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檢驗好劇的標準,是讓觀眾得了一堆後遺症

檢驗好劇的標準,是讓觀眾得了一堆後遺症

2016年,國內互聯網突然湧入了一股巨大的「境外勢力」,其傳染人群之多簡直到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步,那就是「黑人問號.jpg」

其傳播能力之廣,不僅光速捧紅了幾位表情包達人,還在數億網民的腦海里留下了玩梗後遺症——走路上看到一個黑人朋友就想在他頭上畫幾個問號

直到最新的漫威電影《黑豹》上映,一切,都回不去了

#註:電影里主角所在的非洲國家叫「瓦坎達」,該國卧底的下嘴皮里都有同樣的標記

確認過嘴唇,是瓦坎達的人。

這個故事的結局肯定是雙方對視一眼,然後發出了默契的豹笑。

@Vivienisvivid:今天跟黑人外教碰到雙手交叉然後擦肩而過說了wakanda forever的我笑而不語。

說起來,這種看過一部電影電視劇後模仿裡面角色的畫面,實在是太熟悉了,我們稱之為「看劇後遺症」,不是疾病勝似有病,而且發病時間極為漫長,甚至還會有潛伏期,非常闊怕。

小時候的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畢竟從小看到大,一不小心就「交叉感染」了。

最初級的,是追求跟角色形似。

據統計,每個看過《加勒比海盜》的小孩都嘗試過用黑布蒙住一隻眼睛,就像每個看過《哈利波特》的小孩都會對著鏡子仔細審閱額頭,企圖發現一道閃電形狀的疤痕。

而在那個英語尚未啟蒙的年紀,我們對國產劇顯然中毒更深。

腳底踩泡沫裝作清朝格格,眉間點硃砂模仿邀月憐星,蚊帳綁在馬尾上學白娘子,應該是絕大部分90後少女的童年回憶。

還有一些純手工做不了的奇怪飾品,只能在放學後哭爹喊娘地買回家,因為電視劇告訴我,戴上它,我就是這條街上艷壓群芳的女娃。

比如扇子,它能玩出的花樣可多了。

一整把木扇子斜插發間,林詩音你好;兩把木扇子插兩邊,陸湘湘本湘;

半把絲綢扇子插一邊,趙敏嫣然一笑;扇骨拆開插兩邊,周芷若回眸了。

比如蝴蝶發卡,廉價金屬與塑料珠子的完美結合。

戴著它上學總是忍不住瘋狂搖頭,讓蝴蝶翅膀一抖一抖的,彷彿下一秒就會飛起來——但下一秒往往是被老師點起來罰站,說以後考不上清華北大都是因為把腦子晃壞了。

看了《仙劍奇俠傳3》,必須來一個紫萱同款額飾,遮住大腦門兒的同時異域風情值max!

看了好幾部玄幻劇後,必須來一截毛絨絨的髮帶,戴上瞬間變成小狐狸、錦毛鼠,或者是一出門就驚喜不斷的霍水仙。

二者結合就是《還珠格格》里香妃的頭飾,頭上一圈白毛,邊上還吊著亮片珠子和小毛球,哪個小姐姐有一頂就可以自詡人生贏家了。

當時火得每個景點都有賣,跟格格們的旗頭一樣,北京天安門來一張、四川九寨溝來一張、內蒙古大草原來一張……絕對是蟬聯N年的拍照神器。

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應該是90後妹子們最早買過的周邊產品。

但那些戴著頭飾一臉陶醉的照片是絕不能輕易示人的,有的小夥伴與此相關的記憶里還有一頓胖揍。

後來《情深深雨蒙蒙》又火了,毛球頭飾簡化成了珠簾頭套,周邊生產商算是省事了,小姑娘們也趨之若鶩,全然不顧自己和趙薇的頭圍比差太多。

講真,那個年代瓊瑤阿姨的帶貨能力絕對不比現在的流量小花差,受眾不止小朋友,爸媽們也很迷,家裡小到鏡子梳子、大到臉盆保溫瓶,全是紫薇小燕子那兩張像素不高還被拉變形的臉。

