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既是詩人又是「莊主」 你認識嗎?

他,既是詩人又是「莊主」 你認識嗎?

在眉山,大家都知道華子是個詩人,他的《新眉山絕配蘇東坡》《三蘇祠》等作品膾炙人口。而鮮為人知的是,華子還是個「莊主」。他的慶豐桃源佔地500餘畝,投入800餘萬元,現已讓數百種共10多萬株花草樹木在那裡安家,可謂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看著滿枝榆錢,華子滿心喜悅

「世外桃源」里 花紅樹綠映春光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坡區土地鄉的慶豐桃源,在這裡感受山野的春天。在岷東大道和簡蒲高速交界處左拐,便來到了慶豐桃源。走過迎賓大道,和銀杏大道打著招呼,就看到路旁潔白的梨花爬上了枝頭,一朵朵掛滿枝頭的山櫻花宛如彩蝶紛飛。

深入春天的慶豐桃源,讓人驚喜,春天召喚而出的各種花朵,與平常所見氣質並不同。紫紅的紫荊花早已繁英滿樹,黃毛楤木冒出了一簇簇綠色的花蕾,垂枝榆上綴滿了綠色的榆錢,紅色的鐵腳海棠兀自在角落裡盛放……這個時節,草還未全綠,夾雜著枯黃,昭示季節更替。平日在城郊難得一見的野花野草卻在這裡出現,野豌豆、羊蹄、艾草、驢耳朵草、紫堇、毛薄荷……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把桃林之境描寫得淋漓盡致。慶豐桃源又怎會少得了桃花呢!一棵棵山桃花夾雜山林,纖細的枝椏亭亭玉立,粉嫩嫩如少女般活潑,紅燦燦又如新娘般明媚。一片片桃林逶迤連成一片,漫天盈地的紅色粉色霞靄,把春光點染得分外明媚。野趣自然中將大氣與寧靜兩種氣質並蓄,慶豐桃源繪就了世間夢幻般的桃花源地。

盛放的桃花樹下自然要拍張照

行吟大地上

詩意浸潤綠荒山

2011年,土地鄉慶豐村有80多畝山地被人租下種上了花椒。因收益不好,租種人想轉租,自然懶得管理山地。不能眼見著山荒了呀,於是華子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不種經濟效益好的果樹,也不用來搞養殖,他就想在這片土地上「寫詩」,寫一首關於「歸來」的詩。他希望樹木從各處歸來,帶著它們的漂泊;不久,那些野雞、野兔,甚至豹子、松鼠等動物們也會歸來。

「第一批種的天竺桂、銀杏、香樟樹、桂花等死了一大半,心痛死我了。」華子說,一開始沒經驗,種下的樹木因乾旱、路途耽擱、霜凍等原因沒成活,讓他損失了20來萬元。但短暫的灰心喪氣後,華子又鬥志昂揚地「戰鬥」起來。

為了尋覓各種植物,華子不僅走遍東坡區的每一個鄉鎮,還到了大邑、雅安、山東、江蘇等省內外城市。有時樹木較大,不僅要動用挖機,還需要大量泥土保根,貨車每次只能裝下一棵樹,運費卻是好幾千。曾買到別人挖傷根部的樹木,於是下次再買樹,華子一定在現場監工挖掘。為了讓慶豐桃源多一些好樹木,華子甚至和別人「搶」過。他曾在農戶家買了一棵長了20多年的仙人掌樹。後來一直忙碌,沒將其帶回。後來再去,正好遇到原主人將樹賣給別人,華子據理力爭,差點動起手來,最終如願以償。

有人說華子太折騰。的確,去往山上的路太窄,他就拓寬,沒有路就修路;租下的山地土質差、不保水,樹木難以成活,華子就從別處運了泥土上來,建上蓄水池。有時為了照料新種的樹木,他甚至一個月都在山上。從租下土地到現在,華子已在慶豐桃源投入了800多萬元。家裡的積蓄、夫婦倆的收入全投進去不說,還賣了房子。朋友和他開玩笑,讓他好歹給妻兒留點生活費。他笑笑,說慶豐桃源是他與一座森林的約定,從不後悔。

慶豐桃源里,迎春花正開得熱烈。

夢想終成樹

慶豐桃源綻新顏

在華子的折騰中,這一片土地越來越生態。目前,華子的慶豐桃源已發展到500餘畝,攬入5座山頭。紅葉楊、合歡、桂花、藍花楹、銀杏、芭蕉、臘梅、櫻花、核桃、黃花槐……眾多植物種類讓人驚嘆。我們兒時熟悉的蛇莓、蛤蟆草、山捻子、樟樹、蓖麻、青岡樹等野花野草和樹木也回到了視線,還有動人的藍花楹、紫薇、合歡花,鳥兒的歌唱,小蟲的呢喃……

和華子最初設想的一樣,一座「四時有花開,四季有果吃」的慶豐桃源展現在了大家眼前。華子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和他一樣高興的還有當地村民。大家都說荒山變得和公園一樣美,村子都比以前美了。大家沒事都喜歡去山上轉轉,賞賞花,看看景,生活更有滋味。

「你們慢慢看,山上美得很。這幾天的野桃花、迎春花那些開得好,我們有空都愛去看。」正在給樹木澆水的管理員袁大姐熱情地招呼我們。慶豐桃源不僅美化著當地村民的生活,還給他們帶來了就業機會。山上的除草、澆水等管理工作,最多時候有30多個工人忙碌在這裡。

「慶豐桃源風景很美,華子艱辛打造的故事更美。」曾到這裡採風的詩人、作家們說,東坡故里的慶豐桃源自有一種自然、逍遙、純凈的氣息,讓人感受到和蘇東坡一樣的豪邁大氣與自然純真。

「景區是開放式的,華子對景區進行了道路硬化拓寬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提升,其實也改善了周邊群眾的生活環境。」土地鄉黨委書記吳靜表示,慶豐桃源的打造對當地百姓而言是件大好事,該項目是農業觀光項目,守護綠水青山、保持田園風光、留住鄉愁印記,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也是積極培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接下來,他們將積極幫助其與相關部門銜接,讓項目帶動當地農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同時,以該項目為示範點,依託鄉村資源,實現「文農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夏天的慶豐桃源樹木蔥鬱。

眉山網記者 余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眉山網 的精彩文章:

TAG:眉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