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黃山市長首度回應「複名徽州」:改不改名,徽文化都會被傳承

黃山市長首度回應「複名徽州」:改不改名,徽文化都會被傳承

近年來,有關安徽省黃山市複名徽州市的呼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就這一話題,全國人大代表、黃山市市長孔曉宏日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作出回應。

孔曉宏認為,徽州也好,黃山也好,反映的都是這個地區的文化標識。改與不改,徽州文化都能得到傳承,因為「徽州文化體系非常強大,不會被遺忘」。

孔曉宏還指出,地名更改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作為地方政府,我們不好去打這個『口水仗』,沒什麼意義。」

這是在任黃山市長首度就徽州複名一事對媒體作出回應。

雖然孔曉宏認為黃山地名不會弱化徽州文化,但也有來自安徽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持不同觀點。

籍貫為安徽祁門的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高院副院長汪利民向澎湃新聞表示,徽州更名黃山已有30年,現在黃山的不少年輕人都已經漸漸忘了徽州這個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徽州複名的緊迫性與日俱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汪利民認為徽州應該儘快複名。

籍貫是安徽歙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歙硯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祖偉也向澎湃新聞表示,從文化情懷上,他還是對徽州有感情,比較認同徽州複名。

複名根源

黃山複名徽州一事的根源在於1980年代後期的行政區劃調整。

徽州於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建置,下轄歙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黟縣6縣。從此直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的790年間,作為州府名,徽州這一名稱一直沒有變更。

1949年5月婺源解放,先後劃屬浮梁專區、樂平專區。1952年後,婺源由江西上饒管轄至今。

1987年1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安徽省調整徽州地區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徽州地區,設立地級黃山市,原屬徽州的績溪縣劃屬宣城地區。1988年4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屯溪、黃山、徽州三區和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四縣。

這一行政區劃的重大調整,主要著眼於開發黃山旅遊資源,「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

比如,安徽省政府在《轉發國務院關於安徽省調整徽州地區行政區劃的批複》中就指出,「這一決定,對於更好地保護、開發和利用黃山風景資源,進一步發展以黃山為中心、以皖南為重點的旅遊事業,帶動皖南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調整徽州地區行政區劃的出發點是開發黃山旅遊資源,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認識不斷深化。30年來,社會各界特別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文化界人士,對於恢復徽州舊稱的呼聲絡繹不絕。

在為黃山複名徽州奔走呼籲的眾多人士中,人民日報原高級編輯李輝頗具代表性。

1998年4月,李輝即在《人民日報》「大地周刊」發表了《可惜從此無徽州》一文。

2016年,借著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契機,李輝再一次撰文呼籲恢復徽州地名,在《人民日報》撰寫評論《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李輝寫道,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存在於史書、碑刻、文學經典之中。如果輕率地將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會被消解。

兩會呼聲

和以李輝為代表的新聞文化界人士一樣,關注徽州歷史文化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年來也屢次通過各級兩會平台,表達他們祈盼徽州複名的心聲。

這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與徽州一般都有某些方面的淵源。他們或為徽州籍,或為研究徽州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

早在2006年3月,婺源籍的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法制委員會原主任黃景鈞,就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恢復徽州一府六縣建制、成立徽州地級市的建議》。

建議稱,徽州行政區劃的變更,給當地各項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婺源和績溪從徽州划出,使得徽文化失去了厚重的思想根基。因著眼於發展黃山旅遊而將徽州更名為黃山的做法,也有損於徽州這一享譽海內外的地域品牌。

黃景鈞建議,恢復徽州一府六縣建制,整合黃山市和婺源縣、績溪縣,組建徽州地級市,市政府設在屯溪。他認為,此舉的積極作用和意義,體現在整合併優化配置徽州旅遊資源、促進徽州文化的保護和弘揚、更好地尊重徽州當地人民的意願、增強民族認同感、弘揚誠信和諧的社會理念等五個方面。

離開故土的黃景鈞尚且如此關心徽州,留在當地的代表委員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

2017年1月,民盟安徽省委以民主黨派界別團體的名義,向安徽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徽州複名及績溪劃歸徽州的建議》。

建議的核心內容是:將績溪縣劃回黃山市;將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轄三區五縣和黃山風景區。建議的具體執筆人為:十一屆安徽省政協委員、黃山市政協時任副主席張俊傑,十一屆、十二屆安徽省政協委員、績溪縣副縣長柯寧寧。

距離民盟安徽省委向安徽省政協提交徽州複名的建議不到兩個月,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安徽省委時任副主委錢念孫,又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於黃山恢復徽州地名的建議》。

錢念孫在建議中指出,徽州改名黃山,負面影響起碼有三點:不利於歷史文化的有序傳承和家鄉情懷的維繫;「黃山」地名重複過多,給旅遊者和文史資料記載都帶來諸多不便和麻煩;不利於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工作推進和整體實施。

為解決這些問題,錢念孫認為,徽州複名及相關區劃調整,實行比不實行好,早實行比晚實行好。他還在建議中提出了徽州複名及相關區劃調整的三種備選方案:一是在現有黃山市範圍基礎上,績溪和婺源回歸,建立徽州市;二是績溪回歸,黃山市更名徽州市;三是現有行政區劃不變,僅把黃山市複名為徽州市。