等年紀再大一點會欣賞《大話西遊》了,紫霞仙子的手鏈就成了每個女生心中的白月光,買回來不搖個百八十遍的相當於沒買。

有人表示,小時候跟一群女孩子玩,大家都喜歡假裝自己是深宮后妃,但苦於沒有合適的道具,後來X脆角開賣了,也算了卻了一樁心愿。

十個手指全戴上,笑的時候只勾起半邊嘴角,輕哼一聲,我們就是《金枝欲孽》里斗得死去活來的小主,或者一心想要拆散紫薇爾康的皇后娘娘。

——這應該也是大家最早對「當反派」展露出的嚮往之情。

外部形象跟上了,接著就是對角色言語和行為的模仿。

前一個好說,除了「少俠」、「本宮」、「閣下」這類影視稱謂,「欺人太甚」、「高抬貴手」、「後會有期」這類日常少見的成語,就是「對不起,我是警察」這類經典台詞。

言語模仿非常講究,裝古代人是一套說辭,裝黑澀會又是另一套,這個時候就見真章了,若非私下有過刻苦揣摩,很容易說得牛頭不對馬嘴。

你想,一個小姑娘全套美少女戰士的裝扮,一開口卻是「狗賊!吃姑奶奶一拳」……這種空有外貌相似度的cosplay,在小屁孩兒之間是很不服眾的。

後一個行為模仿就有千萬種不同了。

記得當時看《火影忍者》,班上一半的男同學都會裡面的「忍者跑」——身體前傾,雙臂甩在後面,宣稱按照物理定律,這樣的姿勢可以減少空氣阻力,避免多餘的動作影響速度。

直到班主任目睹了兩次「狗吃屎」慘案,教室外面的牆壁才沒有添上更多鞋印。

「忍者跑」真的會更快嗎?這或許是整整一代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之一,其他相似的問題還有:我的專屬魔杖是什麼材料做的?

所謂《哈利波特》後遺症,即看到一根細棍子就想揮兩下,以為它能施魔法。

然而,你以為當魔法師這麼簡單的嗎?他們可不是在空中胡亂劃拉的啊!

有網友總結出了《哈利波特》里常用的魔咒手勢,看下來,發現哈利喜歡除人武器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重度沉迷者,那你剛剛肯定照著比划過一遍,還很疑惑為什麼沒有「阿瓦達索命」(一個猜想,不一定不對)。

Vista新垣結衣:我們的課本不是不允許給麻瓜看嗎!你竟然頂風作案,舉報了!

唉,可惜了,中國原本也可以是魔法大國,只是我們都拿那些上等的木頭棍子吃飯去了,想來它們說不定也是魔杖的一種:

吃飯時,如果筷子掉地上就會被魔法反噬,非常倒霉,比如挨打受罵。

西方世界有魔法,東方大地有妖/武術

那些年紀輕輕頭披蚊帳的「白娘子」最會的就是隔空打架了,食指中指併攏一揮,口中還有「biubiubiu」的配音

同樣的指法還可以接在雙手一扭之後,變為老白的「葵花點穴手」,殺傷力拔群,與之相對的,自然是小郭的「排山倒海」,兩廂對決,比的就是個手速

打贏了自然是一陣歡呼,打輸了的戲份更多。

相信很多朋友都像《你好舊時光》里的余周周,小時候滿腦子的「小劇場」,儘是些電視劇里學來的情節

如果死得沒這麼突兀,怎麼救回小命也是一門大學問。

生病了,有人給喂粥——

@霧的病歷:我會在喝粥的時候幻想自己是身患重病的人,男主慢慢把粥送到嘴裡還假裝喝不下的樣子哈哈哈,然後演夠了就三兩口把它喝完,簡直反差!

受傷了,有人給療傷——

學武俠劇里的人盤腿打坐,然後小夥伴在背後傳輸多年功力,雙手配合抖動,傳輸完畢還要擦一下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

中毒了,有人給塞藥——

買一包麥麗素,躺在床上假裝命不久矣的女俠,一邊嘴巴緊閉,一邊用手把嘴巴掰開塞「葯」,然後自己頭一動,假裝困難地吞咽下去。

小時候就很那納悶,這一顆神奇的麥麗素,不知道救活了多少電視劇里的人。

行走江湖也不一定要打打殺殺,還有很多日常的小情趣。

比如喝酒,要把礦泉水瓶的蓋子當作古裝劇里的小酒杯,倒上水後假裝對面有人,說一句「我幹了你隨意」,再仰頭一飲而盡。

比如打傘,男孩子可能喜歡直柄傘,沒事兒就伴隨著口令「嘭」地一聲打開它;女孩子應該更迷戀油紙傘,感覺在雨中一回頭就能看見命里的許仙。

比如彈琴,在空調還沒普及的童年夏天,對著電風扇撥弄它上面的弦,假裝這是古箏自己是紫薇,深情並茂地唱著,山也迢迢水也迢迢。

比如洗澡,站在花灑下扮演楚楚可憐的女主,邊搓身子邊哭泣:「我覺得自己好臟!我已經不配做你的女人了!」 真·羞恥Play

浴室也可以算是萬能片場了,什麼大小景別都能hold住。

有扮演無依無靠白蓮花女主的——

@心一了沒:會抱住自己蹲在淋浴下,想像自己瘦骨嶙峋無依無靠,再站起來任憑水澆在頭上努力睜開眼睛,做可憐狀或者電視劇里女主淋浴的樣子,撥弄頭髮、發獃之類的,然後圍好浴巾帶感情地用手擦拭鏡子霧氣,好一朵清純白蓮花。

