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攝影家的攝影意識?

什麼是攝影家的攝影意識?

攝影意識的概念

攝影意識是對客觀反映的思想活動,

它的基礎在於認識和理解攝影。

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攝影者的實踐創作,

是攝影者對拍攝物象的一種重要的觀察方式、

思維方式、表現方式。

它是失敗時的體驗,也是成功時的積累。

攝影意識的內容

一,思維方式——沒有思考式的照片,

只有照片式的思考

在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若干事物時,

隨時隨地地結合攝影這一專業技術

與藝術語言所能發揮的長處和局限來思考,

並形成這種習慣。

注意避免把精力集中用在照片難以表達的構思和設想中。

例如有些題材和主題思想可以通過詩歌的想像,

或者可以通過電影運動的畫面來恰當地表現,

而想用攝影這一平面、靜止、

受畫面四框限制的可視形象來表現卻很難,

或根本不可能。

二,觀察方式——沒有眼睛式的鏡頭,

只有鏡頭式的眼睛

攝影藝術家能把自己的獨創性和聯想力,

通過「二隻眼」的觀察力,

再通過 「一隻眼睛」的鏡頭表現出來,

通過攝影語言傳達出來。

這就是攝影意識中的觀察方式

——鍛練用照相機的「眼睛」來環顧一切;

用感光片的形態來設想還沒有呈現出的作品形態

——沖洗出的底片和製作出的照片。

這裡同時也包括攝影意識中的預見能力,

直觀景物 (標準鏡頭)、大視角包容

(廣角鏡頭)與集中的特寫表現 (長焦鏡頭)的正確運用

與黑白灰的觀察方式及色相、飽和度、

寒暖對比的色彩觀察習慣,

都是攝影家必須練就的觀察功夫。

三,構思方式——沒有構思樣的照片,

只有照片樣的構思

攝影創作,無論你構思得如何巧妙和具體,

都需到現場去對號入座,

即便是經過一番苦心的組織加工,

往往也與你既定的構思大有出入,

不得不因勢利導,修改原構思。

更不消說有很大一部分優秀攝影藝術作品的構思

是在進入拍攝現場後的「觸景生情」

或拍出照片後的「借物托志 」。

然而,無論以上哪種情況都很難衝破攝影藝術語言

所能表達的局限性——平面的、可視的、靜止的、

受畫框制約的、無聲、無味、無動態發展過程的、

凝固了的瞬間形象。而且還要受到讀者能否從畫面中

理解作者創作意圖的檢驗。

所以,每一個攝影藝術家都苦心去尋找最佳的表達方式。

如B·布蘭德所說「對紀錄照片,

我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一些我說不出來,

只能模糊感受到會帶給我快樂的特質」的那種東西,

企圖用這有限去設法表現無限。

四,操作方式——沒有技能性的創作,

只有創作性的技能

攝影意識概念中所包含的習慣性、下意識性,

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操作方式上。

將手頭器材熟練、有效、恰當地調動和使用,

盡量使它能得到最佳狀態的發揮。

面對不斷變化的拍攝對象,

攝影家要當機立斷地作出確切判斷。

例如:是俯視、平視、還是仰視?

是全景好、中景好、還是特寫好?

在即將按動快門之時,需要及時掌握典型瞬間的抓取,

恰當時機的預見性等待,光影、線條、

色塊的調動與利用,陪體與主體的最佳組合等等。

對複雜的拍攝對象,要考慮如何控制曝光?

它的相對準確值應是暗部、亮部、還是中間部分?

使用附件的目標明確?後期處理也是操作的一部分,

對於照片中的某些小瑕疵,如何通過PS處理掉。

此外,如何利用PS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更完美的藝術效果。

總之,應該 「揚長避短」,逐步發揚和完善自己的特長,

給觀眾展示一個「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藝術世界。

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後,你會發現,成功在向你招手。


最後

推薦一個超級實用的攝影公眾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攝影 的精彩文章:

哈蘇發布四億像素相機H6D-400c
布列松 街頭群像

TAG:學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