程序悖論

針對社會各界對徽州複名一事持續不斷的討論,包括黃山市、安徽省及民政部在內的官方,也曾通過各種渠道作出回應。

2004年,安徽省績溪縣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章亞光,在《合肥學院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徽州更名黃山和績溪划出徽州的法律透視》(以下簡稱「《法律透視》」)的文章。

據章亞光在文中回顧,民政部和安徽省曾於1990年8月、1993年5月和1998年7月分別對兩會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予以答覆,稱安徽省政府贊成將績溪縣從宣城地區劃回黃山市管轄,擬將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又稱縣以上行政區劃的變更,應按照「國發【1985】8號」文件(即《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辦理;繼稱至今未見績溪縣政府及有關地、市提出這個問題的請示,所以省政府無法向國務院申報。

2006年5月,按照委員提案辦理程序,民政部也對前述黃景鈞的建議作出了答覆。

民政部答覆稱,整合黃山市和績溪縣、婺源縣,組建地級徽州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既涉及到現行黃山市行政區劃體制的改變,又涉及地級宣城市和江西省行政區劃的變動;既有歷史淵源聯繫,又涉及現實利益格局的調整,牽涉面較大,情況比較複雜,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和論證,廣泛徵詢民意。待時機成熟時,可以按照《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國發1985年8號),由安徽省、江西省政府按程序上報審批。

另據錢念孫向澎湃新聞透露,對於他2017年3月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的徽州複名建議,民政部在2017年9月也作出了答覆。答覆內容和對黃景鈞建議的答覆大致相同。

而民盟安徽省委2017年1月向安徽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所提徽州複名的提案,安徽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認為複名徽州一事不是省級層面能解決的問題,因而未能獲得立案。

從章亞光《法律透視》一文披露的內容可以看出,最遲在1990年8月,也就是在黃山市成立兩年多後,就有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黃山市區劃一事提出建議,但近30年來並無進展。

從《法律透視》一文還可以看出,黃山市區劃調整一事之所以沒有進展,其根源在於涉及的市縣(區)兩級政府沒有調整的意願和動力,也沒有就這一問題向上級政府提出過請示。

根據《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行政區劃的調整必須由涉及的縣市區政府向上逐級申報。因此單從程序上來講,只要基層政府不向上申報,區劃調整的程序就啟動不了。

官方口徑

從地方政府的公開表態看,目前徽州複名一事所涉及的各縣市區,並沒有推動此事的足夠意願和動力。

澎湃新聞注意到,僅從公開報道來看,績溪、婺源兩縣官方從未就徽州複名一事公開表態。截至目前,僅黃山市民政局對這一問題作出過公開回應。

2016年7月3日,有網友專門就黃山市政府對於「複名徽州」一事的態度,在黃山市政府官網上進行了諮詢。

一天後,黃山市民政局即做了詳細答覆,強調「黃山市當前的主要矛盾是發展不夠、發展不優,當務之急是加快發展。」

黃山市民政局在回復中表示:客觀地說,黃山市當前的主要矛盾是發展不夠、發展不優,當務之急是加快發展。我們將緊緊抓住「十三五」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推進「旅遊+」,堅定不移抓好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共築更美更富黃山夢,努力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會。

從黃山市民政局的回復可以看出,徽州複名一事並沒有納入當地政府的議事日程,這與黃山市市長孔曉宏日前向澎湃新聞回應的口徑一致。

2018年3月14日,在北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孔曉宏向澎湃新聞表示,黃山市的地名不會弱化徽州文化,複名徽州也不等於徽州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傳承。

孔曉宏認為,徽州文化體系非常強大,不會被遺忘。他還指出,早在2008年,文化部就批複了建設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徽州文化傳承起到了很大作用。

2008年1月,文化部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並明確其覆蓋範圍是老徽州的「一府六縣」,即除現黃山市區域外,還包括績溪和婺源兩縣。

需要關注的是,行政區劃因素對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工作推進造成了不便之處。

在錢念孫的前述建議中,他指出徽州改名黃山負面影響的第三點,就是不利於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工作推進和整體實施。他指出,保護區的範圍覆蓋兩省三市,與現有行政區劃管理體制無法有效銜接,協調難度大,不易整體聯動推進。

據錢念孫在建議中介紹,2012年6月,民盟中央領導曾率專家組對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考察組在呈送中共中央的調研報告中提出:應考慮適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儘快結束徽州文化生態整體空間被肢解、割裂的現狀,將現有的黃山市、績溪縣和婺源縣合併為統一的行政區域,並以徽州命名。

此外,錢念孫2017年建議中有關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憂慮,也在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中得到了印證。

今年的全國兩會,安徽代表團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加強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也向全國政協提交了《關於以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試點,更好地推進其他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提案。兩份建議提案的內容基本相同。

兩份建議指出,儘管目前徽州文化保護區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保護經費嚴重不足、文化生態整體保護規劃措施推進困難、傳統村落保護形勢嚴峻等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