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遊戲被作為擋箭牌之前,輿論都喜歡哪些替罪羊?

遊戲被作為擋箭牌之前,輿論都喜歡哪些替罪羊?

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葯莢,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是暴力的,不是嗎?」

近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白宮召集了幾位遊戲行業高管,及其一些知名遊戲評論家,一同就所謂的遊戲暴力問題召開了圓桌會議。旨在商討電子遊戲中存在的血腥暴力場景對美國社會的影響。

會議剛開始,總統就要求播放了一段剪輯過的遊戲視頻:以集中表現遊戲出現的暴力場景如槍擊、殘肢斷臂和屠殺場面。並以這段視頻為依據,作為對遊戲產業的質問,說出了文章開頭的這一段話。

視頻中出現了《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狙擊精英》、《黎明殺機》和《輻射4》等多部本身就是面向成年玩家的遊戲畫面。對於這些作品玩家早就已經了解過其中的內容了,而這段視頻則似乎有意無意地,將它們剪輯成一場場「殺戮演出」,以此來強調電子遊戲擁有甚至僅有暴力元素。

2018年了,我們居然能看到如此具有七、八十年代風格的論斷方式,是否也能體現出美國社會的返樸歸真呢?

上述關於剪輯視頻的內容僅僅是《華盛頓郵報》記者在會議結束後想辦法從與會者手中搞來的部分消息。儘管對外宣傳這次會議是「爭議但充滿互相尊重」(「RESPECTFUL BUT CONTENTIOUS」,意思大家都懂)的,但很明顯遊戲界與總統大人之間的火藥味沒那麼容易散去。

遊戲圈人士認為,這次會議的目的,明顯就是美國政府為轉移今年2月14日弗羅里達州帕克蘭高中槍擊案所爆發的一系列社會爭議與不滿。該案件以17人死亡14人受傷登上美國歷史上最嚴重校園槍擊案排行榜,而它更是剛剛過去不到三個月的2018年,在美國境內發生的第18起校園槍擊案。

真正的原因每天都有人舉牌子,可一直被視而不見

因為種種顯而易見的原因,美國政府從來只會不斷重複「什麼原因導致人開槍」,而從來不過問「為什麼誰都能買到槍」。帕克蘭槍擊案發生後,社會與公眾對NRA(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全美步槍協會)的不滿情緒達到了一個巔峰,為了生意上的夥伴,美國政府只得出面干預。

「罪犯拿槍,教師也要拿著槍上課」、「沒有足夠槍支儲備的學校是不合格的學校」,總統大人可能一時間還沒備好演講稿,在終於想到「可以讓遊戲背鍋」之前顯然有點那麼語無倫次。

美國的槍支問題由來已久,校園槍擊案幾乎年年發生,多次在美國社會引起震動。我們也不止一次看到電子遊戲成為政府在面對問題時被推到大眾面前的沙包。

很顯然,槍支和暴力的問題遠比電子遊戲的年齡長得多,那麼在政客們找到電子遊戲這種影響力遍布全世界、自身社會地位不高、還容易被誤解的便利工具之前,他們究竟是拿什麼作為借口呢。

Doom:這次沒有老子背鍋了,YEAH~

骯髒的十五歲

稍微有些暴露年齡的玩家,可能會記得早年國內有本書叫做《怎樣鑒別黃色歌曲》。這本80年代早期出版的書籍收錄並解析了所謂的「黃色歌曲」,為了防止青少年被這些污穢充滿資本毒素的歌曲影響而列舉了其中的危害性。「何日君再來」、「薔薇處處開」等老歌,以及爵士樂與貓王等等都被列入了其中。

不妨先來戰50頁什麼叫「黃色歌曲」

多年後的信息時代,這本定價兩毛二的經典書籍,被人們用另一種頗具黑色幽默的形式所了解。但你可以發現,本書實際上並沒有過度對其中的歌曲進行扭曲,更多的是就事論事的「嚴謹」態度。只是就和所有類似的觀點一樣,近五萬字的內容只給你看了它希望你看到的東西,就很輕易地達到了驗證本書觀點的目地。

其實不僅僅是我國早期,就在當年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輿論與教育機構同樣為了把音樂分個三六九等傷透了腦筋。

1985年,一個名為「家長音樂資源中心」(Parents Music Resource Center,簡稱PMRC)的組織成立。該組織旨在管理逐漸趨於流行的「不健康歌曲」,以阻止其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