有扮演武林高手卻不幸遇刺的——

@測試下名字可以有多長:小時候我是走的武俠風。洗澡時嘴裡包一口水假裝被刺了一箭噴血,要以不同的形式噴出。例如從嘴邊緩慢流出,或向上噴出。然後後退幾步,說,我待你不薄,為何這樣對我。感覺不對還要NG,光演戲在浴室要花上20min,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

還有扮演參加比賽的跳水運動員

@倴城記:我會假裝自己是跳水運動員,剛剛結束這輪,去淋浴,然後假裝和旁邊隊友說話,焦急地等待分數,依照當天心情,假如成績好就閉眼仰頭再沖沖,假如成績不好就關水走人。

等等,這位看的還是CCTV-5呢。

當然,只要不打擾到別人,自己一個人怎麼演都無妨。

但誰能想到,真的會有人模仿霸道總裁強吻妹子?!最後被警察蜀黍抓走還不認錯,也不知道是怪這人腦子笨,還是怪他顏值不夠。

最後一步入戲最深,是我們對一部影視作品思想上的認同感,是全身心地相信屏幕里的世界和世界觀

有人說,看了《灰姑娘》後,每次她媽讓她幹家務,她都幻想自己是個落魄的公主或富家千金,被壞蛋後媽欺壓,總有一天會有仙女教母找上門來。

不止是小孩看的動畫片,很多日韓歐美的影視作品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影響。

看多了日劇,一看見煙火,腦子裡就自動播放《lemon》作為BGM;去吃日料,一定要跟店員強調自己點的是生啤。

甚至有很多妹子上廁所也不自在,總覺得隔板上是不是有個人在窺視

《來自星星的你》風靡中國的那一年,給大家種草了牙刷、口紅之餘,還帶來了一個本土說法:初雪這天可以隨便撒謊,也可以吃炸雞啤酒。

還有所謂的漫威後遺症,除了每一部單獨的梗,最綜合的癥狀就是——電影正片完了會在座位上四處問人有沒有彩蛋……

所謂的蠟筆小新後遺症,就是不願意吃青椒胡蘿蔔,喜歡賤賤地跟爸媽頂嘴,看到漂亮的小姐姐莫名有種想搭訕的衝動……

所謂的馮遠征後遺症,就是走在路上不太敢跟陌生人說話,又打心底地厭惡「家暴」這個詞,對那些不能早早醒悟的受害者痛心疾首……

顯然,這些深層次的看劇後遺症里,正面的影響還是占多數。

其中最恰當的例子應該是前面提到過的《哈利波特》,畢竟每個看過它的麻瓜小孩都曾幻想有隻貓頭鷹,在快開學的時候飛來給自己送入學通知書。

為此,他們上各種網站測試最適合自己的學院、魔杖;追蹤J.K.羅琳的推特,看JJ上的同人文;甚至結婚時選擇哈利波特的主題婚禮,希望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圓夢霍格沃茨。

就算終於不做夢了,也會不自覺地用魔法世界的價值觀打量現實。

比如跟一個人相處過一段時間後,會忍不住想,TA如果不是麻瓜,會被分到哪個院,會不會跟自己做同學。所謂「活體分院帽」。

還有些人,雖然仍不相信「愛能戰勝一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就對周圍所有人心懷善意。

或許這也是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能帶給觀眾的最佳體驗,在我們彷徨時、自卑時、深感無力時,都不放棄愛,更不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記得小哈利波特問:我時常感到憤怒,而且經歷了這麼多事情,要是我內心出了岔子,怎麼辦?要是我變壞了,怎麼辦?

小天狼星(當時還沒喝下復方湯劑變丘吉爾)回答說

總之,沒有喝一口水、然後吐出來裝作吐血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小時候的我們有著超凡的想像力,總覺得帶個發卡、說兩句文縐縐的話,就能變成紫薇小燕子,變成武功高強的武林盟主,亦或是一推眼鏡就知道兇手是誰的偵探小學生。

但遺憾的是,現實里的我們只會因為這些拙劣的模仿寫不完作業、跟小夥伴分角不均而冷戰、被爸媽混合雙打,到了大一點的年齡又覺得那都是黑歷史。

好在,我們樂在其中。

現在回望當年的自己,都還能記起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的幸福、睡前沉浸在小劇場里的充實、等著明天上學跟大伙兒過家家的快樂,也是久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穿特步相親不合適」,已經是很仁慈的拒絕了
在中國,動物園成了「屍體陳列館」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