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期閱讀,我們可能對它有些誤解……
關於閱讀,我想我們對它可能有些誤解。
上上個禮拜,我在學生間發起了一項「百日閱讀打卡活動」,希望藉此增加閱讀的儀式感,讓家長提醒並監督孩子做到每日閱讀。
因為閱讀,尤其是兒童的早期閱讀被稱為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是「基礎教育的靈魂」,也是成本最低、回報最高的教育方式。
如今,閱讀的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認可並重視,所以「百日閱讀活動」的提議一出來,就獲得了家長們的熱烈響應。
這期間,有家長朋友堅持在朋友圈裡打卡,也有家長將孩子每天讀書的照片發到了群里。在徵求了家長們的同意後,我做了這張孩子們讀書的拼圖。
這張圖片中,我們可看到:三位一年級的小朋友看的是有圖畫的書,唯一的一位二年級小朋友她看的書上是帶拼音的文字。這是符合孩子們的認知的。
在提議「百日閱讀活動」時,我同時也對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作了一點小說明,並要求孩子們做一個簡單的閱讀記錄。
閱讀時間:一年級5-10分鐘,二年級10-20分鐘,三年級15-30分鐘。
這個時間看上去不算長,對於之前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每天讀個5分鐘、10分鐘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閱讀內容:以孩子喜歡的好作品為主。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喜歡,孩子才會被書本吸引,才能每天堅持,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馨的媽媽昨天說:「天天在讀,讀沒讀進去就不知道了。」其實,昨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家裡人給馨過十歲生日,開心玩樂了一天後,馨依舊沒忘每天的閱讀。沒有借故逃避,而是主動捧起了一本書,可見小姑娘是真的「讀進去」了。
馨和爸爸在看書
當然也有孩子讀的很無奈。昨天,我問一個在堅持打卡閱讀的三年級孩子:「你在看什麼書?」孩子有點蒙,說是想不起來了,過了一會才說是——《相信自己》。聽到這個書名,我其實也有點蒙。
這讓我想到一個朋友說的一件事。她說她有一個學生,家長非常頭疼地跟她說:孩子不愛閱讀,給他買的好多書他都不看。可那天,學生在她家,她遞給了他一本《哈利·波特》,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坐在那幾個小時都沒有挪窩。這不是很愛看書嗎?她疑惑地問學生:平常看的都是什麼書?孩子說:作文書。
不能說作文類的書籍不好,偶爾看一下同齡人的作品,感受一下差距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但跟那些大師大作家經典的作品相比,孩子寫的作文畢竟太稚嫩了,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遣詞造句都相差太大。這樣說吧,假若你想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那你是願意帶他去看去欣賞一流的作品,還是只帶他去看小孩子的塗鴉?
還有一類是帶點勵志性質的書籍,像《相信自己》、《努力讓我超越天才》之類的,也只適合偶爾看一下,並不適合作為我們日常閱讀的書單。
那麼低年級的孩子到底看什麼?
我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日常閱讀的書籍應該包括這樣兩類:
一、孩子喜歡的,符合他的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必須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好作品。
二、經典易讀、朗朗上口的,適合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讀,不必正襟危坐,可以隨時隨地的來幾句。
很明顯,第一類才是孩子每日自我閱讀的主要材料。當然,這一類雖說是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但父母可從旁引導,以講故事的形式勾起孩子對他不熟悉的領域的興趣。
記得幾年前,我給我一個同學的女兒讀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那時候,她還小,比較喜歡畫畫、做手工,並不喜歡看書,尤其是這種全是字的書。我就先給她講了小豆豆是怎麼和狗打架並被狗咬破了耳朵,還有她朝報紙一跳掉進廁所的事。她聽了哈哈大笑,就催我趕緊讀給她聽。
閱讀對孩子的影響,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那些目的太過明確,一上來就告訴你「學習其實很快樂」,要「相信自己」的書,都屬於急功近利、底氣不足的。(學習快不快樂,孩子自己不應該最有發言權嗎?)反倒是一些看似和學習毫無聯繫的書,卻神奇地激起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比如,我最近買了一本書,叫《星期三的戰爭》,噹噹下面的評論里,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看完後,都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有了強烈的興趣。這就是好作品,只通過老師和學生對莎翁作品的閱讀和討論,就讓人感受到了真正的文學藝術的魅力。
還有,很多年前的一個假期里,我給我的弟弟讀了一本鄭淵潔的《魔方大廈》。在我走後,他竟然發生了一些令人吃驚的變化,比如主動要求一個人睡,從來不看書的他每天晚上也會自己看一會兒書。當然一本書的魅力畢竟有限,再加上他當時膽子特別小,最後又遺憾地回歸到了從前的狀態。
所以,好的文學作品,哪怕在成人眼中只是玩鬧只是搞笑,都能給予一些孩子非常不可思議的養分。
最後,我想說,閱讀本身就非常有力量,所以不需要特地去找那些看上去很厲害的書。讓孩子去閱讀真正的好作品,還有那些他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也許若干年後他就成了這方面的專家也說不定哦!
密斯楊:「楊老師寫作訓練營」的創辦者,倡導科學的閱讀和寫作,提出「閱讀+思維導圖+寫作=優秀的閱讀理解能力+高分作文」,定期分享閱讀和寫作方法。
TAG:楊老師寫作訓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