PMRC列出了一份榜單,上面明確指出了他們認為具有嚴重危害性的歌曲名單:其中從麥當娜到AC/DC等等著名歌手都遭到了「提名」。這份名為「骯髒的十五歲」(Filthy 15)的名單將作為PMRC審核音樂專輯評級的標準。

如果你接觸過一些歐美青少年生活的文化作品,可能會對其中經常描寫的「社會名流母親對子女精神生活過度保護」有印象。這種影射並非空穴來風,它其實正是80年代社會大眾對於青少年接觸各種娛樂產品過於敏感,對所有藝術創作都報以敵視的寫照。

創立PMRC的成員恰恰是一群當時的社會名流——時任參議員、後成為副總統夫人的蒂珀.戈爾在一次檢查女兒收藏的唱片時,發現其中的歌曲帶有一絲情色元素,並認為這是對女兒造成不良影響的根本性原因。

「I was stunned, then I got mad!」,戈爾夫人如此說到。

諷刺的是,該大媽其實年輕時也玩過樂隊,更多就是出於過度敏感

此後她與諸如華盛頓特區管委會主席夫人薩麗等著名社會精英名流們,一齊組建了PMRC,來對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進行監管。

與如今電子遊戲中,多數為了表現故事內容或本身風格而出現暴力元素就遭到口誅筆伐一樣。一群從未接觸過搖滾樂等新類型音樂的家庭主婦們,為了所謂的「孩子們變壞都是因為聽了這些東西」,而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強行介入到其中。這群被稱為「華盛頓夫人」的女士們,並不想了解音樂背後的意義和內在,她們只是簡單地過了一遍歌詞中所採用的辭彙後便能將其劃分到「有害」行列當中。

多數被列為「15禁」的樂隊歌手都對PMRC表示不買賬——就和如今電子遊戲也已經習慣背鍋而不為所動一般。AC/DC的安格斯.楊在當年被扣上了這頂大帽子後,就直接表示:

「搖滾精神其實很簡單,與任何試圖謀殺自由的傢伙懟到底。」。

AC/DC就特么是宇宙的主宰

沒有人能阻止得了AC/DC,而顯然這群老炮也不會把所謂的PMRC放在眼裡。但是自90年代中期解散之前,該組織仍然達成了一些目標:PMRC與美國唱片公司聯合會達成了一個協議,出版公司應該在唱片封套中印出歌詞,有「色情內容」的唱片還需標明「家長須知:此唱片有暴露性歌詞」。在這之後,許多唱片零售商被強迫停止銷售搖滾樂,全美各地的沃爾瑪等商店開始將搖滾專輯與相關雜誌下架,對當時的流行音樂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

紙上「犯罪」

從上個世紀初,新興的一些藝術創作形式開始出現,就已經有區分對應不同年齡層受眾的作品風格了。對於美國的漫畫產業來說,它遭受到的社會抨擊和背鍋相對電子遊戲來說已經是「老前輩」了。

上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的犯罪、刑偵題材漫畫,從創立之初便是以成年人作為目標用戶。這類漫畫有著大量對現實社會的寫照與反思,內容帶著許多犯罪事件與暴力場面。雖然據當時的調查來看,多數對此類作品感興趣的都是已經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成年人,但因為當時漫畫並沒有分級制度,導致未成年人同樣可以毫無顧慮地購買。

早期漫畫更成人元素更加濃郁,還帶有許多小說等傳統文學的特徵

五十年代初的美國社會就已經習慣將犯罪率的上升怪罪於各種文學作品了。當時經常能看到大義凜然的正義之士們,在街頭進行焚燒書本的舉動,其中漫畫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很快,漫畫出版商們就如同當年的電影、今天的遊戲一樣,自己出台了一套對於作品內容審查分級的「出版者條例」,以期對自身進行監管自律。

然而即便如此,因為早期審核機制的混亂,加上被有心之士人盯上,漫畫最終成為了五十年代暴力犯罪現象的替罪羊。當時的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漢就認為:社會上一切犯罪現象、青少年墮落、人性淪喪等等原因,全部都是漫畫的錯!

