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了糖尿病,這 4 種皮膚問題要重視

得了糖尿病,這 4 種皮膚問題要重視

今天,我們要說一個平時大家不太注意、但是很常見的問題:皮膚問題。

皮膚是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分布著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而高血糖可以傷害這些血管和神經,導致糖友們發生各種皮膚問題。這些皮膚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不但影響美觀,增加大家的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對於皮膚問題,我們需要積極防治,見招拆招。

皮膚瘙癢

空氣乾燥的時候,加之糖尿病合併的血管、神經病變,使皮膚愈發乾燥,糖友們常常出現皮膚瘙癢。

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皮膚瘙癢,局部瘙癢常見於外陰、肛門、腰背等,常一陣一陣地發作,晚上更明顯。

許多糖友在皮膚癢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去抓癢,導致皮膚抓痕,嚴重的還會出現紅斑、丘疹、色素沉著、皮膚乾燥脫屑、血痂和皮膚肥厚皸裂。

防治小貼士

對付皮膚瘙癢,我們要注意:

瘙癢處不要使勁抓,可以用冷水濕敷或輕輕拍打癢處;

保持皮膚清潔,但洗澡不宜太過頻繁,尤其是在天冷的時候,每周 1~3 次即可;

熱水燙洗、用毛巾使勁搓洗均不可取;

建議選擇中性或偏弱酸性沐浴液或浴皂;

平時外用保濕潤膚製劑,嚴重瘙癢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藥物止癢,並發感染時需要抗感染治療。

皮膚感染

糖友體內的高糖環境,為真菌、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機會,可能出現毛囊炎、蜂窩織炎、癬等,表現各異:

細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好發於頭面部、臀部;

一大片紅腫的蜂窩織炎則多發於下肢、足部,均表現為皮膚紅腫、發熱、疼痛;

手足癬、股癬是常見的真菌感染,可見皮膚起斑疹、脫屑,瘙癢難耐;

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還會引起陰道炎,有外陰瘙癢、分泌物增多等表現;

病毒感染以帶狀皰疹常見,引起水皰、疼痛等。

防治小貼士

控制血糖是根本,如果懷疑有這些感染,切忌擠壓或搔抓患處,以免加重病情,糖友們應該儘早尋求醫生幫助。

皮膚顏色改變

正常情況下,我們黃種人的皮膚的顏色,應該是比較自然的象牙白色或者淺黃色。而糖尿病可能導致皮膚的顏色改變,這些改變可能預示著病情的變化。

1. 皮膚潮紅

皮膚潮紅是在指甲周圍、臉上和小腿等部位皮膚變紅,有時還能看到血絲,有時紅色連成一片,皮膚沒有其他不舒服。

這種情況在較年輕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中比較常見,並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則更常見。因為血液是從動脈經毛細血管流回靜脈的,高血糖時,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在毛細血管處流速緩慢,引起血管擴張,從而引起這種情況。

防治小貼士

控制血糖後,一般癥狀會消失,必要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改善循環的藥物。

平時預防出現血糖過高的情況,如果突然出現皮膚潮紅,需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請儘快就醫。

2. 皮膚灰褐色

灰褐色皮膚常見於頸部、腋窩和肛門生殖器等皮膚皺褶的地方,身體左側和右側同時出現。有時皮膚會增厚,看上去像附著在皮膚的「垢」,洗澡時卻怎麼都洗不掉,這稱之為「黑棘皮病」。

它的發生與肥胖、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有關。

防治小貼士

超重、肥胖患者加強控制飲食,適度運動,減輕體重,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二甲雙胍等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病情可緩解甚至痊癒。

皮膚形態改變

一般而言,皮膚應該是平滑、摸上去沒有什麼小疹子之類的東西。但是,由於高血糖對皮膚的傷害,糖友們的皮膚可能發生各種變化。

1. 暗紅色丘疹

常發生在小腿前面,這些疹子是可能是單個或者一簇一簇的,形狀可能呈圓形或橢圓形,也有可能形狀不規則。疹子邊界清楚,顏色暗紅色,疹子一般高出皮膚一點點。

出現這種暗紅色丘疹的時候,糖友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而且這些丘疹發展緩慢,糖尿病控制良好後可緩慢消退,但是可能會留下一些顏色比較深的印子,有的也可能完全消退,但是容易複發。

這是一種糖尿病患者才會有的皮膚問題,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有關,在年齡較大、病程較長和伴有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身上比較常見。

防治小貼士

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控制血糖有利促進皮膚癥狀消退,也是有效的預防手段。

千萬不要擅自塗抹藥膏。有這種問題的患者,常常有糖尿病的微血管併發症,因此如出現這種皮膚改變,請及時到醫院的眼科、腎內科等篩查,有沒有其它併發症。

2. 黃色丘疹

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血脂會在皮膚沉積,出現一些黃色的疹子,通常有米粒到黃豆大小,摸上去比較硬,少數會長到雞蛋大小,稱之「皮膚黃瘤病」。

這種黃色丘疹常出現在上眼皮靠內的位置,也可在四肢、胸腹、臀部等部位皮膚出現。

防治小貼士

除了血糖,血脂也要盡量控制達標,高脂血症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調脂藥物。病情控制後,皮疹可減輕或消失。某些局部性黃瘤影響美觀時,可進行激光或手術治療。

3. 水皰

有些糖友的皮膚上可能出現圓形的水皰,水皰周邊和正常皮膚沒有差別。

水皰的直徑可從 0.5 厘米到十幾厘米不等,皰壁緊張,裡面有透明的液體,有可能出血,但沒有紅腫等炎症反應,這稱之「糖尿病性大皰病」。

這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糖尿病病程較長,以及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身上。常見於四肢末端,以腳、腳趾多見,常因受壓或摩擦而起,與代謝紊亂也有關係。

防治小貼士

治療糖尿病性大皰病,總原則是避免感染。

表皮鬆軟的水皰不要擅自弄破,應讓皰內液體自行吸收,每天用碘酒消毒後予無菌紗布覆蓋包紮就行了;

表皮緊張且直徑大於 0.5 厘米的水皰,需到醫院抽吸盡皰內液體,然後包紮換藥;

水皰自行破裂者,也需儘快到醫院處置,以防造成感染;

同時注意保持有皰的地方清潔乾燥,適當抬高患肢,按摩肢體,均有利靜脈迴流、減少滲出和促進血液循環;

平時應控制好血糖,選擇寬鬆的軟底鞋,避免局部尤其是腳長期受壓,勿將各種熱源直接接觸皮膚,包括熱水袋、電熱毯、電暖器等,洗澡、泡足水溫應低於 40℃。

上面給大家說的,大多是治標的方法,而究其根本,還是應該控制好血糖,只有血糖達標了,糖友們才能皮膚美美少煩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皮膚再好又怎樣,還不是一樣要用防晒!
LOL里最稀有的十款皮膚,你放在倉庫從不用,別人排著隊都想要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