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在三晉中最為弱小?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在三晉中最為弱小?

文|小河對岸

晉、楚兩國是春秋時期最強的兩大諸侯,兩國長期平分霸權。整體而言,晉國又要稍微佔據上風,而戰國時期亦是以韓趙魏「三家分晉」為開端標誌。以整體而言,戰國七雄,晉國就佔據了三位。同樣脫胎於晉國的戰國三雄,魏國在戰國前期強盛,是戰國時期第一個稱雄的諸侯,也是第一個稱「王」的華夏諸侯(徐、楚、吳、越等國,雖稱王較早,但長期被視為蠻夷而排斥在外)。而趙國在戰國後期崛起,軍力甚為強大,也是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軍事抗衡的國家。相比之下,韓國卻乏善可陳,那為何韓國在三晉中最為弱小呢?

首先,晉國韓氏相比趙氏、魏氏而言,起步晚、資歷淺,故而其底子薄也最薄。自晉文公起,晉作三軍,每軍置將、佐兩人,此六人分掌晉國軍政(晉文公去世不久,晉國便軍政一統),而被稱為六卿(有時也擴編為八卿甚至十二卿,但常態編製為六卿)。在晉國歷史上曾活躍過很多強勢家族,如狐氏、趙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郤氏、欒氏、韓氏等。而六卿職位也只有這些家族的家主才可輪流擔任,因而這些家族可被統稱為「六卿家族」。

趙氏、魏氏的發展,幾乎同步,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晉作二軍,晉獻公自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駕車),畢萬為右(車右,護衛),伐滅霍,滅魏,滅耿。以耿賜趙夙,以魏賜畢萬,畢萬之後便以魏為氏,是為晉國魏氏。趙氏的趙衰與魏氏的魏犨,也都跟隨晉文公長期流亡於外,因而,趙、魏家族得以擠入「六卿」家族之列。趙氏至趙衰之子趙盾為執政,權傾一時,然而族大多怨,趙氏終因「下宮之難」而幾近被滅門,後經「趙氏孤兒」趙武而使趙氏再興,然而終歸是元氣大傷,趙氏的地位漸與六卿持平。魏氏的發展雖相對於趙氏要緩慢一些,但較為平順,至魏犨之孫魏絳,始為晉國執政,因佐晉悼公復霸有功,魏氏開始顯赫。

而晉國韓氏的起步,卻要玩得多。晉國韓氏為晉國宗室的別支,曲沃庄伯之異母弟萬,被封於韓原,其子孫便以韓為氏。韓氏曾依附於趙氏(韓厥曾為趙盾的家臣),至前573年(晉悼公時期),韓厥才始為晉國正卿(執政、中軍將)。故而,韓氏的資歷與勢力遠不如趙、魏,而至三家分晉時,韓國的地盤也最少。

再則,韓國的地盤,錯於強國之間,缺乏發展空間。韓國地處中原之核心,而為魏、趙、楚、秦等強國從外部包圍,其只有一個鄭國可供吞併,而沒有向外發展的空間。故而,韓國只有勤練內功,加強防衛的力量。史載:申不害相韓,脩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韓國的軍事手工業非常發達,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之說,而韓劍也異常鋒利,有「陸斷牛馬,水截鵠雁」之譽。然而,韓國終究弱小,隨著秦國的強勢崛起,其國土漸為秦國所蠶食,也成為了最先被滅亡的戰國七雄。

參考史籍:《左傳》、《史記》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史右理 的精彩文章:

宋高宗下詔令岳飛班師,真的是怕迎回徽欽二宗嗎
此人除鍾會殺鄧艾,侄孫女還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TAG:左史右理 |