地下漫畫的興起,也是基於社會輿論帶來的限制而產生的

他於1954年撰寫的《誘惑無辜》一書中,斷章取義地將漫畫中各種實際內容並非單純暴力的作品,進行了有意無意地渲染。一些諸如惡夢或是隱喻的場面,也被其用做抨擊漫畫暴力現象的「證據」。該書的出版,加上魏特漢與某些急於創造政績的議員煽動,使得漫畫本就充滿爭議的形象再次成為美國社會輿論聲討的對象。

就如同音樂與電子遊戲被扣上帽子時一樣,當時最大的犯罪漫畫出版商之一EC漫畫公司,就對這種聲音做出了他們的反抗。在其推出的《驚悚懸疑故事》第10期里,就將子女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教育問題,露骨地展現在了故事當中。口口聲聲說對孩子好,希望他成才的父母自己也缺乏良好的榜樣,指責子女看漫畫,而自己看著具有煽動信息的報紙卻顯得無所謂。

雖然EC漫畫的老闆在對於漫畫暴力問題的聽證會上,堅定地站出來對漫畫創作進行辯護。然而面對一群伶牙俐齒,擅於捕捉別人語言漏洞的政客來說,他的辯解顯得十分微弱乏力。

這場聽證會,直接導致之後美國漫畫產業在此後20年里,對於創作內容進行了極大的限制。流血暴力、綁架、槍支等等內容都不允許出現於作品當中,許多所謂的敏感辭彙也被禁止。直到80年代初,一些漫畫才重新出現了具有複雜性與深度的黑色領域內容,諸如探討社會現象與人性的作品也得以再次出現。

《致命玩笑》這樣的作品,也是直到漫畫的社會形象逐漸轉變才得以誕生

終有一天,遊戲會坐上自己應得的位置

2012年7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電影院外正舉行《蝙蝠俠3:黑暗騎士崛起》的首映禮上,一名頭戴防毒面具的男子持槍沖入會場進行掃射。在特警將罪犯制服之前,該男子已經造成了12人死亡70人受傷的慘劇。犯罪學家在事後認為,該男子的裝飾與行為極有可能是在模仿蝙蝠俠系列經典反派——「小丑」。

電影中出現各種暴力犯罪、情色與精神疾病等等內容早已不是少數,而且你我都知道真人演繹的電影相比如何一種藝術載體都要露骨得多。上述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模仿電影犯罪場面的情況——2007年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犯罪靈感來自韓國電影《老男孩》、2009年曼哈頓星巴克爆炸案作案者聲稱受《搏擊俱樂部》影響。

現實世界永遠不需要「小丑」

如此看來,電影中出現了不和諧內容,同樣會增長誘發犯罪,那麼社會上對於此類現象的聲討是否也應該和電子遊戲等等一樣熱烈呢?

很幸運的是,電影早就在更久遠的年代被美國政府拿來擋夠了槍,現在輿論有更方便的「工具」。

90年代,以《DOOM》為首的「黃暴遊戲」被社會精英與政界人士標榜為「一切罪惡的源頭,惡魔撒旦在人間的代言」。而就在人們恨不得將兩個約翰碎屍萬段,政客們飄著自己的口水沫子時可能並不在意,那些舉著電鋸和霰彈槍挽救世界的孩子,並沒有就此墮落。

他們有人造出了火箭、更多的人成為了慈父賢母,有如今美國經濟關鍵之一的電子產業核心人員,甚至某些熱門藝人們也巴不得趕緊跑到電腦前打開《DOOM》。

DOOM真正的劇本,其實就是90年代電子遊戲對於整個美國社會真正造成影響的故事

在百科對於蝙蝠俠槍擊案事件的分析中,有一行字提到:「別怪電影,心理問題很常見」。

今天的社會早已不會對音樂中的一句「Sex」敏感、漫畫的飆血被視為畫師技藝的體現、而每個人都會對霰彈槍下惡魔翻飛的腦漿一笑了之。即便是不玩遊戲的人,也早已接受了遊戲在社會中充當的地位。

當我們隔岸觀火看著美國總統領銜的輿論鬧劇時,不禁想要問問川普:美國強勢的文化產品流通到世界各地,為什麼只有美國孩子在聽了歌、看了漫畫、玩了遊戲後會想到殺人放火?

招募野生寫手!尋找遊戲達人!快來參加愛玩百萬稿費活動吧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愛玩看世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遊戲業代表之後
war3不死,永遠熱血!魔獸爭霸3高清重製或將問世

TAG:愛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