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宋太祖死亡之謎?你不得不了解的真相!
首先,燭影斧聲的故事最早的出處是南宋史學家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這是宋史的基本史料。真正的出處是北宋僧文瑩的《續湘山野錄》。
原文寫道—: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
從文中得到三個信息:1丶燭影——兄弟兩人獨飲對談,有內侍隔窗看見燭影下,趙光義有推辭的動作
2丶斧聲——飲完太祖送趙光義出門,太祖手持柱斧戳雪,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好好乾!
3丶太祖當夜鼾聲如雷,等到內侍聽不見響聲去查看,發現已駕崩
咱們一般人想想,宋太祖的皇位死後沒有傳給兒子、而是讓弟弟繼位,這很蹊蹺啊。所以,趙光義殺人的動機很足,在現代人看來,幾乎已經是鐵證了
我們可以知道,在宋太祖死前的前幾月,太祖頻繁地出遊,甚至遠至西京洛陽,可知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在現存史籍中,開寶九年正月至十月十九日,都沒有太祖生病的記載,也沒有宰執大臣入視問疾的記載。因此,太祖的猝死,必不是因病所致。
在宋太祖死去的那一年,趙德昭(太祖之子)越來越多的被委任國事。吳越國王入朝,由趙德昭負責接待,而此前這些任務一直都是趙光義負責的。隨著趙德昭,趙德芳二人的地位一步步提升,這對趙光義名義上的儲君地位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威脅。對自身地位的日益惶恐,或許是趙光義下手的最大動因。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如果宋太祖有意父子相傳,兒子還年幼不封王或許還好說,那麼成年後總該封王吧?
可當他的長子趙德昭成年時,甚至沒有封親王——「故事,皇子出閣即封王。太祖以德昭沖年,欲其由漸而進,授貴州防禦」
原因其實很現實,太宗算是宋太祖的半個創業夥伴,在朝中軍中根基深厚。為了確保王朝的長治久安,第一避免重蹈後周孤兒寡母亡國的覆轍;第二也避免強行扶植兒子繼位會引來叔侄的敵對乃至分裂,立趙光義繼位就成為了最現實、也是唯一的選擇。
但是小編認為,誰得利誰就是最大的的嫌疑人這一點來看。趙光義的嫌疑非常大。而且,趙光義登上帝位後又害死了宋太祖的兒子,從這一點上看,這不是欲蓋彌彰嗎?
TAG:當韓信遇見了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