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消失,是戚繼光等名將圍剿的結果嗎
明朝建國初期,明朝最大的邊患是倭寇。大概在14世紀初,日本進入了南北朝大分裂時期,因此很多人在戰亂中喪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出現了一大批失業人員,為了生存南朝的封建統治者組織了一大批武士,專門去搶奪中國與朝鮮沿海地區。因為,中國古時候稱日本為倭國。所以,對於來自日本的盜賊,我們稱它為倭寇。
朱元璋時期,甚至為了防範沿海地區的倭寇,加強海防,還不夠,甚至下了禁海令。永樂17年,明朝曾經全殲一大批倭寇,此後海防比較平靜。我們知道,歷史上有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曾經在東南沿海地區奮鬥了十餘年。也跟倭寇周旋了十餘年,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成為了中國的民族英雄。的確,最後倭寇被剿滅,戚繼光的功勞功不可沒。不過最終讓倭寇消失殆盡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時朱元璋下了禁海令以後,有一些靠沿海地區貿易吃飯的人。從此就要失業了,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沒有了收入來源。他們只能鋌而走險,違反禁海令,有一部分人還是出海進行貿易。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也去當了海盜,這幫人除了去搶奪錢財以外,還從事中日貿易走私活動。
朱元璋的禁海令,原本是為了防止倭寇和海盜,最後反而變成了海盜盛行的根本原因。
嘉靖以後,江浙福建一帶的倭寇更加猖獗。因為那個時候日本進入了戰國時期,並且在封建諸侯的支持下。日本的海盜和中國的海盜勾結在了一起。當時主要代表人物如王直,徐海等人,福建江浙一帶的鄉鎮百姓人人自危。當然,朝廷也多次派過官吏進行海防。但是基本沒什麼成效,因為明朝內部出現了腐敗。不過幸好明朝還有幾個愛國將領,嘉靖後期,出現了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先後對福建,廣東等地方,對倭寇進行了平定。
嘉靖年間的海禁政策是明朝最高的,後來到了隆慶年間,取消了禁海。明朝對外開放和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加快了邊患的消失,人人可以正當貿易,也就不必要走私了,這也是一個最大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70年代中國最偉大的工程,被周總理稱「新中國的奇蹟」
※為何張獻忠、劉備等人無法從巴蜀逆襲統一天下,劉邦卻可以逆襲成功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