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孩子畫畫,需要知道的事兒

陪孩子畫畫,需要知道的事兒

(成文於2017-7-20)

最近北寶喜歡上了畫畫,大概與我買了一些國畫水彩的顏料和紙筆有關,每晚我畫我的,她畫她的,熱情很高,但是大人學畫的思路無外乎臨摹,並不適合孩子,於是在參考了一些姐妹的陪畫心得後,購買了此書,並根據需要略作整理,輔以一己之理解,小記如下:

2-6歲,用黑色的筆就足夠孩子進行繪畫的表達。

這一條的重點在於「表達」一詞,繪畫是孩子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認知的方法,而顏色的加入——從挑選顏色到填塗顏色——都更多的涉及到技巧,這會阻斷孩子的自然表達和自主性認知的發展。

3歲時可以開始玩色彩遊戲。

這一條的重點在於「遊戲」,作者沒有詳述如何玩遊戲,而且這一條與第一條聽起來有點矛盾。我的理解,區分開「表達」和「遊戲」的不同是關鍵。能夠自由的探索顏色是這一時期孩子很愛做的事,比如手指畫,甚至手掌腳掌都可以作畫,蘿蔔白菜樹葉也可以作畫,顏色的認知在遊戲中讓孩子自己體驗,實際上就是玩,與技巧無關,不參與繪畫的「表達」過程,更無所謂好不好看。

6歲左右開始孩子的畫會出現基線,將混沌的畫紙分開,分成室內室外、地上地下、海平面之上之下等,框起來一個區域與別的區域相分別。這個時候孩子會注意到給自己的畫選擇顏色,並且在6、7歲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喜歡填色的遊戲,而在這之前,做填色練習是沒有必要的。

9歲左右,孩子可以開始寫生了,即使不干涉,孩子也會自然的喜歡去創作更寫實的作品,臨摹技能的發展可以從這裡起步,如果喜歡可以報繪畫班來學習技巧,工具有彩鉛、水彩等,這時候,孩子畫畫的思維已經很像一位大人了。

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準備好工具,隨手可取,不同的工具素材可以激發小朋友的創作熱情,最好還有能一起畫畫的小夥伴。

引入。跟孩子一起玩畫畫,哪怕在紙上畫圈圈,一邊畫一邊說說這圈圈有什麼故事,讓孩子一起來畫,孩子就會覺得好玩,慢慢沉浸到自己的畫面里去。

提問。小寶寶可以問「畫的是什麼?」,大寶寶可以問問「它們在幹什麼?」,當然最好是孩子畫完再問,而不要中途阻斷。傾聽孩子繪畫背後的故事對鼓勵孩子畫畫特別有幫助,另外還可以刺激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積累創作素材。2、3歲之前,水和沙子是孩子最好的玩具,4、5歲可以玩黏土、有顏色的水等活動。平時多參加各種活動,親近自然,並鼓勵孩子把這些經歷畫出來。還可以多講故事給孩子聽,並鼓勵孩子把故事裡感興趣的片段畫出來。

記錄。為孩子積累保存畫作,記錄日期和畫里的故事。

不要過早識字和教孩子畫畫。這些會成為思維的束縛,後果是孩子畫不出自己的畫,沒人教就不知道怎麼畫,以及腦海里出現的是文字而不是畫面。如果已經教了,那麼就用輕鬆的方式引入、給孩子合適的工具,正確的重複上述幾部,更多關注孩子畫里的故事,不去評價像不像、好不好,一般來說小寶寶還是會很快的得到恢復,從而能夠自由的表達。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自己繪畫的特點,這些共性來源於對世界的認知過程,大家也可以買這本書來參考一下,看完小朋友們純樸自然的作品,才知道原來那些圈圈點點的線條那麼可貴,好多看起來很符合成年人眼光的作品,反而會被老師說成不自然或者粗糙沒有生氣。我想,老師大概最欣賞那種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的畫作,對於孩子,就是那種壓抑不住的創作熱情下,完全沒有受到畫法拘束的「有氣勢、有想像力、對認知自然表達」的作品。

用一晚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做了簡單的筆記,整理之餘,內心有很多感悟,前段時間給孩子買了法國著名的藝術大師杜萊的遊戲繪本來看,其中一本《顏色寶寶找媽媽》是把三原色混合製造新的顏色,再猜猜新的顏色是哪兩種顏色混合而來的。讀繪本時,我例行公事的問「這個綠色的爸爸媽媽是誰啊?」孩子自己就說是黃色和藍色,每組都沒用我講,人家自己就曉得。

還有一件事,因為想幫助孩子英文能力的發展,我準備把她看了很多遍的小豬佩奇做成精讀欄目,於是偶爾抽出一集聽一遍我精解一遍,之後再讓她看一遍。做了兩天就進行不下去了,我還沒講完一半,人家就開小差干別的去了。當時我忍住一腔的憤懣,說你來,我考考你,然後我隨機的挑出幾句問她講的什麼,雖不能一字一句的對照翻譯,但是大體意思都對。當時我說行,媽媽沒想到你這麼厲害了,通過了,去玩吧。這個精讀的環節就這麼取消了。

看完這本書,我就在想,或許我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做好勤務兵,及時給她篩選提供最好的素材,優秀的書、美妙的故事、豐富的生活。如果知道科學的方法,就引導引導,不知道的話呢,那就最好先不要干預,事實證明孩子的水平高著呢,自會吸收到營養,萬一我操碎了心反而還剪斷了人家的翅膀,豈不冤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久尊說 的精彩文章:

TAG:久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