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評價李鴻章?他在清末中國的命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用「生不逢時」四個字來形容李鴻章的一生再合適不過,李鴻章有大智慧,比起守舊派,他能清醒地看到中外形式,儘管作為滿清重臣,他無法跳出自身的局限,但他依然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改革。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若李鴻章生於盛世,必流芳百世,可惜他生於亂世,雖也大有作為,但仍遺臭萬年。
讓李鴻章遺臭萬年的是他簽訂的《馬關條約》。說是他簽訂的,實在是冤枉他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是慈禧太后叫他去簽的,換句話來說,是慈禧太后要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只是中間的那個人。
慈禧太后大權獨攬,她說要簽,誰都為之奈何,那時候就是孫中山去了,也得簽。但李鴻章就是李鴻章,他有不同於常人的堅強,他依然堅持著。
李鴻章錚錚鐵骨,滿腔愛國情懷,大力改革後仍要接受喪權辱國的局面,那種心情,當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本人只給他說三個字的權力,簽,不簽。李鴻章知道自己的任務,但他依然咬牙說不簽,日本人大怒,拿槍用槍托打在李鴻章的頭上,李鴻章的腦袋登時冒出血,他面無懼色,仍然說不簽。
對不怕死的人誰最沒轍的,日本人面對這樣視死如歸的人,敬佩之餘也十分無奈,不能讓李鴻章妥協,只能向慈禧太后施壓,慈禧太后聞言,連忙給李鴻章傳話:這約得簽,不管日本人說什麼,能換和平就好。
李鴻章說到底是滿清重臣,他無力擺脫這沉重包袱,他妥協了,不因日本人的恐嚇,不因他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而因中國內部的壓力。
簽約是肯定的,但在具體條款,他還在堅持。慈禧派李鴻章去是對的。為了國家他可以強硬到不怕死,也可以「軟弱」到放下他高貴的重臣架子。
為了爭得條款的些小讓步,李鴻章堪稱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作為戰敗國使臣,畢竟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陸奧宗光回憶:「起初就償金二億兩,他要求減少五千萬兩,視不能達此目的,他則乞減少二千萬兩,最後他竟對伊藤全權哀求以此些少減額為其歸途之餞別。此等舉動以李之地位而言實有失其體面。」
有一個細節不容忽視,《馬關條約》是李鴻章最為代表簽訂的,但最終決定權在慈禧太后,李鴻章一輩子謹小慎微,簽訂《馬關條約》的所有歷程,他都如數上報慈禧,換而言之,慈禧對中日談判的全過程和最後結果都了如指掌,李鴻章在日本硬撐,慈禧卻在籌備壽宴,她不想打仗,她告訴李鴻章,不管日本人說什麼都答應。
李鴻章視《馬關條約》為終生恥辱,發誓從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世人對他的痛恨可以理解,但客觀分析,真正賣國的是慈禧太后,李鴻章權力再大,也只是慈禧太后手裡的棋子,慈禧太后的決定他無力改變,慈禧太后才是議和賣國的總後台,而李鴻章只是替她背負了千古罵名。
李鴻章一生有勇有謀,敢作敢當,是晚清的頂樑柱,只可惜帝國黃昏,孤臣一哭,大樹飄零,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當時的清朝積重難返,李鴻章扛起晚清半邊天,每次承擔的都是帝國最不堪之事,難怪梁啟超後來說:「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
1901年,李鴻章逝世。他留下了絕命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聽聞此消息均「哭失聲」,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謚文忠,賜北京建祠。清代漢人官員北京建祠者,僅李鴻章一人。
TAG:小九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