奈半島。

應該說,以色列的每一平米的土地,都是用鮮血換來的(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鮮血),他的周邊遍布敵人。在以色列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年輕人。不分男女,以色列的年輕人都必須服兵役,隨時保護他們得來不易的和平和土地。這是一個有著太多痛苦歷史的國家,也是一個英雄的國度,其頑強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感動,令人淚下,也讓人扼腕嘆息。

旅遊時間2017/09/27--2017/10/03

2018年1月整理

(未完待續……)

查看以色列系列遊記之1,請點擊:

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相關報道、百度百科、onwayto的博客文章《為了不忘卻的紀念: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微信公眾號風長眼量,《以色列的前世今生,猶太人是如何建國的?》等

本文是李方悅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協調白名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悅分享 的精彩文章:

約旦·隱藏在偏見下的真正中東世界
母愛是照亮這個世界,也照亮我們自己的那束光!

TAG:非常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